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童年
扔沙包
• 滚铁环游戏 • 孩子们右手持着
长柄,将其搭上 铁环,手上的力 量通过长柄的钩 子传递到铁环上, 促使铁环快速地 滚动。孩子跟在 铁环后头快速奔 跑起来,只有这 样,他才能跟上 铁环。个人活动、 集体竞赛均可。 有50米或100米 竞速、有100米 障碍(如绕树丛、 过独木桥)、 4×100米接力等 比赛项目等。比 赛时,一般比谁 推得远、推得快, 铁环倒地为输
写大字
前面站一个人面对 着墙写“大”字, 剩下的人都站在他 的背后(大概10米 远的地方).后面的 人要慢慢地向“写 大字”人靠近,行 动期间,如果“写 大字”的人回头, 就要赶紧停下,不 能做任何动作,否 则就出局了。当离 “写大字”的人很 近后,可以拍他的 背部,然后要赶紧 折返跑。”而“写 大字”的人必须写 完手中的那个大字 才能喊“停”,然 后大家都不动。而 “写大字”人可以 跨三步捉人。
斗鸡
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玩的时候大 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 人,以脚落地为输。
打弹珠(弹玻璃珠)
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 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 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 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 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男 生大多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 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 弹珠较多,
• 按照商定的顺序只 可用拍地来让画片 翻转,一人只能拍 一次,最后到一拍 所有的画片都是背 面朝上的那个人为 赢,收取所有参赛 的画 用细沙塞满的沙包是 用来作武器“投杀” 对方的。在规定场地 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 沙包投击对方,被击 中者就罚下场,若被 对方接住,则此人可 以增加“一条命”, 或者让一个本已“阵 亡”的战友重新上场。 将参加游戏的人分为 两组,一组扔沙包, 另一组躲沙包。扔沙 包的一组再分两组站 在场地的两端,躲沙 包的一组站在中间。 两头扔沙包的轮流砸 中间躲沙包的人,如 被砸中则退下。如果 躲沙包的人借住沙包, 则可以让一个退下的 人入场。如此进行下 去,直到躲沙包的人 全部退下,两组人互 换,游戏重新开始。
• 妈妈,你小时候有没有 玩过跳房子?打玻璃球? 扔沙包?跳皮筋☺
体验游戏时间
• 3组游戏,每个5分钟 • 1、摸瞎 • 2、丢沙包 • 3、挑棍子
其他的玩具
原来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很爱玩
• 原来,其实爸爸妈妈也 很爱玩,只是长大后, 他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所以就没了玩的时间。
• 现在,当妈妈再喊:不 要玩啦,快点做作业的 适合,
• 我们一边心里偷偷笑: 你小时候也在玩呀,同 时,心底是不是会更多 的体谅和理解父母了呢?
• 今晚,睡觉前,我们轻 声问一声爸爸妈妈:
• 今天,我是来告状的。 • 告谁的状? • 我们的爸爸妈妈。 • 因为: • 太严肃! • 总是忙忙碌碌。 • 唠叨。 • 似乎从来都不玩!
爸爸妈妈真的不会玩吗? NO!NO!NO!你们误会了他们。
• 今天,我带来了 一部时光机器,
• 这台机器可以像 旁边的照片一样, 让我们倒带20年, 回到爸爸妈妈10 岁的时候,去了 解童年的他们, 都在玩什么?
摸瞎
摸瞎又称“摸瞎 子”、捉迷藏。 北方也叫做"抓瞎 ",南方叫做“躲 猫猫”。在一个 限定的空间,如 教室、家里或地 上画个圈,用布 条或红领巾把一 个人双眼蒙上, 去捉其他人。当 捉住了一个人的 时候,还不能扯 掉盖住眼睛的布 条,要用手摸被 捉的人,凭手感 猜出是谁,这样 被捉住的人就要 当下一个“瞎子”
滚铁环
• 收集一大把 冰棒棍,洗 干净。玩的 时候要席地 而坐,把手 中的冰棒棍 在一定高度 上撒下,然 后一根一根 取出,抽取 的时候只能 拿一根,碰 到别的棍儿 算输,轮到 对方抽。抽 出的归自己, 最后看谁的 棍多谁就赢。
挑棍子
东南西北
• 折好的东南西北,可分为内外 两面。有四个小正方形的一面 是外面,在外面的四个角写上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 看到8个小三角形的一面是里面, 在8个三角形上写上八种不同的 称谓,小时候玩时写的都是电 视剧、动画片中的角色,比如 白雪公主,小矮人,白马王子, 巫婆等。一般好人、坏人,美 角、丑角各占一半。写好后, 便可以开始玩了。找到伙伴, 问他要几下?东三下?南五下? 将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 入,一张一合的数,数到要的 次数,打开看看你是什么
• 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童年都在玩什么? • LEGO? 芭比娃娃?NONONO • 想想看? • 也许,有的,现在你们也在玩哟!
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 高“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跳的最高者赢。
• 这画片也不知是谁 发明的,挺有意思 的,正面是图画, 背面是介绍图画内 容的文字。画片的 图画是有各种主题: 印象比较深的有克 塞、封神榜、少林 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