印度商品期货市场考察报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钢材期货联合考察组为汲取境外兄弟交易所在开发钢材期货方面的经验交流,加快国内钢材期货合约的推出进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组团,于2007年3月28日至4月9日期间赴印度、泰国及马来西亚进行商务考察。
本团走访了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印度远期市场委员会(FMC)等包括交易所和期货市场监管机构在内的多家单位。
通过此次考察,团组成员不仅了解了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钢材期货合约的合约设计、交易近况、审批程序以及印度钢材现货市场的相关情况,而且确立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达成合作的初步意向,同时扩大了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对外宣传,增进了上海期货交易所与国际业内同行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大了在信息共享、产品开发、技术合作等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现将有关印度商品期货市场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印度商品期货市场发展概况(一)印度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历史印度期货市场是除美国和英国之外的另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交易活跃的期货市场。
1875年,印度建立了孟买棉花交易联合会,开始交易棉花期货;1918年,印度政府成立棉花合约委员会(Cotton Contracts Committee)监管期货交易;1919年,棉花合约商会取代该委员会监管棉花交易。
1900年开始交易油籽期货。
1920年开始交易黄金期货。
二次大战前,印度已经上市了多个期货品种,包括胡椒粉、姜、马铃薯、食糖和粗糖。
印度独立后建立了计划委员会,采取经济发展部门与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模式,并在基础设施和工业维持垄断结构。
在此背景下,印度于1952年通过了远期合约监管法,该法禁止所有商品期权交易,禁止远期合约采用现金结算。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干旱和中印边境冲突,导致商品短缺,许多农民抛空远期合约无法屡约,一些人因此自杀,所有商品期货交易被禁止。
政府认为,正是期货交易导致了投机、推高价格和商品短缺。
1963年,糖期货交易被禁止,随后,主要的油籽(例如花生和油菜籽、芥末)及其产品的期货交易在1965年被禁止。
那段时期,在印度沙漠地区还有一些期货品种在交易,这些交易一直处于非法的、地下的、小规模的状态。
印度期货市场的重生非常缓慢,到了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重新允许7种不重要的商品进行期货交易,当时交易非常稀少。
可以说一直到2002年,印度的商品期货市场几乎不存在。
2003年,是印度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2003年4月1日,印度议会通过立法允许期货交易,解除对所有商品期货交易的禁令,到年底,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全国商品和衍生品交易所(NCDEX)及全国大宗商品交易所(NMCE)成为全国性交易所,印度的商品期货开始走向快速发展。
(二)印度商品期货市场现状目前,印度有三家全国性的商品交易所和21家地区性交易所。
三家全国性商品交易所都为公司制,股东主要为银行。
全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近几年呈现了爆炸式增长。
2003-2004年度成交额比上年度增长98%,2004-2005年度增长了341%,2005-2006年度增长了276.81%(见图1)。
期货成交量在2005-2006年度达到66850.9万吨,成交金额达到47877144万美元(见表2)。
在全球前20家交易所的总成交量中,印度所占份额在2006年已占到全球的10%(见表3)。
印度政府允许在全国性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品种大约有100种,包括农产品(大米除外)、天然纤维、原油、天然气、金银和基础金属等。
到2006年底,全国交易的商品期货种类有92类(见表4)。
其中MCX提供大约70余种不同商品的期货交易,NCDEX交易的产品有45种,NMCE有64种。
而地区性交易所平均交易的品种为3~4种,会员数量从15到400不等,并且大多数采用公开喊价的交易方式。
二、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概况印度大宗商品交易所(MCX)于2003年11月在孟买成立,刚成立时财务技术公司是唯一发起者,随后印度国内的一些大银行逐渐成为其主要股东,包括:印度国家银行及其附属银行、SBI人寿保险、国家股票交易所、国家城乡发展银行、HDFC银行、Canara银行、巴罗达银行、印度银行、印度联合银行、合作银行等,属于私人集团所有。
除周日及交易所指定的假日外,MCX都进行交易。
MCX上市交易的产品系列共有九种,产品数量达70多个。
在现有的产品结构中,主力品种为金银、基础金属、农产品和能源。
从图2可以看出,金银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农产品、基础金属和能源产品也为交易所贡献了很多交易量。
按交易量排名前4的分别为:黄金(34%)、白银(29%)、原油(20%)、Mentha oil(4%)。
MCX已经发展成为印度最大的商品交易所。
截止到2006年底,MCX在印度商品衍生品交易量中占了59%的比例,另外两家全国性交易所占38%,剩余的21家地区性交易所只占3%(见图4)。
而在2007年前2个月中,MCX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73.5%(见图5)。
在具体品种上,MCX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黄金期货交易所,列NYMEX和TOCOM之后。
而白银期货在上市两年后,成交量超越TOCOM成为全球第二大白银交易所。
根据MCX的介绍,2006年MCX已成为第一大白银交易所。
