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周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6×4=24分)1. (2020·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μ与a 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agB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v 2μgC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v μgD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a -μg )v22a22.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 .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 .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3.(2020·湖南邵阳一模)如图,黑板擦在手施加的恒力F 的作用下匀速擦拭黑板.已知黑板擦与竖直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黑板擦的重力,则它所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FB .μF C.μF 1+μ2D .1+μ2μF4.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用轻质细杆连接静止于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内,杆及碗口平面均水平,碗的半径及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均为R ,不计小球半径,则碗对每个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A.33mg B.233mg C.3mg D.2mg二、多项选择题(6×4=24分)5. (2020·湖南怀化一模)如图甲所示,物块A叠放在木板B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水平地面光滑,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测得B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 )A.当F<24 N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24 N时,A相对B发生滑动C.A的质量为4 kgD.B的质量为24 kg6.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如图甲所示,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砂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在滑块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砂桶里倒入细砂,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5 s前小车做变加速运动B.2.5 s后小车做变加速运动C.2.5 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D.2.5 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7.如图所示,物块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块C上后,各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不受摩擦力作用B.C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A受到的各个摩擦力的合力为零D.A、B、C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为零8.(2017天津理综,8)(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 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三、非选择题9.(8分)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0.(10分)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QCS=30°)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30°,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求:(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11.(15分)如图(a)所示,长L=1.4m的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的右端放置着质量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现用不同的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得到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以及木板的质量M;(3)若水平恒力F=27.8N,滑块从木板上滑落经历的时间t。
12.(19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θ=︒的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长木板正以010m/sv=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将乙质量m=1kg的小物块(大小可忽略)轻放在长木板正中央,已知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3μ=,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210m/s 要使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长木板至少要有多长?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选C.法一:公式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煤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μg ,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要发生相对滑动,传送带的加速度需大于煤块的加速度,即a >μg ,则μ<ag,A 错误;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所需的时间t =v μg ,此时煤块的位移x 1=v 22μg ,传送带的位移x 2=v 22a +v ⎝ ⎛⎭⎪⎫v μg -v a =v 2μg -v 22a ,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等于黑色痕迹的长度,则Δx =x 2-x 1=v 22μg -v 22a,C 正确,B 、D 错误.法二:图象法.根据题意,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传送带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煤块的加速度,由题意作出煤块和传送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于二者最终的速度均为v ,则t 1=v a 、t 2=vμg,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大小为图线Ob 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即x =v 2t 2=v 22μg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煤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即图线Oa 、ab 、Ob 所围的面积,则Δx =v2(t 2-t 1)=v 22μg -v 22a.2.解析:选D.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A 错误;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 错误;在最低点,运动员虽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但接着运动员要加速上升,故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 错误,D 正确.3.解析:选C.设力F 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黑板擦做匀速运动,则受力平衡,沿运动方向上有:F cos θ=μF sin θ,可得:μ=1tan θ;由三角函数的关系可得:cos θ=μ1+μ2,所以:f =F cos θ=μF1+μ2.4.解析:选B.以其中一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知θ=30°,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 N1=mgcos θ=233·mg ,B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 5.解析:选BC.当A 与B 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A 、B 会发生相对滑动,由图可知,B 的最大加速度为4 m/s 2,即拉力F >24 N 时,A 相对B 发生滑动,当F <24 N 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对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B =μm A g m B =4 m/s 2,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A =F -μm A g m A=4 m/s 2,F =24 N ,解得m A=4 kg ,m B =2 kg ,故C 正确,D 错误.6.解析:选BD.由题图乙可知,在F 变化的阶段,砂桶质量由小变大,滑块与小车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属于静摩擦力,所以2.5 s 前,小车、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 错误;2.5 s 后小车受恒定摩擦力,但是外力增加,因此小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 正确;根据上述分析,2.5 s 前滑块受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在变化,2.5 s 后受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不变,C 错误,D 正确.7.解析:选AC.B 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而平衡,故B 不受摩擦力作用,A 正确;A 、C 整体受力平衡,桌面对A 的静摩擦力f 1=F ,方向水平向左,即A 、B 、C 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D 错误;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桌面对A 的静摩擦力f 1和C 对A 的静摩擦力f 3而平衡,f 3=F ,方向水平向右,B 错误,C 正确.8. 答案 AB三、非选择题9.解析:解析:(1)因为要探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2)①由于OA 段a -F 关系图线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②由实验原理:mg =Ma 得:a =mg M =F M ,而实际上a ′=mgM +m,可见AB 段明显偏离直线是没有满足M ≫m 造成的.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 小车所受的合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②C 10. 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则由平衡条件得F sin 30°=F C sin 30° F C cos 30°+F cos 30°=mg解得F =F C =33mg . (2)以小球和该同学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F f =F sin 30°F N +F cos 30°=(M +m )g 联立解得F f =36mg ,F N =Mg +12mg . 答案:(1)33mg (2)Mg +12mg 36mg 11.解:(1)由图乙可知,当恒力F ≥25N 时,小滑块与木板将出现相对滑动, 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 =ma 1, 代入数据解得μ1=0.4;(2)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μ1mg −μ2(m +M)g =Ma 2, 则a 2=1M F −μ1mg+μ2(m+M)gM,结合图象可得−μ1mg+μ2(m+M)gM=−94,解得μ2=0.1;M =4kg;(3)设m 在M 上滑动的时间为t ,当水平恒力F =27.8N 时, 由(1)知滑块的加速度为a 1=μ1g =4m/s 2,而滑块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1=12a 1t 2,由(1)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为a 2=F−μ1mg−μ2(M+m)gM,代入数据解得a 2=4.7m/s 2,而木板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2=12a 2t 2,由题可知,s 2−s 1=L ,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t =2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