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谈国际贸易的几种常见方式学院:农学院班级:农学1003班学号:20100883姓名:胡丽海序号: 100摘要国际间进行商品买卖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各种具体的交易做法,通称国际贸易方式。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往来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和日渐增多,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研究国际上的通用做法,参照和运用各种不同的贸易方式,用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单边出口或单边进口,即逐笔销售的方式。
但这种贸易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多头成交,不利于巩固市场,扩大销售,争取高价。
有的商品如果单纯使用一般的逐笔销售的方式,甚至不易销售出去。
于是,就出现和发展了另一些贸易方式,如包销、代理、招标、拍卖、寄售、展卖、期货、对销贸易、加工贸易和协定贸易等等。
关键词:包销;代理;招标;拍卖;寄售;展卖;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加工贸易;协定贸易目录1摘要 (2)2关键词 (2)3包销 (4)4代理...................................................................................................4—5 5拍卖 (5)6招标 (5)7寄售 (6)8展卖 (6)9期货交易.............................................................................................6—7 10对销贸易. (7)11加工贸易.............................................................................................7—8 12协定贸易 (8)1 包销(Exclusive Sales)包销,是指出口者通过协议把某种商品在某一地区和某一期限内的经营权单独给予某个客户的贸易做法。
这种方式有利于建立较稳固的销售关系和扩大某种商品的出口。
但同时必须注意对包销商的选择,如选择不当,有可能出现“包而不销”,或利用其独家经营地位操纵市场和压低价格。
买卖双方在包销业务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双方订立的包销协议书来确定的。
协议书包括包销商品、包销地区、包销期限、包销数量或金额、专营权及广告宣传、市场报告等内容。
包销人以自己的名义和资金买下出口者供应的商品,并以自己的名义在指定地区销售。
包销人享有专营权,在经营中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在双方签订包销协议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包销商品的范围、地区和数额,要根据我国货源的可供量和市场的容纳量以及我经营意图来确定。
有时为了扩大推销某种商品,可以允许包销商超额承购,并给对方一定的奖励金。
2、为了防止包销商经营不力,“包而不销或少销”,或者垄断市场,压低价格,应注意在协议书中规定中止条款或索赔条款。
3、在商签包销协议时,要注意研究有关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例如,欧美国家都有反对限制自由贸易和反对垄断的法律,欧共体有“妨碍竞争”的法规,美国有“反托拉斯法”因此在订立包销协议时,要考虑这些因素,以免被动。
2 代理(Agency)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有许多业务往往通过代理进行,例如采购、销售、货款和费用结算、运输、保险、广告等都离不开代理人(Agent)。
国际商品贸易的代理,是指出口者通过其委派的代表(代理人)在国外向客户招揽生意,或签订合同,或办理交易事项。
代理人的报酬是根据推销商品的实绩取得佣金,对交易本身不承担经营风险。
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为了扩大出口,与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销售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代理关系。
根据不同情况和委托人授权的大小,销售代理可分以下四种:1、总代理是指在约定地区内,不仅代表委托人进行签订买卖合同,还可以代表委托人从事其他商务活动。
如香港地区的华润公司、德信行、五丰行被指定为我国进出口公司在该地区的总代理。
2、特约代理有些国家的厂商,为了推销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业产品和为其提供技术维修服务,常在国外指派特约代理。
3、一般代理在同一地区,委托人可选定一家或几家代理人,为其业务服务。
还可以不通过代理人直接与该地区的实际买主成交。
在我国出口业务实践中,运用这种代理人比较多。
4、独家代理是指在约定地区内和一定期限内,由他单独代表委托人行为的代理人。
委托人不得在该地区再委托其他代理人。
在我国出口业务实践中,在特定地区有时采用独家代理的方式,使对方对我国某种商品具有专营权,以利于扩大出口。
但要注意,独家代理的专营权与前述的包销的专营权不是一码事,前者是只付佣金,后者是买卖关系,包销商承担经营风险,要自负盈亏。
3 招标(Invitation to Tender)招标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国家政府机构、国营企业或公用事业单位采购物资、器材和设备的交易中,特别是国际承包工程方面,多采用这种方式。
目前国际间政府贷款项目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往往要求接受贷款国采取国际竞争性招标采购项目物资或发包工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招标方式有以下几种:1、国际竞争性招标由招标人邀请几个甚至几十个投标人参加投标。
通过多数人竞争,选择其中对招标人最有利的投标人达成交易。
在发标时,既可公开招标,例如登广告等;也可选择性招标,由招标人对某些客商进行邀请,通过筛选,择其最优者。
2、谈判招标又称议标。
由招标人物色几家客户直接进行合同谈判,谈判成功者,交易达成,即为中标。
