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大惠老师的三个经典比喻

陈大惠老师的三个经典比喻

陈大惠老师的三个经典比喻在《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特别节目)里面,陈老师多次用到的三个比喻,还有最常说的三句话。

每个比喻每句话的含义都非常深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借鉴以自我反省。

三个经典比喻:一、【厨房的油灯泡】下面我们先做一个试验。

有人就说了,说这个人你说他,他长的人的模样啊,说的是人的语言呢,他为什么就没有人味了呢,他就不是人了呢?他看着是个人呢,他怎么就不像人了呢?各位我们做一个试验,什么试验呢?我们拿两个灯泡。

灯泡100瓦,刚买来的,都很亮。

一个把它放在厨房,天天炒菜油烟熏着它,放多长时间呢?我们给它放三年。

这个呢,很干净的一个房间,我们给这个灯泡也给它放三年,没有任何污染。

好,三年之后,我们把这两个灯泡打开,一看,厨房这个灯泡跟没亮一样,灯一开,这个屋一点儿都不亮。

为什么呢?它已经被油烟都糊死了。

这边你一开这个灯,特别亮,很光明。

你说你举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试验告诉各位,它就是人性的试验、习性的试验。

这个话怎么讲呢?我们注意《三字经》头一句话,有人就讲了,《三字经》这个东西三岁小孩都会背啊!你不要看不起它,三岁小孩都会背,八旬老翁不理解啊,不懂啊。

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凡是人他天然的那个人性,那个天性,那个人性是本善的,本来就是善的。

善是什么呢?纯净纯善,这是它的天性,自然的,道,人与生俱来就这样。

你看那个小婴儿生出来之后,打个比方,你不要说小婴儿,几个月,你拿一把刀,明晃晃的刀,你对着他,他冲你笑。

说明什么呢?他一点点污染都没有,你骂他,他也冲你笑。

为什么呢?他没有这个概念,就像一杯清水,无色,无颜色,无味,无味道,无嗅,也无这个气息,没有气味。

透明的,这就像人性一样。

人之初,性本善,天然的人性。

第二句,告诉各位什么呢?“苟不教,性乃迁”。

假如你不教育他、不让他保持他这个纯善的人性的话,他那个刚出生的时候、从娘胎里就带来的本善的人性啊就改变了。

我们刚才大家记得灯泡的试验,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我们看,是什么把我们污染的最重呢?四个字,自私自利。

现代人自私能到什么程度呢?父母死就死吧,大货车轧死你也无所谓呀,我自己先第一,我重要。

为什么呢?天天呢受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周围的朋友,周围人的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不道德的这些价值观的影响,让我们怎么样呢?疯狂地,欲望炽盛地去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管别人,只管自己。

所以今天社会的通病。

现在为什么父子也不亲了,长幼也没有秩序了,夫妇打成一锅粥了,然后君臣也不讲道义了,朋友根本不讲信用,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了教育,一旦这教育恢复,实现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绝对不难,难在哪里?难在你不肯相信。

现在的人欲望太重,每一个人都欲望炽热,完全糊涂了,欲望把我们的心给包裹住了,像厨房里的灯泡一样,被油烟熏黑了,到最后到厨房开灯跟没开灯一样了。

其实灯里面亮不亮?亮,但被油烟糊死了的。

我们要擦灯泡,先擦自己的灯泡,和谐自己的身心,擦一点亮一点,最后身心就光明了,一切灾祸、不和谐全都消失了。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无根的鲜花】“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我在第一天就拿讲台上这个鲜花给大家做比方,我说它三天之后,你看,它真枯萎了。

什么原因呢?它没有根啊。

你那个钱财赚到了,你那个房子、车,名也好,利也好,拿到了手里之后呢?它不是你的,你只是替人家保管,或者是暂时有这么两天拥有,几天之后它就走了。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什么意思呢?财富福报是结的果实,你有了根,这个财富它自然就来了。

我们今天人就没弄明白,天天去找这些花朵,苹果,桃子来摘,结果你什么都得不到。

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苹果树,没有桃子树啊,谁让你去摘呢?谁让你去无偿地占有呢?各位,财富是自己的德行长养出来的。

我们明白这个就会知道,《大学》里面讲,有德才有人啊,什么意思呢?你有了德行啊,你才能有人。

人是什么呢?就是跟随你创业的这些员工啊,你手下有人跟着你走啊,你有人脉,什么原因呢?你有德行。

有了人之后怎么样呢?“有人此有土”啊,那个土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市场。

“有土此有财”,自自然然这个市场,你的客源就来了,你的财富就来了。

大家看,在德行和钱财之间,还有两个什么呢?一个是人,一个是土啊,不是前面德行、我们的人才、加上我们的市场这三个都不管,直接就想要那个钱,怎么可能呢?《了凡四训》上说了一句话,我们一定要记得,百金财富必是百金人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在古代有一个县官,人家污辱他,骂他,旁边有本事的人看出。

