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院部:教育学院专业:12学前教育学号:20145491004姓名:陈月兰课程名称:幼儿园管理浅谈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幼儿园安全管理是幼儿园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幼儿生命健康的根本保证,也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安全是每个人进行活动的前提,安全不是别的,安全就是生命。
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这就指明了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字幼儿;安全事故;原因;对策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幼儿不仅活泼好动,对外界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因为年龄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常识,使他们极易发生不安全事故。
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幼儿无意识的结果。
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事关每位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各个家庭的幸福平安。
但是近年来,幼儿园里不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了影响幼儿健康成长。
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关注。
本人针对这些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造成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1﹚幼儿园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幼儿安全的重要举措。
但是有些幼儿园的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只是应付形式而已,根本没有认真执行。
事故发生之后经常无章可循甚至不予理睬。
安全工作责任制也没有落实。
安全工作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工作层层负责的制度,是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的核心。
如果幼儿园没有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就会使安全工作不能做到各负其责、协调一致,造成事事无人管,层层无人负责的局面,一旦事故发生,就互相推诿责任。
还有安检工作不到位。
检查落实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根,重在抓好落实,切勿忽视安检工作。
通过安检可以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解决。
如果没有做好安检工作,就会使隐患成为意外。
﹙2﹚教职工责任心差,安全意识薄弱在幼儿园里,教职工是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组成因素,如果这些亲密之人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那对幼儿是致命的伤害。
近些年来,发生了许多由于兼职工的疏忽而造成的事故,例如有些幼儿园的教职工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顾幼儿生命安全,对幼儿进行恶意的喂药或是烫伤;还有午休期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没有认真照看幼儿,造成幼儿从床上摔下来无人知晓的局面,或是因夏天点蚊香而引起火灾,对幼儿造成无法弥补得伤痛甚至是失去生命;有时候由于门卫工作的失误,幼儿被人冒领或者绑架,对其家庭以及幼儿都是致命的伤害。
﹙3﹚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保护技能和经验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人上上下下无人不疼、无人不爱,过着小公主,小皇帝般地生活,他们犹如温室的花朵,芳香美丽却不知外面世界的风寒。
家人把所有的美好与爱给予孩子,代替他们做各种事情,不想让孩子受一丁点儿苦,忽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危险事物的认识,从而也造成了现在的幼儿生活技能极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身边的人过于依赖,缺乏自我成长的锻炼。
还有就是幼儿年龄较小,好动活泼好奇,接受的安全教育太少,不知道到什么是危险,更不知道如何应对危险,更无法了解危险之后的后果。
有时候会因为贪玩而走失甚至是被绑架,在游戏的时候和小伙伴打闹嬉戏,伤害了其他小朋友或者自己。
﹙4﹚幼儿园环境设施存在隐患《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幼儿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
”从外在因素来看,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制度是保护幼儿安全的有效措施。
而有些幼儿园因为基本设施的不安全多许多幼儿造成伤害。
例如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作教具、玩具;幼儿活动器械的配置不符合规定;对幼儿园的设施、建筑、设备、器材等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楼梯、栏杆的设置高度不安;电源开关或插座安装过低;幼儿的桌椅、玩具架等有尖角……﹙5﹚幼儿园组织外出活动引发的事故《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该制定详细的计划,不能随意带领幼儿离园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有时候幼儿园没有对活动环境或是路线进行仔细考察的情况下。
如果忽视了这些外在因素,幼儿的安全问题会成为一个隐患。
二、减少和防止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对策﹙1﹚加强集体保护幼儿安全的意识,完善安全制度“幼儿园里安全无小事”,领导要亲自管理教职工,对他们实行具体教育,并且要以幼儿安全为根本,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
责任不明和管理不善往往是造成幼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幼儿园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完善、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幼儿接送制度》、《饮食卫生安全制度》、《幼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安全工作的内容、责任人和奖惩办法,将安全工作制度化,形成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工,做到责任分明、管理科学、奖惩严明。
让每位教职工彼此监督工作,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幼儿负责。