3、两段招标先采用公开招标,再采用选择性招标,分两段进行。
招标业务的基本程序包括: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及中标签约等几个环节。
特别是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例如发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编制招标文件等等。
在国际招标实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或事先考虑不周而招标失败者,为数不少,导致经济贸易损失和被动。
因此必须注意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4 拍卖(Auction)拍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交易方式,至今仍被沿用。
拍卖成交的商品通常是品质难以标准化、难以久存或者按老的销售习惯,如裘皮、茶叶、烟草、羊毛、木材、水果、古玩和艺术品等等。
买主在现场看到实物,进行公开竞买,最后以出价最高者为实际买主。
拍卖的出价方法有以下几种:1、增价拍卖也称买方叫价拍卖。
拍卖时,由拍卖人提出商品的最低售价,然后由竟头者加价,有时规定每次加价的金额额度,直到无人再出更高的价格时,则可击褪结束,拍板成交,把货物售与出价最高者。
但如果竞买者出价都低于拍卖人宣布的价格,卖方有权撤回商品,拒绝出售。
2、减价拍卖先由拍卖人喊出最高价格,然后逐渐减低叫价,直到有某一竞买者认为低到可以接受的价格,表示买进为止。
这种拍卖,成交迅速,经常用于鲜活商品和果蔬商品的买卖。
3、密封递价拍卖又称招标式拍卖。
先由拍卖人公布拍卖的条件,然后由各买方在规定时间内将自己的出价密封递交拍卖人,以供进行审查、比较和决断。
这种方法不是公开竞买,拍卖人有时要考虑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
一些国家的政府或海关在处理库存物资或没收物资时,往往采用这种拍卖方法。
5寄售(Consignment)寄售,是货主先将货物运交国外,按约定的条件和办法,由代售人进行销售。
代售人在当地市场将货物售出后,所得货款在扣除代售佣金和有关费用后,汇交寄售人(货主)。
代售人对货物能否出售不承担法律责任,并且到期有权将未售出的货物退回。
采用这种贸易方法,有利于货物与买主直接见面,促进成交和占领当地市场,并且代售人不承担经营风险,也不用垫付资金,多卖多得(佣金),可以调动其推销我国商品的积极性。
但是对寄售人来说,所承担的费用和风险较大,资金周转期较长,因此,要注意调查研究,选好目标市场;选好具有良好资信条件和推销能力的代售人;并且订好一份考虑周全的寄售协议。
6 展卖(Fairs)这是一种展销结合、以销为主的贸易方式。
我国除定期在广州举办带有展卖性的中国出日商品交易会外,还经常到国外进行展卖活动,或参加综合性、专业性的国际博览会。
由于展卖是一种将宣传、推销和调研相结合的一种贸易方式,故其作用不只限于一般交易活动,而更有利于开展商品宣传,扩大影响,发展客户,并能使广大消费者直接见到我国产品,还可广泛地听到用户和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获得市场和商品的信息,对开拓国外市场和扩大出口很有好处。
但是,展卖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对于展卖商品的选择、举办的地点、参展的时机,要进行认真的研究,精心地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7 期货交易(Futures Trading)期货交易,按规定一律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
从事交易的人必须是交易所的会员,如果非会员想搞期货贸易必须委托该所的经纪人进行。
目前期货交易所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美国、英国、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期货交易所规模较大。
交易的商品大多是供求量较大、价格波动频繁的初级产品,如谷物、棉花、食糖、咖啡、可可、橡胶、油料、活牲畜、木材、有色金属、金、银、原油等。
期货交易所备有标准期货合同,统一规定商品的品级、单位数量、包装、交货时间、保证金等条件。
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时,只需确定价格、交货月份和合同数目,一切交易条件以标准合同的规定为准。
因此,在交易时,勿须对各项交易条件进行磋商,只在交易所内市场叫价,价格达成一致即可成交。
买卖双方达成的交易只是一份或多份期货合同,因此在交割前通过卖出或买入的期货合同,即可履行其合同的义务,而不必以实物交割。
所以,参加交易的商人,可以利用先买后卖或者先卖后买期货合同的方法,利用某个时机和某个商品价格波动的规律,赚取价格差额。
在此情况下,买卖的只是期货合同的本身,并不发生货物的实际转移。
在美国,据统计期货交易中的实际货物交割数量不到5%,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买卖期货合同的差价的转移所代替。
现代许多外贸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作为国际营销的重要手段,在进出口业务中进行“套期保值”。
即在对外签订进口或出口现货交易合同时,为了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购进期货合同,以期货市场上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
总之,期货交易有些像股票交易那样有些令人捉摸不定,而且我国企业更感陌出。
因此,对有关基本知识、做法和交易策略要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我所用。
8 对销贸易(Counter Trade)这种贸易方式,是以与进口相结合,用出口来抵补或部分抵补进口的交易,如易货、互购、补偿贸易、转手贸易等,分述如下:1、易货贸易(Barter)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易货贸易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接易货;综合易货。
直接易货双方按照各自的需要,交换价值相等或相近等值的商品,基本不用货币支付。
这种贸易往往进口和出口同时成交,两个相邻国家的边境贸易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