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储规划设计与布局

仓储规划设计与布局


B 2b c
B——最小通道宽度,单位为m b——运输设备宽度(含搬运物料宽度),单位为m c——安全间隙,一般为0.9m
4)仓库内通道的设计

根据物料尺寸和放进取出操作方便等条件来确定。 采取人工存取的货架之间的通道宽度一般为 0.9—1.0m,货堆之间的通道,一般为10m左右。 普通货架作业通道为叉车直角堆垛最小通道宽 度,一般3-5m, 高层货架作业通道通常为1-1.5m。
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多层楼房仓库的设计,因为在楼层 间货物的搬运比同层间毕业困难得多,只有在土地十分紧张
昂贵的国家和地区才考虑使用。
24
5.仓库的内部布局与功能设计
库区可根据场地和仓储、配送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 规划,一般可分为: 入库处理区、货物储存区、拣货处理 区、理货区、加工包装区、出库区等,如图所示
库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 仓库作业区的主要设备与辅助设施
17
3.仓库设计原理
包括设计标准、搬运技术‘积载计划
1)设计标准
体现仓库设施特征和储存货物的移动。

仓库楼层数 仓库通常为单层以避免垂直搬运。 空间利用计划 最大利用存储空间,,充分考虑楼层最大允许 使用高度。一般仓库高度6-9米,立仓库可利 货物流程 用的有效高度12米以上,多为25-30米。 仓库设计便于货物穿过仓库连续向前移动。仓 库一般前端进货,中间存放,另一端出库。
图11-12
现代物流仓库区域布局图
25
1)仓库的内部布局应考虑的问题
①仓库的布局应以便于产品的流动为基本原则,要特
别考虑 接收和装载货物码头的地点、数量和设计需要。 ②仓库通常是针对客户的要求满足特殊的物料处理作业 的需要而设计的。 仓库存储采用同一规格的托盘,其尺寸取决于货物 的包装尺寸和堆放模式。 布局形式:多为直角放臵 ③把搬运设备整合起来确定和落实仓库布局
3
二、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目标
总目标:合理配置物流系统资源 (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能源和人员资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3)简化作业流程
(4)缩短作业周期 (5)力求投资最低 (6)为作业人员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4
三、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1)系统最优原则
(2)动态原则 (3)柔性原则 (4)作业环节优化原则 (5)反馈原则
33
4)仓库内通道的设计
c)运输通道:链接进出口和各作业区,供装卸运输设备在库 内运行。其宽度主要取决于装卸搬运设备的类型、外形尺寸和 单元装载的大小。用手推车搬运时通道宽度一般为2.0—2.5m, 当汽车各移动式起重机入库,其宽度应为3.6—4.2m,若安装桥 式起重机,则可将宽度压缩到1.0—1.5m,在单台设备通行下, 采用自动堆垛机时宽度应为1.4m采用三向叉车时宽度为1.8m采 用前移式叉车时宽度为2.8m,采用平衡重式叉车时宽度应为 4.5m。用小型叉车搬运时,宽度一般为2.4—3.0m。运输设备转 弯时通道宽度如图 运输弯道通道宽度(A)=R+D+L+C R——运输设备最小转弯半径 D——运输设备与货物的间隙 L——货物的长度 34 C——活动余量
仓储区域作业规划
考虑:作业流量、作业活动、设备型号等。 内容:收发货区、存储区、拣货作业区、集货区、作业通道、行政区等。
9
三、仓储区域作业规划与系统设计布局
1.仓储区域作业规划
(1)收发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入库区:根据仓库的运作要求,主要负责道道中心后 (2)仓储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的卸货、清点、解包、检验、分类、入库等工作,设 仓储区:专门用于存放货物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主要 置在仓储场所周围外,通过卸货站台与公路、铁路等 (3)拣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完成货物存储保管和养护作业,是一个相对静态的区 专用线等直接相连,里侧还规划有进货口、暂存、分 分拣区:分拣区分拣人员在分拣信息的引导下,通过 域。货物进入仓储区前,根据分拣需求,对储存单元 类及验收区域及相应的设施。 (4)集货区的作业空间规划 查找货位、拣取和搬运货物进行货物分拣活动的区域 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存储和分拣要求。 物流配合作业区:此区域应能提供车辆货物出入管制、 出库区:主要进行货物分拣出来后的组配作业,并将 集货区:分拣出库后进行集货、请点、检查、准备装 装卸车辆停泊、容器回收、容器暂存和废料回收处理 (5)通道空间的布置规划直接影响物流效率 配好的货物暂时存放,为送货做准备。 车的区域 作业。应规划有仓库大门、运输车辆停车场或是临时 通道空间区:包括库区通道和仓库内通道(作业通道、 (6)行政区的规划 泊车位、容器回收暂存区、废料暂存区等。 人员和电梯通道、消防通道等。

