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管理规定

石油二厂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管理规定FSYE/WJ03.506-20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石油二厂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工作,明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等各阶段设计审查职责,减少工程损失,保证工程质量,确保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根据公司《抚顺石化公司投资管理办法》、《抚顺石化公司资本性支出建设项目施工图会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和抚顺石化公司批复的建设项目及石油二厂零星项目,不含设立独立项目管理机构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规定的设计审查指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的审查。

第四条厂相关部室在与承担建设项目的设计、器材设备制造、工程承包、工程监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项目管理等单位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合同时,应明确要求承建单位执行本办法相关规定。

第五条负责可研、初设及施工图会审的厂各相关单位应承担审查责任,但不免除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质量责任。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技术发展部是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的牵头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一)负责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工作的管理、组织。

(二)负责制定石油二厂建设项目设计审查管理办法。

(三)负责落实设计会审责任制。

(四)提出相关专业会审意见和修改设计的建议,并填写审查意见表。

(五)汇总审查意见及形成会议纪要,并责成设计单位限期答复修改,并将设计答复意见反馈至厂相关部门。

(六)按公司主管部门要求上报预审后的设计文件。

(七)负责对承担设计文件会审的单位及个人的考核。

(八)对主审部分的审查工作质量负责。

第七条项目设计会审中有关单位的职责(一)设计单位的职责1.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安排专业设计人员参加项目审查。

2.负责解释设计文件及会审答疑。

3.认可需要修改的设计问题,及时提交答复意见和修改的设计文件。

(二)厂相关部室及基层单位的职责1. 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运行、工艺技术等其所属专业部分的主审。

2. 机动工程部负责设备、动力(水、汽、风质量,电气)及工程施工等其所属专业部分的主审。

3.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产品质量、安全及环保等所属专业及项目“三同时”内容方面的主审。

4、项目属地管理单位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对应相关专业进行审查,审查意见需经相关专业部室确认后方可上报。

5.厂相关部门应按技术发展部规定报送审查意见。

(三)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职责参加施工图会审,提出审查意见,配合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图会审应承担的职责。

第三章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管理规定第八条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的分工与管理1. 石油二厂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需实行厂内预审查制度,预审后方可上报公司。

2. 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由技术发展部组织厂内审查工作,可研报告应于会审前(至少5个工作日)发送至厂相关部门。

3. 厂负责审查的相关部门应于会审前1日将填写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表(附表1)电子版发送至技术发展部,并于审查会上提交签字纸版意见。

(无审查意见也应提交签字确认的附表1)4. 厂各部室及基层单位对可研报告相关内容的预审查质量负责。

具体分工:(1)生产运行部负责工艺流程、产品方案、储运、节能、节水等方面的审查;(2)机动工程部负责关键设备、自控、公用工程(水、汽、风质量,电气)等方面的审查;(3)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消防、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方面的审查;(4)基层单位、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所有相关专业的审查。

(5)技术发展部负责总平面布置方案及二三类投资估算费用的主审。

5. 对可研报告内容、深度和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发展部应责成设计单位重新设计、修改。

6.可研报告会审后,技术发展部汇总审查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形成会议纪要并将会议纪要及审查意见发送至设计院,设计院应对审查意见逐条答复并形成书面答复意见反馈给石油二厂技术发展部。

7、审查会议纪要、可研审查意见及答复意见、修改后的可研报告,由技术发展部负责根据公司要求上报。

8.公司级的可研报告审查会,由技术发展部组织厂相关部门参加,审查的具体要求以公司相关规定为准。

第九条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具体内容1.可研报告内容深度和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2.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并符合实际;3.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是否合理;4.关键设备方案比选;5.总平面布置方案是否合理;6.自动控制与信息工程方面是否满足要求;7.储运、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是否满足要求;8.节能、节水、消防、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等专篇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9.消防监审、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环境评价等费用是否满足要求;10.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是否合理;第四章初步设计审查管理规定第十条初步设计会审的分工与管理1. 石油二厂各类项目的基础设计文件实行厂级预审查制度,审查后方可上报公司。

2. 基础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由石油二厂技术发展部组织厂内预审查工作。

初步设计文件应于会审前(至少5个工作日)发送至厂相关部门。

3. 厂负责审查的相关部门应于会审前1日将填写完成的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表(附表2)电子版发送至技术发展部,并于审查会上提交签字纸版意见。

(无审查意见也应提交签字确认的附表2)4. 各专业部室所及基层单位对基础设计专业内容的预审查质量负责。

具体分工:(1)生产运行部负责主审工艺流程、产品方案是否合理,物料及动力是否平衡、节能节水专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2)机动工程部负责设备、管道、仪表、电气、电信、建筑及结构、暖通空调及给排水水质等方面的主审;(3)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分析化验、消防、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及相应评价费用的主审;(4)基层单位负责相关专业的审查。

(5)技术发展部负责总平面布置及二三类投资概算费用的主审。

5. 对初步设计内容、深度和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发展部应责成设计单位重新设计、修改。

