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1、 古代埃及: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制定者:汉谟拉比。
影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印度的等级制度又称“种姓制度”分为: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
原因大致有: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西方文明发源地—---古希腊。
公元前5 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问,雅典达到全盛。
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顶峰。
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全体成年男性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⑴7 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杜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六世纪末一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 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 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4、“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印度人创造了从0 到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把它加以改造。
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中国,著有《马可.波罗行纪》。
5、公元前3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立楔形文字,被西亚人使用。
为以后的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6、世界三大宗教:⑴、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⑵、佛教的产生: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②背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③人物: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 “释迦牟尼”;④公元前3世纪时,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向外传播。
③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2 月25 日,并将这天定为“圣诞节”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⑷、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传教,经典是《古兰经》奉真主安拉。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7、《 荷马史诗》: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盲诗人荷马整理。
它是世界文学名作,又是研究希腊历史的重要史料。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 (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问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8、杰出的科学家:⑴、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⑵、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知识渊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中国古代史一、 科学技术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李时珍,医药学家,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后来陆续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贡献。
3、建筑奇观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成都附近修建。
东汉张衡发明的测量地震方向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
①、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②、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时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构成。
宫城又称紫禁城,今天称为故宫。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思想文化1、甲骨文:盛行于商朝,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从商朝始我国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金文:盛行于商周,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
小篆和隶书:秦朝以小篆为通用字体,后出现隶书。
汉朝时,隶书广泛用。
草书、楷书和行书:形成于汉朝后期,成熟于三国两晋时期。
2、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大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他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中。
孔子是大教育家:①创办私学②编订《诗》《书》《春秋》③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概况: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各学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相互展开激烈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
最重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
3、唐诗与宋词⑴、唐代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①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②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那个动乱的时代,故称“诗史”,人称“诗圣”。
③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瑟琶行》、《长恨歌》等是他的代表作。
⑵、宋词有婉约词、豪放词。
婉约词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辛弃疾和苏轼并称为“苏辛”。
明清小说①《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
②《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③《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④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4、《史记》:西汉司马迁著,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 编年体史学巨著。
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二、古代重要的人物、重大历史事件。
1、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国家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2、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堰建议,政治:“推恩令”;经济:统一货币为五铢钱;军事: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思想: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作用: 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进入鼎盛时期。
3 ①、隋文帝下令“分科考试”。
②、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③、科举制度到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4、贞观之治:①唐太宗从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⑤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逐步增强。
5、唐朝的民族关系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唐与南诏: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①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6、1206年蒙古贵族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7、对西藏的管理: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②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对西藏的管理:清政府在17世纪平定噶尔丹叛乱、18世纪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 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孔子百家争鸣唐与 吐蕃 唐与回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