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各专业一、课程简介医学免疫学是我院第一批通过的二个省级精品课程之一。
她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桥梁学科,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是众多医学专业的考试课。
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免疫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及各种免疫现象,并应用其进行疾病诊断和防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从事有关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知识和智能基础。
教学措施上采用讲授、双语教学、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多种形式,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CAI 等先进教学手段,并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作用,努力实现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教学评价上采用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57 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21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7 :1。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免疫的概念及其功能、免疫系统中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组成、类型、特征、结构、功能及其在各种免疫现象中的作用和意义、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特性、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及意义、MHC的概念及与免疫应答的相互作用、APC的特点及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超敏反应等免疫现象、基本过程和机理。
掌握抗原、抗体及补体的特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掌握一些临床免疫学的基本知识。
熟悉各种免疫预防制剂在防治上的应用。
(二)基本技能通过免疫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熟悉凝集、沉淀、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淋巴细胞分离、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等免疫学技术。
(三)基本素质1 •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端正的学 习和工作态度、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力 免疫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前沿学科。
在理论讲授和实验课中,通过启 发式、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资料处理原则。
结合临床病例、临床标本、理沦知识、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推理、 合与判断,使学生既能融汇贯通地掌握所学知识,又具备灵活而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课外文献资料读书会,结合课程内容,重点查阅有关参考文献,书 写读书报告或文献综述,培养学生自学教材和查阅参考文献的热情、自学能力、科 学思维能力和撰写医学论文的能力;使学生熟悉常用的免疫学英浯词汇,并初步具 备阅读本课程英文教科书的能力。
3•加强自身保护,保持身体健康。
三、学时分配学时理论 实验2第二早 免疫组织和器官 1.5 3第三章 抗 原3 3第四章 Ig3 3第五早 补 体3 第八早 细胞因子1.5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5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第一早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节第十章T淋巴细胞 1.5 3第^一章B淋巴细胞 1 3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0.5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0.5 3第十四章APC与Ag的提呈2第十五章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3第十六章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3第十七章免疫调节 1.5第十八章免疫耐受 1.5第十九章超敏反应 3 336 21第二十章.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二十一章•免疫缺陷;第二十二章•肿瘤免疫;第二十三章•移植免疫;第二十四章.免疫诊断;第二十五章•免疫学防治;以上六个章节为自学部分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展望【目标】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作用二熟悉免疫学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内容】一重点阐述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作用及免疫学在未来医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二一般介绍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目标】一掌握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二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
【内容】一重点阐述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腔上囊)的结构与功能二详细讲述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及其他淋巴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抗原【目标】一掌握抗原、半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的种类。
二熟悉影响抗原应答的因素、超抗原、佐剂。
三了解丝裂原。
【内容】一重点阐述抗原、半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的种类二详细讲述影响抗原应答的因素、超抗原、佐剂。
三一般介绍丝裂原。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目标】一掌握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区及功能区的功能、类型、酶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熟悉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分型、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血清型三了解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内容】一重点阐述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区及功能区的功能、类型、酶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二详细讲述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分型、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血清型。
三一般介绍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补体系统【目标】一掌握补体的概念、激活途径和生物学作用。
二熟悉补体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三了解补体活化的调控。
【内容】一重点阐述补体的概念、激活途径和生物学作用二详细讲述补体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三一般介绍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六章细胞因子目标】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
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
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的生物制品。
内容】重点阐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生物学活性。
详细讲述细胞因子的分类。
一般介绍细胞因子的受体、与细胞因子及其相关的生物制品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目标】一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CD的概念二熟悉黏附分子的概念三了解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黏附分子的功能、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内容】一重点阐述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CD的概念二详细讲述黏附分子的概念三一般介绍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黏附分子的功能、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编码分子【目标】一掌握MHC勺概念、结构、分布、功能、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掌握MHC勺多态性概念二熟悉MH(单元型、MHC勺生物学功能三了解MHC多基因特性、HLA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HLA与临床【内容】一重点阐述MHC勺概念、结构、分布、功能、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掌握MHC勺多态性概念二详细讲述MH(单元型、MHC勺生物学功能三一般介绍MHC多基因特性、HLA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HLA与临床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目标】一掌握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的功能。
二熟悉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三了解吞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其他固有免疫细胞内容】一重点阐述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的功能。
二详细讲解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的过程,熟悉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三一般介绍吞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其他固有免疫细胞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 淋巴细胞一掌握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功能二熟悉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三了解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内容】」重点阐述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功能二详细讲解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三一般介绍T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及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第^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目标】」掌握B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及B细胞的功能二熟悉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三了解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内容】」重点阐述B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体及B细胞的功能详细讲解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协同刺激分子一般介绍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目标】熟悉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内容】详细讲解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一般介绍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目标】掌握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熟悉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内容】重点阐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详细讲解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一般介绍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第十四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目标】掌握APC勺种类、特点和对Ag的处理与提呈内容】重点阐述APC的种类、特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及提呈第十五章适应性免疫: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目标】一掌握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及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Th细胞的效应、CTL 细胞的效应二熟悉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三了解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内容】一重点阐述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及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Th 细胞的效应、CTL细胞的效应二详细讲解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三一般介绍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第十六章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目标】一掌握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的激化及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二熟悉B 细胞对TI 抗原的免疫应答三了解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内容】一重点阐述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细胞的激化及增殖分化、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及比较二详细讲解B 细胞对TI 抗原的免疫应答三一般介绍B 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第十七章免疫调节【目标】一熟悉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二了解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内容】一详细讲解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二一般介绍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第十八章免疫耐受目标】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和中枢耐受的机制熟悉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和外周耐受的机制了解免疫耐受的建立和打破与临床医学内容】重点阐述免疫耐受的概念和中枢耐受的机制详细讲解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和外周耐受的机制一般介绍免疫耐受的建立和打破与临床医学第十九章超敏反应目标】」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1、U、M、W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二熟悉超敏反应的分类、防治原则【内容】一重点阐述超敏反应的概念,1、U、M、W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疾病, 各型超敏反应参与的成分及反应特点二详细介绍超敏反应的分类及防治原则五、实验教学目标和内容细胞免疫技术【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血液淋巴细胞的活力测定法和分离技术。
2.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T 细胞亚群及功能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