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表演:《大家来劳动》;2、编创劳动的场面和情景。
教材分析: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施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教学目的: 1、能理解、体会劳动的愉快,并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 2、能够简单编创部分歌词,并表现、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3、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做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体会和尝试“劳动”带来的快乐;2、即兴编创部分歌词,编创动作表演。
教学用具: 风琴、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方法 1、用跟唱法学唱《大家来劳动》;2、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3、通过感受、想象、体会、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设计理念 1、感知:(1)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劳动场面;(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联想,并用体态来表达劳动的感受,享受劳动的快乐;2、创造与表现。
(1)尝试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2)编创部分歌词;(3)编创动作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与创造力;(4)参与演唱、编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创造意识;(5)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3、反思与评价:(1)注意倾听他人的演唱,乐于用简单的语言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2)愿意在同学面前表演,在大家的鼓励下建立起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大家来劳动》导入新课。
1、引导谈话:“这节课老师向同学们引见几个劳动小能手,你们看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音乐动画《大家来劳动》,让学生边听边看。
3、引导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三位同学在修钉课桌。
2shua-shua!两位同学在扫地。
3ca-ca!同学们在擦桌子!) 4、师问:他们是怎样钉课桌、扫地、擦桌子的?(学生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
)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大歌片,指导学生进行动作创作表演师问:“你能不能自编动作来尝试做一个爱劳动的小朋友呢?”教师重放一遍音乐动画,让学生随音乐自编动作亲自体验劳动情景。
师问:做一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很累)。
从画面上看,这些小朋友有没有怕累呢?(没有,他们都面带微笑)。
(二)学唱歌词师: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一下小朋友们劳动不怕累的原因。
师弹琴,生听、跟唱。
(两次) 师:你体会出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怕累的原因吗?(体会到了)谁来说说看? 生抢着回答:(1、一起劳动。
2、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3、把教室、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4、我很能干。
5、我们热爱劳动……) 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高兴地、快乐地、有力地。
让我们来做一个快乐地爱劳动的小朋友,好不好! 师弹琴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1小组中,每个同学自己创编一种劳动动作来唱这首歌。
2还可用上一些打击乐器,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3小组展开讨论,共同设计出适合本组成员表现的唱、奏、演的形式。
(三)展示成果按小组讨论的结果,依次上台用各自的表现方式演唱歌曲《大家来劳动》,对各组进行评价、鼓励,并将其好的设计方案在全班进行推广。
(四)歌曲再创造,模仿创编部分歌词并表演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那么在平常我们还做过哪些劳动呢? 生:在家帮妈妈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间……师:你能不能把《大家来劳动》中的部分歌词改编一首来描写你自己劳动情景的新歌词?(能) 师:好,现在把你的劳动成果唱给大家听。
老师弹琴、创编好的同学自己站起来演唱。
生一:《扫教室》嗨哟加把劲哟嗨哟加把劲哟嗨哟里格海哟嗬嗬我们大家把教室哟打扫得干干净净生二:《洗手绢》红太阳哟白云彩哟妈妈洗衣我也来哟白手绢哟、花手绢哟自己洗来自己晒哟
(五)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个个都很能干,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家能做到吗?(能) 师放范唱伴奏音乐,让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