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柱的钢筋算量
(3)顶层边柱纵筋的计算
将边柱柱顶四边纵筋分 为二类:一面为柱顶外 侧纵筋、三面为柱顶内 侧纵筋。
(3)顶层边柱纵筋的计算
边柱纵筋长度计算表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节点A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 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 直径)}-保护层+伸入梁内的长度 节点B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 边柱外侧纵 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 筋长度 直径)}-梁高+锚固 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边 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 固长度为1.5 LabE,50%根数锚固长度为 1.5 LabE+20d
练 习
柱基础插筋计算过程
① 基础内插筋长度
底部弯折长度
计算基础内纵筋总长 Hn/3或max
②伸出基础高度
③连接区搭接长度
(Hn/6,500mm,hc)
视连接方式
插筋长度= ①+ ②+ ③
3、 地 下 室 柱 的 纵 筋 计 算
柱
根
的
判
断
3、地下室柱的纵筋计算
地下室: 纵筋长度=本层层
高-本层非连接区+
绑扎连接
基础相邻层(或1层)箍筋根数计算表(绑扎连接)
是否加密 部位 基础或首 层根部 加密长度 全高加密箍筋 计算公式 A+B+C大于层 高,全高加密。 非全高加密箍筋计 算公式 (A-50)/加密间距+1 B/加密间距
Hn/3=A 2.3L1E=B
加密
搭接范围 梁高及梁 下部位
箍筋根数=
(层高-50)/ 加密区间距+1
标准层:
纵筋长度=标准层
层高-本层非连接区 max(Hn/6,Hc, 500)+上一层非连接
区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
6、顶层柱的纵筋计算
(1)顶层柱的识别 (2)顶层中柱纵筋的计算 (3)顶层边柱纵筋的计算
(4)顶层角柱纵筋的计算
(1)顶层柱的识别
(2)顶层中柱纵筋的计算
1号箍筋计算图
大箍筋长度=[(h-2c)+(b-2c)]×2+1.9d×2 +max(10d,75mm)×2 =(b+h)×2-保护层×8+1.9d×2+max(10d,75mm)×2
2号箍筋计算图
纵筋间距j =(b或h-2c-2d-D)/(各边纵筋根数-1) 2号箍筋长度=[(间距j+D+2d)+(h-2c)]×2 +1.9d×2+max(10d,75mm)×2
梁高+ max{Hn/6,
500,hc} =C 层高-(A+B+C)=D
C/加密间距+1
非加密
其余部分
D/非加密间距-1
2)基础相邻层(或1层)箍筋根数计算
机械连接
基础相邻层(或1层)箍筋根数计算表(焊接或机械连接)
非全高加密箍筋计算 公式 (A-50)/加密间距+1
是否加密
部位
加密长度
基础或首层根部 Hn/3=A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hc} -梁高+锚固
顶层中柱纵筋锚固情况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顶层中柱纵筋锚固情况
锚固长度取值为: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弯锚 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 高-保护层+12d;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长≥LaE时,则使用直锚 形式: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 -保护层 ;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节点C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 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 (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 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 数锚固长度为锚固长度为max{ 1.5 LabE ,梁高-保护层+15d} ,50%根数锚固长度为max{ 1.5 LabE+20d,梁高-保护层+15d+20d}
3号箍筋计算图
3箍筋长度=[(b-2c)+(间距j×2+D+2d)]×2 +1.9d×2+max(10d,75mm)×2
4号箍筋计算图
4号拉筋长度=(h-保护层×2+2d)+1.9d×2 +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
注:
除具体工程设计注有全高加密 箍筋的柱之外,一至四级抗震 等级的柱箍筋均按本图所示加 密区范围加密。 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 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均按 ≤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 及≤100的间距加密箍筋。
