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回答正确)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这个试验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企业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试验是()√ A 霍桑试验B 社会试验C 疲劳试验D 心理试验第2题(回答正确)下面哪种方法不是问卷调查法的形式?()A 是否法B 选择法C 等级排列法√ D 比较法第3题(回答正确)在人们产生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中,有一种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被称之为()A 首因效应B 刻板印象√ C 晕轮效应D 投射效应第4题(回答正确)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的是()A 绝对感觉阈限B 绝对感受性C 差别感受性√ D 差别感觉阈限第5题(回答错误)下列关于知觉与感觉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知觉不需具体客观对象,而需借助过去经验与知识√ B 感觉是事物作用于感官所产生的,知觉是个体内生的C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对感觉的整合D 知觉是个体先天性的不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发展第6题(回答正确)个体的社会化的途径包括()√ A 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B 社会教化与个体学习;C 社会内化与个体学习;D社会内化与个体教化第7题(回答错误)能力按照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模仿能力、社交能力;A√认知能力、操作能力、模仿能力;B社交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CD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第8题(回答正确)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决定着人们从事职业种类的基本的“个性定向”有()A 五种B 四种√ C 六种D 七种第9题(回答正确)下列不是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是()A 欲望需求B 信息知识√ C 社会因素D 群体规范第10题(回答正确)价值观的特性是()A 稳定性、差异性、发展性√ B 稳定性、可变性、差异性C 可变性、发展型、一贯性D 发展型、一贯性、功能性第11题(回答正确)表达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的是()√ A 组织承诺B 工作满意度C 工作涉入D 组织认知第12题(回答正确)价值观能够强化人的行为动机并对行为起引导作用,这体现了其()功能A 对组织的影响B 反映认知C 组织教化√ D 动机与导向第13题(回答正确)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 A 意向√ B 情感C 行为√ D 认知E 价值观第14题(回答正确) 态度改变方法有()√ A 改变行为B 改变态度C 改变群体√ D 改变认知因素√ E 组织群体的影响第15题(回答正确)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 动机B 需要C 态度D 信念第16题(回答正确)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A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B 内容型激励理论√ C 过程型激励理论D 综合型激励理论第17题(回答正确)下列方式不属于威胁激励的是()A 利益转换法B 末位淘汰制√ C 股票期权D 高管人员淘汰制度第18题(回答正确)组织行为学中把基于群体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称为()A 利益型群体B 任务型群体√ C 友谊型群体D 正式群体第19题(回答正确)心理学家霍斯曼认为,任何群体行为都由四种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 A 活动、规范、相互作用、思想情绪;活动、价值观、相互作用、组织文化B 活动、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C 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思想情绪第20题(回答错误)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A 看法√ B 规定C 期望D 依赖第21题(回答错误)成功的群体间工作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除了群体规范以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 协作B 竞争C 人际关系D 个性差异第22题(回答正确)有他人在场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A 群体吸引效应B 群体凝聚效应√ C 群体促进效应D 群体影响效应第23题(回答正确)冲突双方都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这属于处理冲突行为意向中的()A 回避B 竞争√ C 协作D 迁就第24题(回答正确)冲突的来源有()A 认知、价值观、行为B 组织、沟通、目标√ C 个人、组织、沟通D 个人、行为、目标第25题(回答正确)下列方式中无助于员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冲突的是()A 支持性的信息渠道B 组织的价值观√ C 固定工作制D 合理的工作设计第26题(回答正确)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需求可以分为不同类型,也称为不同的人际反映特质,包括()A 自尊需要√ B 控制需要√ C 情谊需要√ D 容纳需要E 权力需要第27题(回答正确)按信息沟通渠道,可将沟通分为()A 正式沟通与口头沟通B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D 非正式沟通与书面沟通第28题(回答正确)在组织正式沟通形式中,最民主、最通畅的沟通形式是A 环式√ B 全通道式C 轮式D 链式第29题(回答正确)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
这种沟通是A 非正式沟通√ B 正式沟通C 纵向沟通D 内部沟通第30题(回答错误)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A 被领导者的特点√ B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C 领导的情境D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第31题(回答正确)当下属成熟度较高时,而领导者对关系和人物的组合关心度较低,此时适合的领导方式是()√ A 授权式B 命令式D 参与式第32题(回答错误)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授权的效果,下列因素不属于其中的是()A 下属的能力与技能B 管理者的个人素质√ C 组织文化氛围D 组织目标因素第33题(回答正确)要做到合理授权可以从多种方式进行,其中弹性授权属于()A 系统授权√ B 量能授权D 评估授权第34题(回答正确)下列关于压力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压力会导致工作满意度及自信心的降低B 压力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各种疾病√ C 压力越大工作绩效越低D 压力会变成组织运行的障碍第35题(回答错误)在进行压力管理时,可以从任务和角色需求出发,下列方式不属于其中的是()A 参与管理B 强化正式沟通C 目标管理√ D 工作再设计第36题(回答错误) 权力的来源有()√ A 强制权B 奖赏权√ C 专家权√ D 法定权E 感召权第37题(回答正确)罗宾斯的压力理论模型中提到压力潜在来源中,其中与组织相关的因素是√ A 组织结构√ B 人际关系要求√ C 角色要求√ D 任务要求√ E 组织领导作风第38题(回答错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 组织目标或宗旨B 共同的价值观C 作风及传统习惯D 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第39题(回答正确)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A 组织伦理B 组织理念C 组织规范√ D 组织文化第40题(回答正确)下列关于文化管理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组织文化不仅关注于满足个体的需要,且注重塑造整个企业的价值观B 文化是管理的基础,管理则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C 文化管理就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加上了企业文化D 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个体的自我实现,而是群体在多变环境中的精神自主第41题(回答错误)下列关于科学管理表述正确的是()A 将工人视为工具,激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B 科学管理仅关注的是提高效率的措施√ C 在管理中科学研究与个人判断相并重D 是管理者与员工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第42题(回答正确)职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 价值观B 意识C 行为D 知觉第43题(回答正确)著名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舒尔茨教授提出的理论是()√ A 人力资本理论B 心理契约理论C 职业生涯理论D 择业动机理论第44题(回答错误)“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对自我加以认识,发展出清晰的、全面的职业自我观”是指()√ A 职业生涯设计B 职业规划C 职业锚D 职业通道第45题(回答正确)“公司中所有成员所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的概念是指()√ A 智力资本B 人力资本C 竞争资源D 核心竞争力第46题(回答正确)下列关于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表述正确的是()A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基础B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延伸与发展C 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者的创新并无太多要求√ D 知识管理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企业所有重要知识实施全面的管理第47题(回答错误)下列关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拥有不断创新的理念是构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B 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 C 组织文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理念,而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与基础√ D 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E 组织文化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第48题(回答错误)导致心理失信的原因有√ A 承诺内容的变化√ B 雇员的警惕性√ C 对契约理解的不一致D 故意违反契约√ E 组织结构的变化第49题(回答正确)对企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它涉及()A 工作环境√ B 组织体制√ C 人力资源管理√ D 企业发展规划√ E 企业文化第50题(回答错误)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是()√ A 建立知识管理和知识交流的设施与环境B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建成知识型企业C 设立企业知识主管和知识主管制度√ D 建立知识企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E 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有利于每位员工互相学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