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氨气制取、喷泉及性质综合实验》说课稿课件最新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4《氨 硝酸 硫酸-氨气制取、喷泉及性质综合实验》说课稿课件最新课件


他因为攻克氨的合成这
一世界难题,将无数人 从饥饿的死亡线上拯救
哈伯(F.Haber 1868—1934)
出来;他也因发明大量 化学武器并用于战争, 使无数人伤残致死;他 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受 人尊敬,他也是战争魔 鬼遭人唾骂。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2、新课学习
氨气的泄漏事件
2007年1月25日下午1点10分左右, 大兴区正大大发熟食厂冷冻车间 的氨气管道突然泄漏,外泄的液 态氨瞬间挥发成白色气柱冲出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 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
氨气是中学阶段唯一的碱性气体,是重要的 氢化物代表,在教学要求上属于理解应用层次;
本节可通过实验演示、讨论、展示、计算, 不仅要了解易溶于水的气体,由于压强变化形成 美丽的喷泉的定性认识,要掌握气体与溶液,或 者气体与气体只要压强变化都能形成这一实验现 象的本质。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二、教学目标:
可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快速制氨气:
①加热浓氨水法 (装置与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 相同)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浓氨水
CaO
3) 喷泉实验改进装置
通过参与实验探究,进而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和热爱科 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氨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氨气的制取及检验方法 喷泉实验的操作和原理
教学难点:氨水的成分分析
氨水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四、教法 学法
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 动,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 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 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介绍氨的物理性质的时候,我会展示一则液氨泄漏的 图片,通过这一组图片让学生总结出氨的物理性质,再如在 介绍氨的化学性质的时候,我用了一组喷泉图片,导入本节 的一个重点,即氨的喷泉实验。利用图片和演示实验等手段 进行直观展示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促进学生对知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掌握。
刺鼻的味道也弥漫到了附近 的林校路上。…消防员利用 喷雾水枪稀释空气中的氨, 地上的水流已经结成了厚厚 的一层冰。…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氨气
1)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很容易液化(-33.5℃) •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溶于水(1:700)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2)喷泉实验
2)喷泉实验
NH3
如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内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
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
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
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
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
烧瓶内压强减小
水往上流产生喷泉 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 氨气极易溶于水 溶液显碱性
2)喷泉实验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五、教学过程








物理性质
归 喷泉实验 纳
改进装置
总 结
化学性质
创设情景启发式教学,引入教学内容。 设计实验探究式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1、情境创设
我将会展示一张哈伯的图片,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图片上 的人是谁,从而将同学们的注意力转入课堂。
天才还是魔鬼?
HCl
SO2、 NO2与
CO2
O2
吸收 水或 水或氢氧 浓氢氧化 剂 盐酸 化钠溶液 钠溶液

3) 喷泉实验改进装置
分析喷泉实验存在的缺陷
采用现行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喷泉实验效 果不理想。例如,喷泉实验对氨气和收集氨气的装 置的干燥程度要求很高,湿度大的氨气容易造成实 验不理想或者失败。预先收集好的氨气在进行仪器 组装中容易发生泄漏,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甚至 失败,而且氨气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环保。
峡江中学
Xia Jiang Middle School
氨气制取、喷泉及 性质综合实验
峡江中学
Xia Jiang Middle School
目录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归纳总结
氨气的喷泉实验说课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 四节的内容,是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 习的;
(常见气体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
(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容器口
6)干燥方法:
(试管口产生白烟)
①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②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将气体通过干燥管或U型管干燥。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7)吸收方法: 用浸湿的棉花团 作用: 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使所制氨气不纯;
针对以上情况,对实验装置加以创新和改进。 本人通过设计出将NH3的制备、干燥和NH3的喷泉 实验、氨气的检验及性质结合在一起的实验装置, 现象明显,无环境污染。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NH4Cl(s)、Ca(OH)2(s) 为什么不用NaOH固体呢?
2)原理:铵盐与碱共热产△生NH3 2NH4Cl+ Ca(OH)2=== Cபைடு நூலகம்Cl2 + 2NH3↑+2H2O
原理:当气体接触外部水或溶液时,由于气体大 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 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 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2)喷泉实验
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烧瓶要干燥; ③ 烧瓶充满气体。
常见能形成喷泉的物质组合
气体 NH3
1、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①了解氨气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和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掌握喷泉实验后形成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③掌握氨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氨气的制取和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喷泉成因的探究来认识NH3的性质,同时形成实验 观察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制 取 NH3 可 用 NH4Cl 或 (NH4)2SO4 等 , 但 不 能 用 NH4HCO3 或 NH4NO3 , 因 为 NH4HCO3 、 NH4NO3受热分解产生杂质气体
3)装置特点:

固+固
气体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