层号 标高(m) 层高
砼标号:C30,抗震等级: 一级,梁高700mm,基础板 厚1200mm
7、变截面纵筋计算
变截面柱纵筋计算表
钢筋部位及 其名称
计算公式 当 hb≤1/6时,可以忽略变截面导致的纵向 钢筋长度变化; 当 hb >1/6时: 1、柱变截面下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
柱纵筋绑扎 max{Hn/6, 500,hc(圆柱直径)}-保护层 搭接 +12d ;
2、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1)注写柱编号 2)注写截面尺 寸 3)注写纵筋 当纵向钢筋直 径相同时, 注写全部纵 筋;
2、柱的截面注写方式
4)当矩形截面的角 筋和中部钢筋配
置不同时,纵筋
分角筋、b边中部
钢筋、h边中部钢
筋三项分别注写, 纵筋角筋在直接 引注中注写,b边 和h边中部钢筋在
截面上原位标注。
二、柱钢筋算量
1、柱要计算的钢筋量
2、基础层纵筋(基础插筋)的计算
3、地下室纵筋计算 4、首层柱的纵筋计算 5、中间层(标准层)柱的纵筋计算 6、顶层柱的纵筋计算 7、变截面纵筋计算 8、箍筋计算
1、柱要计算的钢筋量
柱所在位置不同钢筋计算方法也不同
与基础层的连接-----基础插筋 中间层钢筋的连接----主要注意连接形式 顶层的钢筋锚固----根据柱子所在位置不同区 分柱子类型(边柱、角柱、中柱)
外露长度+与上层纵筋搭接 (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l1E
实例:
基础厚度:2000,抗震二级,柱钢筋HRB335直径 25mm,混凝土等级C30,插筋弯折长度为多少?
例:计算KZ1基础插筋
柱子钢筋所处的环境描述
砼标号 C3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基础保护层 40mm 柱子保护层 30mm
1层层高4.5m,首层梁 高700mm,底板厚1.2m, 绑扎搭接。
搭接长度 LlE 1.4LaE 1168
结果
150 150
1200-40 1160
750
公式
150+1160+750+1168=3228
3228
弯折长度取值 : ζa=1.0 ζaE=1.15 Lab=29d=29*25=725mm LaE=1.15×1.0×725=834mm hj(1200mm)大于LaE(834mm),所以,弯折长度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取150mm
边柱外侧
钢筋部位及其 名称
计算公式 节点D 第一层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 区长度-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 的柱宽-2×保护层)+8d 第二层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梁高+(梁高-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 -2×保护层)
节点E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 -保护层 直锚长度<LaE时: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 护层+12d 边柱内侧钢筋 直锚长度≥LaE时: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 护层
边柱、角柱、中柱的区分
中柱:X向和Y向梁跨在以柱为支座形成“+”形相交的 柱
边柱:X向和Y向梁跨在以柱为支座形成“T”形相交的
柱 角柱:X向和Y向梁跨在以柱为支座形成“L”形相交的 柱
钢筋计算所需参数: 1、基础层层高
2、柱所在楼层高度
3、柱所在楼层位置 4、柱所在平面位置 5、柱截面尺寸 6、节点高度
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弯折长度+锚固竖直长度+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竖直长度 计算过程 弯折长度 非连接区 搭接长度LlE 结果
公式
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弯折长度 计算过程 长度=弯折长度+锚固竖直长度+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竖直长度 非连接区
max( (4500-700)/ 6, 500mm,750)
8、箍筋计算
(1)柱箍筋的种类 1)非复合箍筋 2)复合箍筋
(2)柱箍筋长度计算
(3)柱箍筋根数计算 1)基础层箍筋根数计算
2)基础相邻层(或1层)箍筋根数计算
3)中间层柱箍筋根数计算 4)顶层箍筋根数计算
1)非复合箍筋
2)复合箍筋
(2)柱箍筋长度计算
柱复合箍筋示意图
图2-27梁、柱、剪力墙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
地下室: -1层纵筋长度=-1 层层高--1层非连 接区max(Hn/6,
500mm,hc) +1
层非连接Hn/3+(搭
接长度LlE )
4、首层柱的纵筋计算
首层:
纵筋长度=首层层
高-首层非连接区
Hn/3+二层非连接区 max(Hn/6,hc, 500)+搭接长度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