仓储系统作业需求量规划
存储区:最大存货量、储区划分、储位指派、存货管理办法、盘点方式、 物品特性、产品品项、物品周转率、未来需求变动趋势等。 装卸作业平台:进出货是否共用平台、物品装卸特性、装卸货物车辆型 式、进出频率、回车空间等

仓储系统设备需求规划
主要设备(存储设备、 集装器具、 搬运设备),辅助设备


18
2)搬运技术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收货作业区域 散装货物 存储区域 订单分拣作业区域 上架货物 存储区域
包装或组合作业区域
待运区域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货物流:
图11-7 仓库平面设计与货物流程图
19
3)积载计划
根据库存物的特征和存取搬运要求以及仓库的空间特性绘 制的一个计划受载图,又称为货物受载图。
29



4)仓库内通道的设计
a)通道 通道根据搬运方法、车辆出入频率和作业路线等决定。 根据进出库商品的外形尺寸、品种、周转量及设备作业特点决 定通道宽度与条数。 通道设计以直线为原则,实现最小的空间占用率,形成 最佳作业动线。 一般库房通道应设有纵向或横向的进出库通道,大型库房 还应同时设纵向和横向进出库通道。 库房内各作业区之间还 应留有作业通道、检查通道、电梯通道、消防通道及公共设施 通道等。通道的宽窄应根据装卸搬运机械的类型确定。
其一般作业流程为:巷道堆垛机按照客户订单在 托盘货架上拣选整托盘货物,送至分类输送机上进行
分拣,同时进行简单的条码加工,汇集成各个订单所
要求的货物量出库。
28
3)仓库内拣货区的设计

通常仓储物流形式是货物出库单位多于入库单位,因此拣 货处理问题成为仓库布局的主要决定因素。 若订单履行时间短,最简单的布局是利用现有存储区域, 只在必要时才调节堆码高度、相对于出库站台的存货位臵 和货位尺寸,以提高效率。 若仓库的周转率高,且订单履行时需要拆装,则存储货物 要同时满足存储和拣货需要,可能会导致搬运距离长。 根据存储货位在仓库中的主要功能来设计,指定仓库中的 某些区域为拣货处理区,围绕拣货处理需要和尽量减少处 理时间来设计;指定另一区域为存储区,围绕存货需要和 充分利用仓容量来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仓储区域布局与功能设计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规划与设计 物流业务量的计算 设施设备配置的关联度分析
11.1 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一、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内涵

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包括实体建筑、机
器设备、物品物料和工作人员四个部分。

规划是指如何将一个系统中的资产进行最有效的分配、最 合理的安排,使系统达到最佳的绩效表现。
1.摆样法:对复杂的系统不十分准确,而且花费时间较多 2.数学模型法: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中的模型优化技术
(如:线性规划、随机规划、多目标规划、运输问题等) 研究最优布局方案,提高系统布置的精确性和效率
3.图解法:实践中应用的较少
4.SLP法:使工厂布置设计从定性阶段发展到了定量阶段,
是当前布局设计的主流方法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收货站台
高流量货物积载空间 低流量货物积载空间 低流量货物积载空间
主 通 道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装运站台
图11-8
根据货物移动安排的积载计划
20
4.典型的仓库布置形式
1)U型布臵(U-shape)
托盘存取系统 货箱拣货系统 散箱拣货系统
入库
物料搬运
分类和集中
进货
越库作业
(7)厂区规划
10
2.仓库系统设计布局
1)合理的仓库设计布局应满足的条件

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务的顺利进行。 由入库、储存、出库三个阶段构成,包括实物流和信息
流两个方面

有利于节省投资 有利于保证安全和职工的健康
11
图11-1 实物流过程
入库作业 1.装卸作业 2.检验作业 3.搬运作业 4.开捆作业 5.临时放置 6.分类作业 7.整理作业
14

3)仓库布局的模式
①辐射型仓库布局
用户 用户
②吸收型仓库布局
产地 货主产 地仓库 产地
仓库
用户
用户
产地
产地
15
仓库
生产企业聚 集经济区域
仓库
用户
仓库
用户
仓库
仓库
用户
③聚集型仓库布局
④扇型仓库布局
16
4)仓库布局的主要内容

仓库结构类型的选择 (1)仓库功能:存储、配送、分拣、流通加工 仓储系统面积与参数的确定 (2)存储物品的性质、类型、数量、外形尺寸 反映仓库规模和存储能力,包括库区面积和仓 确定仓库主体构造 (3)环境要求:常温、恒温、冷藏
储存作业 1.堆码作业
2.保养维护作业
出库作业 1.拆垛作业 2.取货作业 3.集货作业
4.配套分类作业 5.计量核对作业
3.盘点作业
4.整理移位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