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一步研究小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过程的重 要理论基础。
•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语文 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总要让学生掌握 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但是,良好的心 理能力则是掌握语文能力的心理学前提。 心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 苏霍姆林斯基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为1~10年级的学 生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 年级遵循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1~3年级都 是形象描绘的题目,如“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 “我的金鱼缸”等。4年级则有“假如我是一个隐身 人”、“最美的和最丑的”等理想性和比较性的题目。 5年级有“从一滴水看太阳”、“给国外的同年龄儿 童写一封信(读了报纸上的记载以后)”等涉及从个别到 一般和放眼世界的题目。6年级有“早秋也有一个短 暂而美妙的时刻……(丘特切夫的诗句)”这样的题目, 以引起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
3、日本
日本教育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即“通过以 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 言能力的同时,通过 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 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从定义上看,“生活作文” 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的主体的同时,培 养学生的人格主体。小川太郎在他的《生活作文与教 育》一书中对生活作文的本质作了如下的整理,①表 达真实的自由,②依 据事实的现实主义,③人道主义, ④集体主义教育。
一、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研究
(一)作文教学理念对比
1、美国
•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 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 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 正的创作者。
• 他认为如能达到下述六点要求,书面语言的教 学就能产生最大的效果。(1)运用学生的经验。 (2)激励儿童写符合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东西。 (3)通过阅读典范的文艺作品,发展儿童对优
• 书面语言是以许多复杂的心理形成物作 为基础的。这些形成物有内部语言、抽 象能力、语言过程的随意性和自觉性等。 因此在发展书面语言的教学大纲中首先 必须规定书面语言形成的专门条件。
• 儿童掌握书面语言必须“从画物体过渡 到画语言”。十分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 去发现“绘画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实物,
也可以是语言。”维果茨基的思想是进
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也具有更大的随 意性和自觉性。
• 维果茨基指出要把书面语言看成是形成 一种确实是新的、复杂的语言活动。这 是维果茨基研究书面语言教学的根本出 发点。
• 根据书面语言的特点.维果茨基提出了 一系列有关书面语言的教学原理。建议 要设法激发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动机, 向他们提出特殊的任务。让儿童形成相 应动机的一个方法是激励(不是布置!)他 们去写“能引起内心激动的题材”。
5.作文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即在学生作文的过 程中给予及时反馈,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确有效果, 但教师在家里或办公室批改作文后再发给学生,则对 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什么作用; 6.语法教学 指导对于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帮助; 7.学生 中优秀写作者作文时大多花较多时间构思、复读和修 改; 8.学生作文总是“受题目的束缚”,很少花 时间考虑自己文章的读者,应像专业作家一样,花较 多时间考虑所写东西对读者的影响,即怎样把自己观 点传送给读者,读者需要怎样的背景知识才能读懂, 什么东西能引起读者兴趣等问题。
2、俄罗斯
• 维果专门研究 的学者。
• 从心理学角度看,书面语言同口头语言 和内部语言有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特
殊的心理形成物。书面语言的特点在于
它是在交谈者不在场的条件下发挥作用
的。同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相比,它可
以更加充分地表达交际的内容,并且是
国内外作文教学现状对比 研究
• 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大家 是清楚的。我们需要把视野拨宽,看一看国外 的作文教学,进行现状对比分析,就会明显发 现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的不足和缺失。当然中 外教育背景不同,基础不同,母语特点不同, 教育哲学不同。中国语文教育自有优势,自有 传统,只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 作文教学的质量。
们中的每一个人离开俄罗斯就不能生活(屠格 涅夫语,写在即将开始劳动生活的前夕)”。
看得出,这些作文题依次安排,从思维
水平说,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思想感 情是由幼稚走向成熟,作文题型设计的 阶梯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做 到同步。以心理能力的发展作为安排作 文训练的理论基础,这是国外作文教学 序列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7年级安排了“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 物吗(读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以后)”的题 目。8年级的题目有“没有目的生活就像没有 舵的船(印度格言)”。9年级的题目是“在我们 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屠格涅夫 长篇小说《父与子》后写)”。10年级的题目有
“俄罗斯离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我
美词语的语感.教会他们从构思、语言和风格
方面将自己的作文同典范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 (4)教师必须亲自指导儿童的作文过程。(5)教 师应该同儿童一起写作文。(6)应该使儿童的 作文具有实用的目的。
•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 (Stephen D Krasken),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观点: 1.增加作文训练的次数只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文 能力的发展有益,但对发展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熟练程 度帮助不大; 2.学生自发的课外兴趣阅读有助于 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 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 3.在高中阶 段,让学生多作一些说理性的、评价性的、鉴赏性的 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迅速提高与发展; 4.学生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 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其他因素教不会;
4、香港
“创意写作”是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 在参照外国学者韦法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 出的。他指出,写作是创意,是多于语法运用 的活动,所以不应用语法的学习来限制学生的 创作意欲。
创意写作强调有目的地沟通,它认为教师 不应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写作内容和要求,可以 教导学生去开发自己的创意,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教师应协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归纳自己的意 念,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