目前,MCX与9家国外交易所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具体见图8。
三、印度商品期货市场监管印度商品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分为三级:交易所、远期市场委员会和印度消费者事务部。
远期市场委员会(FMC) 是根据1952年的《远期合约监管法》于1953年成立的,负责对期货市场监管。
按照规定,只有在FMC等级注册的会员才能在商品期货市场交易,目前在册的有3612个会员和166家中介商。
2005年8月1日,为了提高运作效率,FMC在SEBI和RBI的基础上成立了5个部门:市场部,市场稽查部,研究、培训、中介登记和IT部、法律事务部、秘书处。
推出了几类新商品在商品交易所交易,包括:炉用油、布伦特原油、阴极铜、印度31毫米棉线、薄荷油、印度稻米、铝、镍、锌、钢材等。
在期货新品种上市方面,三家全国性商品交易所基本没有任何限制,虽然其产品上市也要报FMC审核,但是FMC通常在1-2个月内就会审核完,并且原则上基本都会通过。
其他21家地区性交易所也可以在全国市场开展业务,但是这些地区性交易所在上市每一个新品种时必须先获得政府批准。
印度正在对1952年的远期合约监管法进行修订,修订的法案将允许商品期权交易和上市外来合约。
主要修订内容包括:重组和强化远期市场委员会、允许财务自治和功能自治、上市期权、惩罚条款、中介商登记以及上市现金结算合约。
此外,印度政府还将允许共同基金、外国机构投资者(FIIs)和银行参与其商品期货市场,这有助于该市场的长远发展。
四、印度钢材期货发展概述印度政府于1991年和1992年分别取消了钢材行业的特许经营和政府对钢材行业的控制。
印度国内钢材的需求由钢铁产业部统一调配,供给缺口由进口来弥补。
除国防工业、铁路、工业机械出口、小规模工业企业和东北地区等五个重点部门外,政府不再对行业进行控制,对钢材价格的干预机制也于1992年1月16日废除,意在建立以价格引导需求的市场机制。
据国际钢协统计,印度2006年的粗钢产量4400万吨,比2005年的4090万吨增长了7.6%,世界排名也从第9位上升到了第7位,而且也是第九大钢材出口国,所以国际钢材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产业链中企业的利益,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相关期货品种的存在来引导相关企业规避价格风险。
在2004年3月,MCX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交易所交易的钢材期货合约。
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2006年1月30日推出海绵铁期货交易,首先推出的是2月和3月合约,随后每月的第10个交易日推出新的月份合约。
MCX的钢材期货分为两类:一类是板材,另一类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主要是方坯(轧钢原料)和海绵铁(属于炼钢原料的一种)。
印度是一个缺少炼焦煤资源的国家,而传统长流程工艺需要采用炼焦煤生产焦炭,再将焦炭和铁矿石作为原料在高炉中生产铁水。
印度为了克服焦炭不足而采取了不使用炼焦煤,而使用普通煤与铁矿石一起生产海绵铁,然后进行炼钢的工艺。
因此,印度的钢铁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高炉流程的钢铁联合企业(ISPS),另一类是单独的铁厂(包括直接还原铁厂,即生产海绵铁)、钢厂或轧钢厂(Secondary,即二次加工企业)。
由于印度存在着许多二次加工企业,因此,MCX选择方坯和海绵铁作为期货交易品种也是可以理解的。
期货市场中交易的板材产品是2mm厚的热轧板卷,它即可以作为最终产品直接使用,也可以进行深加工,如生产冷轧板,用于汽车和易拉罐等的制造。
方坯则主要是用来进一步生产长材产品,如棒材(螺纹钢等)和线材,而海绵铁则主要是用来生产钢用的。
MCX期货合约的交割月份为一月到十二月,其中板材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为25吨,方坯期货合约为15吨和10吨两种。
以上两种期货合约的原始保证金比例相同为5%;交割月份的保证金比例调整到25%。
同时,它们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都为10卢比(约等于0.24美元),每日价格最大涨跌幅度为4%。
在持仓最大限额方面,两种期货合约的规定也相同,个人客户不得超过10万吨,会员客户则不得超过市场持仓总量的25%。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发现目前MCX的钢材期货交易并不活跃,持仓量和交易量都不大,价格波动幅度却较大。
分析其主要原因有:⑴印度钢材生产的集中度非常高。
印度的主要钢铁企业有: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是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2004年产钢量为1220万吨;塔塔钢铁公司,是印度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2004年产钢453万吨;维萨卡帕特南钢铁公司(VSP),印度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沿海新建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2004年该公司产钢383万吨;印度钢铁公司(ISSCO),2004年产钢约33万t;Jindal Vijaynagar钢公司 (JRSL),是年产钢能力170万 t的现代化钢铁企业;Essar钢公司,一个采用气基直接还原铁一电炉炼钢流程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万吨。
由于印度的钢铁生产集中度较高,钢铁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非常大。
⑵钢材现货市场流通不顺畅。
印度对钢材直销不征税,而对通过经销商流通的要征税,导致流通不畅。
⑶我们认为MCX在选择期货品种方面有问题。
在四个钢材期货的交易品种中有三个是钢铁生产的中间产品,尽管印度有许多二次加工企业,但市场参与者有限,这就限制了这三种产品的交易数量。
另外,从印度的钢材分品种产量看,棒线材的产量仍是最大的(2005-06年度棒线材的产量为1209.8万吨,占钢材总量的28.31%,热轧卷的产量为1062.5万吨,占钢材总量的24.86%),而且也有着相当数量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