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建钢筋施工方案

房建钢筋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2.2设计概况设计概况一览表三、施工部署3.1流水区段划分xx停车区综合楼流水段按层划分,一层为一个流水段。

xx收费站综合楼划分为2个流水区段施工,流水段划分位于该层梁1/3L跨度处,先施工左侧部分,在进行右侧施工时,左侧支架不拆除,然后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

图1 xx综合楼施工阶段施工区段划分图3.2钢筋堆放及加工场区安排钢筋原材、半成品堆码在工字钢上,并且工字钢下放置马凳,保证钢筋原材、半成品不接触地面。

图2 xx综合楼现场总平面布置三维图图3 xx停车区综合楼现场总平面布置三维图3.3机具准备为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的要求,钢筋加工所需的机械见下表:序号机具名称数量(台)型号规格备注1 钢筋切断机 3 GQ402 钢筋弯曲机 63 钢筋调直机 3 GT6/12 用于圆钢调直4 交流电焊机20 BX-500 用于钢筋焊接5 直螺纹滚丝机 3 HGS-406 砂轮切割机 3 /3.4材料准备1)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且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一同到场,详细内容需经试验员、钢筋技术员验证合格;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钢筋表面或每盘钢筋都有不少于两个铭牌,印有厂标、钢号、批号、直径等标证。

2)钢筋进场时必须分批验收,每批由同一截面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检验内容包括对规格、种类、外观的检查,并做力学性能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外观检查内容: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

4)钢筋检验合格后,分规格、种类码放整齐,并准备防雨布。

5)铁丝:采用20~22号火烧丝进行绑扎,铁丝的切断长度根据现场绑扎的要求,丝头允许露出30mm,扎丝切断工根据现场实际测量长度,严格进行扎丝下料。

6)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混凝土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必须严格按照钢筋保护层的要求进行下料或定货,钢筋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必须严格检查上述材料的规格、尺寸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当时通知退货或返工,保证到现场施工时,上述材料满足施工需要。

7)在材料进场之前,必须严格检查进场的钢材是否存在混合批现象;如果存在混合批问题,及时通知试验人员加倍取样,以保证本批钢筋不存在质量差异。

3.5人员准备对于钢筋管理人员及加工人员应具以下素质要求:1)钢筋放样员按图纸正确进行放样,并形成最终放样单,根据工程进度情况,提出材料计划。

2)钢筋加工人员能根据放样单要求的尺寸进行加工,滚轧直螺纹加工人员需有厂家技术指导,并由厂家进行操作培训。

3)要求钢筋工绑扎熟练,每人需配备卷尺,并配有线垂,用于现场控制钢筋间距,钢筋垂直度控制。

4)特殊工种必须有上岗证,电焊工在每次施工前到项目安全员处开具动火证,设置看火人等。

3.6劳动力计划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措施4.1钢筋加工4.1.1钢筋检验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

每批由同炉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考虑),混合批的检验按要求进行验收。

外观检查: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钢筋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

如仍有一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同批钢筋进行专项检验。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4.1.2钢筋配料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在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对于非抗震受拉钢筋基本取值见图集。

抗震锚固长度LaE=ζaE*La, ζaE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值为1.15。

4.1.3钢筋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

油渍、漆污或用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的除锈,一般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在钢筋冷拉或钢丝调直过程中除锈,此方法对大量钢筋的除锈较为经济省力(对圆钢比较适用);二是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砂盘)对直条钢筋进行除锈,锈渍较严重的用酸进行处理。

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脱落严重并已损伤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钢筋强度,确定降级使用或废除不用。

4.1.4伸长率的控制采用钢筋调直机调直冷拔钢丝和细钢筋时,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要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

调直模的偏移量(如下图示意),根据其磨耗程度及钢筋品种通过试验确定;调直筒两端的调直模一定要在调直前后导孔的轴心线上,这是钢筋能否调直的一个关键。

如果发现钢筋调得不直就要从以上两方面检查原因,并及时调整调直模的偏移量。

压辊的槽宽,一般在钢筋穿入压辊之后,在上下压辊间宜有3mm之内的间隙。

压辊的压紧程度要做到既保证钢筋能顺利的被牵引前进,看不出钢筋有明显的转动,而在被切断的瞬时钢筋和压辊间又能允许发生打滑。

4.1.5钢筋切断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4.1.6钢筋弯曲成型4.1.6.1受力钢筋当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 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1.6.2箍筋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于特殊部位或图纸注明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a)90°/90°;(b)135°/135°箍筋弯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大于75mm。

4.1.7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为了保证钢筋的接头质量,本工程根据钢筋直径不同,确定两种连接方式如下:1)直径22mm及以上的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2)直径22mm以下,16mm及16mm以上的钢筋采用焊接。

3)直径16mm以下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方式。

4.2钢筋直螺纹连接为了保证钢筋接头质量,对于直径22及以上的钢筋连接采用滚扎直螺纹连接。

4.2.1套筒连接直螺纹套筒的类型有:标准型、正反丝扣型。

1)连接套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

2)加工丝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

严禁用机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钢筋端部平头应使用台式砂轮片切割机进行切割。

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接头质量的关键是控制丝头加工质量和连接施工质量。

4.2.2钢筋滚压剥肋直螺纹剥肋滚压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4.2.3剥肋滚压作业操作如下将待加工钢筋夹持在夹钳上,开动机器,扳动进给装置,使动力头向前移动,开始剥肋滚压螺纹,待滚压到调定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端部退出滚压装置,扳动进给装置将动力头复位停机,螺纹即加工完成。

4.2.4丝头尺寸要求钢筋加工后尺寸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

4.2.5直螺纹接头连接方式1)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的百分率不应超过50%。

(Ⅰ级接头仅有此要求)2)钢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

3)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时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应相互顶紧,这是保证减少产生产于变形的最有效措施,是保证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规定外露螺纹不超过2p 是防止丝头没有完全拧入套筒的辅助性检查手段。

4.2.5.5质量检查1)滚压直螺纹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2)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符合下列要求:a.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b.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c.对于I级接头,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3)接头的现场检验应进行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

a.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于Ⅰ级接头,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当三个试件接头试件拉断于钢筋且试件抗拉强度不小于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或接头试件拉断于接头时,试件的实测抗拉强度不小于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该验收批判定为合格。

计算实际抗拉强度时,应采用钢筋的实际横截面积。

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如仍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

b.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

c.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采用同型号、同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

d.拧紧力矩检验用力矩扳手按规定的拧紧力矩值抽检接头的施工质量。

抽检数量为:梁、柱构件按接头数的15%,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检数不得小于一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每100个接头作为一个验收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每批抽检3个接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