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应该及时关注幼儿的安全健康,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是非常有分量的。
幼儿工作本身繁杂,需要细心,只有当每个身边之人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并集体为幼儿负责,那么幼儿身边的安全分子会紧紧地跟随他们,让他们快乐健康的生活成长。
(2)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责任感幼儿园领导要随时督促全园教职工注意安全检查,保证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任务。
加强教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确保幼儿人身安全;认真学习教职工行为规范和幼教理论,严格依法履行其保教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爱人之心爱人,耐心对待幼儿,呵护祖国的小花朵,让他们在爱的天空呼吸空气,吸收爱的养分,健康成长。
并教职工要不断地学习一些安全基本常识,认识影响幼儿安全的危险行为,学会识别周围环境中的安全事故隐患。
通过参加安全活动演习,锻炼自己的安全反应能力以及对幼儿安全的教育传达。
幼儿园的领导还可以采取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热情地投入工作,分享更多的爱和耐心给幼儿。
当教职工的心理需求被理解和尊重的时候,他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主人翁气氛和集体荣誉感,那么员工的能动作用可以达到最大化。
(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的幼稚期可称为“可塑期”或“可教期”,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学习东西很快。
幼儿期是身心成长的奠基期,是教给幼儿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想时期,若能在幼儿期建立正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避免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家园合力,经常教育幼儿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警觉,增强安全意识;父母和教师要破除“少活动,少出事”的观念,让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渗透到教学和日常活动中,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如模拟、演习等),让幼儿在相应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的简单技能。
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活动来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实现家园共育目标。
对于幼儿方面可以这样做,如:正确使用游戏设备、遵守交通规则和游戏规则、有需要时懂得向教师等成人求助、学会看常见的安全标志、对陌生人的搭讪提高警觉、学会火警发生的应付措施……成人要抓住任何合适的机会对小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情景教学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也是容易理解的。
在环境中感受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事故带来的自然后果。
有了安全意识之后,幼儿的身体素质也得跟上去,必须加强幼儿体能锻炼。
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速度以及手、腿肌肉的力量,是影响幼儿自护能力、从而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所以家长和教师也要应从提高儿童自护能力的新角度去重视幼儿儿体能锻炼,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如:跑步、打球、体育游戏、户外活动及远足运动等等,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提高动儿自护能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总是禁止幼儿做事情,例如不能玩水、玩火、玩电等。
幼儿是会产生逆反心理的,如果越不让他们碰,他们就越是好奇。
这个时候,作为成人可以从正面教育幼儿,让他们了解某些东西的具体正确用法以及危险事项。
既让幼儿掌握了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又防止了幼儿因好奇而偷偷触碰发生危险。
家庭和幼工作者一起努力帮助幼儿健康生活成长。
(4)创设安全的幼儿园环境环境的自身影响力是强大而无法抗拒的,它犹如一面镜子,如果好好营造环境,它就会善待我们,如果忽视它的存在,它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明确规定:“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护能力,为幼儿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良好精神环境的同时,也应加大投入,为幼儿营造安全良好的物质环境,尽可能杜绝或减少其中的不安全因素。
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防护制度,严禁在园内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严禁使用不安全教具和玩具。
幼儿园的电源开关或者插座应该安装在离地面较高处,使幼儿不容易碰到。
房门最好向外开,关门设置不宜使用弹簧。
窗户的高度要符合要求。
栏杆设置、楼梯的台阶高度、幼儿活动场所的布置、幼儿活动器械的配置等都要符合有关规定,确保安全。
幼儿配备的桌椅、玩具架等的边角要设置成弧形,柱子要尽量包上软包。
幼儿园的床应该设置单层单人床,在孩子睡觉起床的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
不要设置高架床,小孩子容易摔落下来,造成意外事故。
总之,对幼儿园的建筑、设施、设备、器材、用品等要定期检查、维修。
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才能造就孩子美好的童年。
(5)加强外出活动的安全保障幼儿园有时候会组织春、秋游活动,为了防止自然环境对幼儿造成伤害,减少和杜绝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在活动之前,教师要认真考察活动环境,了解具体的路线。
然后,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及意外防范措施。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对幼儿进行活动前的安全教育,时刻提醒注意安全,防止幼儿走失。
例如,不能乱走,要跟紧队伍,不能随意触碰旁边的东西或是吃陌生人的东西等。
总之,“安全重于泰山”,抓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全体幼儿的生命安全,牵动所有幼儿家长的心,也是决定幼儿园前途命运的大事。
不管是幼儿工作者还是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安全,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平安、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