6.初步设计会审后,技术发展部汇总审查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形成会议纪要并将会议纪要及审查意见发送至设计院,设计院应对审查意见逐条答复并形成书面答复意见反馈给石油二厂技术发展部。

7、审查会议纪要、初设审查意见及答复意见、修改后的初步设计,由技术发展部根据公司要求上报。

8.公司级的初步设计审查会,由技术发展部组织厂相关部门参加,审查的具体要求以公司相关规定为准。

第十一条初步设计审查具体内容1.设计内容深度和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2.设计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和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并符合实际;3.工艺技术方案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艺流程是否合理,物料及动力是否平衡;4.总平面布置方案是否合理;5.主要设备选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能否满足订货需要,并列出拟引进设备和材料清单;6.对总定员、岗位定员设置的意见,对新增定员的解决意见;7.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并列出工程量中漏列、多列、重列的清单;8.综合利用、“三废”治理、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节能降耗等设计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标准与规范要求,有那些修改意见;9.公用工程、辅助工程与主体装置配套是否合理,有无漏项及修改意见;10.有无超标准、超规模及搭车项目。

第五章施工图审查管理规定第十二条施工图会审的分工与管理1. 施工图会审包括符合性审查、工艺要求会审和施工条件会审三部分,工艺要求会审和施工条件会审又统称技术性会审。

2. 技术发展部是施工图符合性审查的主审单位,各专业部室是所主管专业施工图内容的主审单位,负责施工图有关专业内容的会审。

3. 施工图会审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确定,机动工程部负责组织施工、监理方参加施工图会审。

4. 建设项目属地管理单位具体负责施工图相关专业部分审核。

5.施工图会审原则按单项工程进行,特殊需要也可依施工程序分批进行,但必须做好衔接工作。

6. 施工图会审组织单位应落实专业齐全的施工图会审组织。

各主审单位应组织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以及具有丰富工程、技术、设计、生产、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参加会审,并设立专业组和综合组,专业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本专业的技术和设计业务,并且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7. 施工图会审要求设计单位领导组织项目经理、设计经理和各专业负责人等参加施工图会审,并负责会审过程中的问题解释、答疑及对会审意见的修改。

8. 参加会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能力和水平。

9. 负责施工图审查的相关部门应于会审前1日将填写完成的施工图审查意见表(附表3)电子版发送至技术发展部,并于审查会上提交签字纸版意见。

(无审查意见也应提交签字确认的附表3)10. 施工图会审结束后,由技术发展部填写项目审查意见汇总表(附表4)及形成会议纪要,并将审查汇总表送达设计院。

设计单位接到施工图审查意见汇总表后,需在5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意见进行书面逐条答复,同时排出修改进度计划,然后按照进度计划对施工图进行修改。

11. 需公司级审查的施工图,厂内审查后,由技术发展部负责将审查会议纪要、审查意见及设计答复意见、施工图纸根据公司要求上报。

12.公司级的施工图审查会,由技术发展部组织厂相关部门参加,审查的具体要求以公司相关规定为准。

第十三条施工图会审内容一、符合性审查是指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进行,有无与初步设计不一致或重大修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施工图设计与批复初步设计有无修改或超标:1.总工艺流程、总规模;2.总平面布置、总定员;3.总物料平衡、总概算;4.生产装置规模、年操作时数;5.主要设备及管道等布置,总平面布置;6.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装置(水、电、汽、风、氮气、储运系统)规模;7.主要工程量是否有变化;8.是否提高设计标准;9.施工图修正概算是否超过批复概算;10.引进设备及材料范围、数量是否有变化;(二)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符合国家和股份公司有关规定。

(三)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满足设备材料订货要求。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

(五)施工图设计是否准确解读工艺包、基础设计,是否执行专利商签订合同中规定标准及其他标准。

二、工艺要求会审是指施工图设计能否满足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要求,确保装置投料试车、投产正常、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能否满足劳动安全卫生、环保、消防要求及装置本质安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工艺及技术可靠性会审,内容包括: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是否正确;2.设备选型、材质选用是否正确、合理;3.非标设备设计是否正确、合理等;4.管道设计及材质选用是否正确、合理;5.材料及防腐涂料的选用是否正确、合理;6.设备及管道等布置是否正确、合理;7.工程化技术是否成熟、可靠,设计方案是否合理;8.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是否成熟、可靠、经济合理,有无可行的技术保证和措施;9.燃料、水、电、汽、风、氮气等辅助系统及原料、产品储运系统设计能力是否满足正常生产运行要求,是否配套;10.设备选型是否可靠、是否满足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11.是否满足国家和股份公司关于环境保护、工业卫生、节能、抗震、消防、安全等有关法规和规定的要求;是否结合项目特点,满足HSE要求;是否满足实现“三同时”的要求;12.重复利用的施工图中,有无在其它或同类工程建设项目中已发现的问题和错误未得到修改而继续使用;13.有无影响工程建设和装置正常开、停工及防冻防凝等重大设计错误,有无设计漏项等;14.是否满足实现节能、节水、节约占地等;15.从设计上是否实现装置本质安全、环保,是否满足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