这个县官了不得,他面不改色,那真是如如不动。

有人就讲,这个人能够受得起污辱,承担得了这种责任,他绝对不仅仅是当县官的料,至少他能够当巡抚啊,用我们现在话叫省长。

后来,果然很快就升迁了。

你看他的福报往上走,这个地方装不下,他福报大啊。

这个人当了巡抚之后,又受到别人的污辱,他还不动,反过来皇帝给他加官进爵,给他鼓励啊,哎,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呢?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所谓宠辱不惊啊,污辱,没什么感觉,你夸我,也没什么感觉,这个人啊,他福德太深了。

有学问、有眼光的人一看这个人将来是宰相,了不得,后来果然是宰相。

曾国藩说,这个人太厚重了,不是一般人,心胸开阔,容得下!我们再看今天的人,挣了点儿钱,马上就不行了,人就横着呆着了,说话也不像个人了。

孩子一毕业,笑话爷爷奶奶,你没文化,看不起爸爸妈妈,他的灾祸就要出现了。

三、【扭曲的餐巾纸】疾病是怎么来的?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古圣先贤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由心生的“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样子,它是由自己的想法就是心念,我们讲脑电波,它是由这个来影响和改变的。

您说有什么证据吗?我有证据,打个比方,说我们生气,你的心里边一动,倾刻间,一发脾气,你看着这个脸就变了,脸色就变了,嘴唇发紫,脖子通红,脸发青,您看相由心生了,是吧,相由心转了;您这一欢喜,满脸红光,眉开眼笑,你看这个皮肤发光,相由心转,相由心生,真的,科学。

这些科学只不过我们老祖宗用非常简要的语言、通俗的语音说出来罢了,叫相由心生。

这是一张餐巾纸,回去之后一定把餐巾纸的故事给自己的父母家人好好讲一讲,可好了,这个故事叫餐巾纸的故事。

这个餐巾纸啊?就是我们的细胞,就是我们身体的细胞,你看我们一出生,这个婴儿很健康,皮肤可好了,气血很好。

他的细胞都是正常的,他的形状啊?都特好,就像餐巾纸一样。

您这一发脾气啊,一沉闷,一怨恨,注意看,它就这样扭曲了,扭曲了。

有什么证据吗?刚才跟大家讲,脸变形,五官挪了位,怒发冲冠,头发竖起来了。

我们这个心的力量就这么大,您不信您可以试试,心的力量可大了,头发竖起来,脸变形,五脏还颠倒,肺、肠子、心肝、脾胃全都不在自己的那个位置上了。

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惭悔的机会,我前几天在家里,哎呀,我自己的脾气很不好,一件事情发生,哎呀,我这一生气,当时,当时我这个地方就疼,它为什么会疼呢?,这就是啊,在教育,身体在教育你,在给我信号,有报应了,有反作用力,你看,你违反自然规律了,你违反他自己正常的情况了,正常的情况没有发脾气,发脾气是糊涂的表现。

各位,我举一个我家里的例子,我的姥姥和姥爷,他们一直很健康,在1980年1981年的时候,我的姥爷身体很强壮,笑起来声音很洪亮,走路噔噔噔,很健康,在外面生了闷气了,回家,回家之后啊,我姥姥呢,老人家,————我在这里替他们来忏悔,因为他们的经历能教育大家。

我不敢说老人家不好。

很多人说我自己有好多坏事,我不敢讲,错了。

你真把它当成坏事那是大忌,你上台来讲,告诉给大家我是怎么犯错误,我的病是怎么得的,你这是把过去的那些错误的坏事(说出来)它就变成宝贵的教训,变成宝贝了。

大家都受益了。

因为我的姥姥姥爷他们现在都过世了,我现在是尽孝,替他们来忏悔他们原来的这个过错。

我的姥爷从外面回来,生着闷气回来,我的姥姥她没有学过传统文化她不懂得相夫教子。

过去外面看古书上,丈夫一回家,太太头一句话“老爷您回来了”,说这话。

现在是太太一回家,丈夫说“老爷您回来了,姑奶奶您回来了”。

妇道是柔顺的。

姥姥她老人家不会看我姥爷的脸色,一碗米饭,一碗牛肉,给我姥爷盛,他老人家吃完之后,你想想这碗饭啊,生着闷气吃着,九点半家里边来电话,我妈妈接的,说你爸爸大面积心梗,在医院正在抢救,我妈就赶紧就跑过去了。

半个月后,十五天之后,老爷60岁走了,去世了。

陈大惠老师的三句名言:【德不配位啊……】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

有很多年轻的人一出名就死了,有些官员一提升重病,有的人家里有钱刚盖完房子,人去世了,出车祸了。

为什么?就是这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清华大学的古训“厚德载物”,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

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我能有一万的不穿一千的,能吃十万的我不吃两万的,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珍惜的惜,食物的食。

惜食、惜衣,就是我们穿的衣服,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有人说陈老师,你讲的我不相信。

四个字送给你,“以身试法”,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生死存亡,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我刚才给大家看了我使用一块钱的手机、穿8块钱的布鞋,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没有什么德行,我用这些很简朴的东西,我心里很踏实。

你没有德行,享受的太大,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您真敢吃,真敢用啊?现在人们疯狂的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

我们现在天天看这个奔驰车好,那个大别墅好,你看人家当官当这么大,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个钱挣到手,大家都是在这样想,完全不懂得道德。

结果会如何呢?“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不是那样,他不管他是什么身分,就是要最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