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概述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概述

5、 Ed →∞,称为需求完全富于弹性。需求曲线为一条水 平线。
(四)影响需求弹性值的因素
1、商品的必需程度。必须程度越高,弹性值越小,如食盐、 稻谷。
2、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越强,弹性值越大,如不同 品牌的饮料 、不同品牌的酒。
3、在总开支中占的比重。比重越小,弹性值越小,如 火柴; 4、商品类别的大小。考察大类,弹性值较小,只考察 大类中的某一种,弹性较大; 5、时间长短。弹性值与时间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在其它条件(相关产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进步、预期、 税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政治 气候)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着 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 降而减少。即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 同向变动关系。
值得注意: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在该价格水平 上的供应量之间关系都是符合供给法则的。但对某些 特殊商品来说,供给法则有时会不适用。如劳动力的 供给。
需求的两层含义 (构成需求的必要条件)
来自消费者的偏好, 是一种纯主观需要
受消费者收入预算的约 束,必须有支付能力
乾隆通宝头炉钱
例如人们对古玩,只有同时 满足以上两个必要条件,才 能构成需求。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给定价格下愿意 并有能力购买商品的量。
需求:是指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它反映 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
“丰产不丰收”的悖论。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
(一)收入弹性的一般计算公式
EM
Q / Q M / M
Q M
M Q
(二)点收入弹性与弧收入弹性
在具体计算时,收入弹性又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
lim 1、点收入弹性
Q M dQ M
EM
M 0 M
Q
dM
Q
2、弧收入弹性
第三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简称价格弹性,是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价格变动 1%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用来测定需求量 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价格弹性的一般计算公式
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 价格变动%
Q / Q P / P
Q P P Q
P
(二)点弹性与弧弹性
在具体计算时,价格弹性又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 1、点弹性: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3)当交叉弹性为零,即Exy =0时,说明Y商品的价格变化对X商 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表明这两种商品是互为独立,互不相关。
四、供给价格弹性
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供给量变 化的百分比,它用来测定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一)供给价格弹性的一般计算公式
Es
Qs / Qs P / P
注意:供给量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二)供给曲线
是一条表明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企 业将出售商品数量的曲线,反映商品价格与供应量之间的 对应关系。
P(元)
S 400 300
200
60 105 150
Q(千台)
洗衣机的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它以整个供给曲线反映。 供给量:它是供给曲线上与某一价格对应的特定的量。
3、EM<0,低档品,如闹钟。
三类产品类型的划分,是相对消费 者的收入而言的。随着收入水平的 提高,三类产品是可以转换的。例 如,黑白电视机、自行车在上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城镇居民 眼里还是奢侈品,现在已成为正常 品甚至是劣质品。
三、需求交叉弹性
简称交叉弹性,反映的是一种产品X的需求量对另一 种相关产品Y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如果相关产 品Y的价格变化1%,产品X的需求量变化多少。
(三)交叉弹性的作用
1、根据交叉弹性测算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程度。
2、根据交叉弹性判断两种商品间的关系。
(1)当交叉弹性为正,即 Exy 0 时,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和Y商品的价 格变化方向一致,表明这两种商品之间是替代关系。
(2)当交叉弹性为负,即Exy 0 时,说明X商品的需求量和Y商品的 价格变化方向相反,表明这两种商品之间是互补关系。
第二节
供给、供给量与供给函数
一、什么是供给
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即生产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愿 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反映企业出售商品数量与商品价 格之间的对应关系。
供给的两层含义 (构成供给的必要条件)
企业必须有出售的愿望
企业必须有供应能力
例如某生产计算机的企业,不愿意按成本以下价格出售 计算机;一个生产食品的企业无能力生产汽车供应市场。 所以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两个必要条件,才能构成供给。 供给量: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并 且能够提供商品的数量。
EM
Q2 M2
Q1 M1
M1 Q1
M2 Q2
由于消费者收入,在一般情况下总 是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即当居民 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增加;当居民 收入减少时,需求量减少。所以,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
(三)依收入弹性值大小对商品的分类 1、EM>1,奢侈品, 如时装、旅游、珠宝等。
2、0<EM<1,必需品,如粮食。
Qs P
P Qs
(二)供给价格点弹性与供给价格弧弹性
在具体计算时,供给价格弹性又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
1、供给价格点弹性
lim ES
p0
QS P
P QS
dQS dP
P QS
2、供给价格弧弹性
ES
Q2 P2
Q1 P1
P1 Q1
P2 Q2

(三)弹性值的划分
供给曲线斜率一般为正,故供给的价格弹性应为正数。 1、ES>1,供给富于弹性; 2、ES=∞,供给完全富于弹性,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的供给曲线; 3、ES=1,供给单元弹性; 4、ES<1,供给缺乏弹性; 5、ES=0,供给完全缺乏弹性,在图上表现为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
lim Edp
p0
Q P P Q
dQ P dP Q
2、弧弹性:P较大时,计算需求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平均弹性。当价格
从P1变动到P2,相应的需求量从Q1变动到Q2时,弧弹性为:
Q2 Q1
Q1 Q2
E dp
2 P2 P1
Q P1 P2 P Q1 Q2
P1 P2
2
1、由于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因 此,无论是点弹性,还是弧弹性, 价格弹性均为负。
值得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实中的 大部分商品都是符合需求法则的,但也有少数例外。如 吉芬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正向变动关系。
在住宅市场上,今年房价比去年上涨了 30%,但房屋销售量却比去年增长了50%。 这不符合需求法则,这是为什么?
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一)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2、通常用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来说 明不同商品的弹性大小。
3、弹性是百分比之比 。
4、即使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 同点的弹性值是不同的
(三)弹性值的划分
1、 Ed ﹥1,称为需求富于弹性; 2、 Ed =1,称为单元弹性; 3、 0﹤Ed ﹤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4、 Ed =0,称为需求完全缺乏弹性,需求曲线为一条垂 线;
需求量:是指按照某种给定的价格人们愿意并 能够购买的数量。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一)需求表
是一张表明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将购买的商品数量的表。
洗衣机需求表
价 格(元/ 台)
200
300
400
500
需求量 (台)
125000
105000
85000
65000
注意:需求量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四)供给函数
用Qs代表供给,用P、Pr、Py、T、F分别代表产品价格、 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进步、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和政治气候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Qs=f(P、Pr、Py、T、F……) 假如其它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本身的价格与该商品的供 应量的关系,则供给函数为:
Qs=F(P)
(四)需求函数
用Qd代表需求量,P、F、M、Pr、Pe、T分别代表商品 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预期、时间因素,则需求函数为:
Qd=f(P,F,M,Pr,Pe……,T) 如果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本身价格与该商品 需求量的关系,则 需求函数为: Qd =f(P)
影响 因素
商品 价格
消费 者的 偏好
消费 者的 收入
相关 商品 的价格
商品 的价 格预期
时间
(二)需求量的变动
当影响需求量的其它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的 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
P
P1
A
P2
B
D
0
Q1 Q2
Q
需求量的变动
(三)需求的变动
当价格本身不变时,其他因素(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 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预期、时间)的变动引起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在整 个需求曲线的移动中包含了需求量的变动。如在价格P1时,需求量从Q0上升 到Q2或从Q0下降到Q1 。上述这些因素既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又是影响需 求的因素。
(二)需求曲线 是一条表明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将购买商品数量的曲线。
P(元)
400 300 200
D
85 105 125 Q(千台)
洗衣机的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它以整个需求曲线反映。 需求量:它是需求曲线上与某一价格对应的特定的量。
在其他条件(偏好、收入、替代 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时间) 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商 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 求量越小。即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反 向变动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