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肌理公开课

肌理公开课

2任务布置:寻找材质。分工合作,可以走出教室进入校园大范围寻找素材。
(第二——四课时)
任务二:
肌理的制作,作业的点评改进。
活动一:
教师示范制作肌理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
(1)拓印
(2)喷绘
(3)刮擦
(4)拼贴:使用其他材质
(5)用其他颜色:金银色等
(6)油水分离
......
活动二:
1学生讨论如何制作肌理。
2、肌理的制作
3、用肌理表现静物画面
教学难点
1、如何控制肌理的偶然性。
2、在画面中恰当的使用肌理丰富画面效果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继续完善课堂习作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色彩创作训练——
运用肌理表现静物
1、肌理的含义
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视觉肌理
分类
触觉肌理
2、理解画面中肌理表现的作用
肌理是画面的基本构成元素:
任务一:
讨论并准备制作肌理肌理制作视频。
活动二:
1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三人一组,选出组长。
注意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强弱的组合,使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活动三:
1上网学习,确定收集哪些材质。
既是课堂学习必须,也是增强学生兴趣。
(10分钟)
教师示范画法
引导学生制作
(5分钟)
(100分钟)
教师巡回辅导
进行分层教学
1提醒学生注意色调的表现
2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
3及时表扬学生,进行鼓励
进行评价
(20分钟)
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知识技能。指出不足,课后继续改进。
(1)一件绘画作品通过点、线、面、色彩、肌理等基本构成元素组合而成的某种形式及形式关系,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2)启发学生思维:肌理的触感不同,许多都是凹凸不平的,我们寻找制作肌理的材质时,是不是也要寻找一些表面或者外形特别凹凸不平的物体。比如核桃,树叶,揉皱的纸团等
(二)任务实施
自主学习,制作肌理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进行肌理的制作。(重点)
(1)教师巡回辅导
根据学生具体的制作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注意指导学生对肌理偶然性的控制(难点)
共性问题集体指导,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指导:
点拨式
示范式
鼓励式
(2)选择优秀学生演示肌理制作。
活动三:
1学生讨论肌理在画面上的应用:(讲解范画)
(1)运用肌理丰富主体物的表现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续页)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备注
一、复习旧知
上周我们学习体的质感与细节的表现方法
评讲课后作业
二、引入新课
中学的时候同学们上过一节课:肌理
三、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任务分析
感受肌理,理解肌理。
1.什么是肌理:
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
2理解物体的肌理表现
(2)运用肌理丰富衬布的表现
(3)运用肌理丰富背景的表现
2学生将肌理制作到具体画面中。(重点)
(1)注意指导学生将肌理与画面协调,使之与画面的色调、风格相一致。(难点)
肌理表现忌 脏 乱
让学生互助学习
(2)选择优秀学生演示肌理制作。
根据学生的演示,教师组织点评。
自评互评
四、教师评价及小结:
肌理制作的过程很有趣,但我们不能为了肌理而制作肌理。应该是为了画面效果而运用肌理,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肌理的制作,并尝试把肌理运用到画面上,使之与画面的色调、风格相一致。
对学生作业总结点评
五、布置课后练习
a)1继续思考将肌理效果运用到静物画面上,努力创新。
(10分钟)
(5分钟)
视频教学(回忆)
(20分钟)
1集中教学,理论讲解,PPT展示
2范画展示讲解
以任务驱动
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肌理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
(5分钟+下课10分钟)
开放式教学
除了肌理,
还有点、线、面、色彩等,能丰富画面效果,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3、肌理的制作方法:
(1)拓印
(2)喷绘
(3)刮擦
(4)拼贴:使用其他材质
(5)使用其他颜色:金银色等
(6)油水分离
......等
4、肌理在画面上的应用:
(1)运用肌理丰富主体物的表现
(2)运用肌理丰富衬布的表现
(3)运用肌理丰富背景的表现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案(首页)
授课日期
第十三周
授课班级
11503
授课课时
4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色彩创作训练——肌理
使用教具
实物、书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逐步熟悉特殊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及使用。
2、初步尝试用肌理表现水粉静物画的局部。
3、让学生明白肌理的制作要为画面增色,而不是机械模仿。
教学重点
1、了解肌理的定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