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目的:.范围:三.规范性引用文件四.尺寸检验原则1.基本原则:2.最小变形原则:3.最短尺寸链原则:4.封闭原则:5.基准统一原则:6.其他规定五.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2.湿度3.清洁度4.振动5.电压六.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2.检验目距3.检测光源4.检测时间5.倒角、倒圆7.伤痕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10.污渍11.砂孔、杂物、裂纹12.防护包装七.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2.检验方法:3.测量方向4.测量部位5.取样长度八.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2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基本要求3.检测方法十•螺纹的检验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1^一 .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1.来料检验2.成品检验计划十二.判定规则附注: 1.泰勒原则.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 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 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 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 ,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 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本标准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 Q/HXB 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 Q/HXB 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HXB 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 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四. 尺寸检验原则 1.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 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注:泰勒原则就是有配合要求的孔、轴,其局部实际尺寸与形状误差都要控制在尺 寸公差带以内(轴减孔加)2.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3. 最短尺寸链原则: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减少测量误差累计)。
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贝U 其间隔偏差的总和为零,即是封闭原则。
测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保持一致。
.应与尺寸测量的结果和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综合考虑,确定工件是否合格。
.当使用计量器具与使用量规发生争议时,用符合 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标准 规定的下列量规仲裁:通规应等于或接近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止规应等于或接近于工件 的最小实体尺寸。
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 1) .减小和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的途径:在标准温度20r 下检测;使量具和工件材料一致,.......... . .-WWW . . . .VW.v —Vi .w v.i.n.n.v^ ....................................................................................... .... >4. 封闭原则:5. 基准统一原则:6. 其他规定1) 2) .一般只按一次测量结果判断合格与否。
3)2).检验工作场所应避免阳光直照,防止暖气等热源和门窗处冷空气造成温度巨变。
2.湿度湿度过高(一般指相对湿度>75%)容易导致生锈、光学仪器发霉等。
湿度高时,可用除湿设备除水,在量具箱内放干燥剂。
检验人员必须保证量具干燥状态,不能将水杯等放在量具周围。
3.清洁度包括防尘、防腐蚀等。
检验场所应远离磨床等尘源。
防止腐蚀性气体,远离化验、酸洗等工作场地。
4.振动工作台要稳固,远离大型机加工设备等振源。
5.电压电动、气动量仪的动力源要稳压,要按照量仪的特性要求予以保证。
六.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用目视检验。
检验人员矫正视力1.0以上。
必要时可用4X望远镜或放大镜检测。
对客户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客户要求的检测方法进行。
工件到眼睛的距离在40cm左右。
3.检测光源正常日光下(晴天);照度为100IX〜200IX的灯光下进行(相当于750mm远处的一支40W的日光灯。
4.检测时间对工件某一表面外观质量观测4〜5秒钟。
5.倒角、倒圆对图纸上没有明确倒角、倒圆尺寸的,按照C0.2〜C0.5或R0.2〜R0.5加工作业,特殊情况下可按照C0.1〜C0.2进行加工。
除图纸明确注明不用倒角的部位外,所有部位必须倒角或倒圆。
6.批锋、毛刺工件有毛刺、批锋不可有。
所有裸露部位(包括精加工的内孔面)必须去除毛刺,以不刮手为限。
7.伤痕1 mm,工件最终完成面不得有明显划伤、夹伤、压伤、碰伤痕迹,点伤表面积不得大于深度不得大于0.2mm线伤宽度不得大于0.5mm,长度不得大于20mm,深度不得大于0.0063mm必要时可参照样板。
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凹坑、凹陷、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油渍、异物、污渍、异色。
螺纹孔、槽内的粉屑应吹拭干净。
11.砂孔、杂物、裂纹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工件必须做防护工作。
有色金属制品如铜、铝制品需用报纸或塑料膜包覆;黑色金属需涂覆防锈油。
七.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1).表面粗糙度通常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
2).图纸上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图面要求进行检验。
3).图纸上没有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加工工艺一般能达到的粗糙度进行检验。
对铝材和铜材的表面要求光亮。
2.检验方法:样块比较法。
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工作面上的粗糙度值为标准,用视角法和触角法与被测表面进行比较,来判定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值是否符合规定。
需要时可用显微镜比较法。
客户有明确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用样块进行比较时,样快和被测表面材质、加工方法应一致。
3. 测量方向在未规定粗糙度的测量方向时,应在垂直于表面加工痕迹的法向截面内测量。
为了使测 得的表面粗糙度值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整个被测表面,应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测 量。
4. 测量部位 1).表面缺陷如气孔、锈蚀、碰伤、划痕和毛刺等不应计入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除非图样或 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粗糙度包括表面缺陷。
2) .根据被测表面加工痕迹的均匀性选择测量部位。
3) .根据被测工件的使用特性选取测量部位。
5. 取样长度当未作明确要求时,应根据被测表面的规定粗糙度值按表 3规定选取正确的取样长度和 评定长度。
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图纸上有明确公差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实测尺寸超出公差即为不合格。
2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1) .a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按照 GB 1804-2000中等精度(M 级)进行检验(参照下表)。
其值按角度短边长度确定,对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参照下表)。
角度尺寸的极 限偏差1. 基本要求1) 2) .标题栏或技术要求注明公差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c 倒圆半径和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参照下表衣2潮观半祎和倒箱高度尺寸的战K 偏签數値(HT2) .GB1804-2000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 )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3).参考尺寸和理论正确尺寸的公差要求另行规定。
九.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验。
.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没有明确要求的,其形位公差由加工工艺保证,一般不做检验;对形 位公差有怀疑时,需进行检验。
3).客户另行要求的,以客户要求为准。
2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为了保证工件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求检测重要的形位公差要求,如回转性工件的同轴度等。
未明确要求的形位公差按照GB1184-1996的K 级精度检验。
1. 基本要求1) 2)1).直线度和平面度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对于直线度应按其相应的长度选择;对于平面度应按择。
2).圆度圆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标准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于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
3).圆柱度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作规定。
注:1.圆柱度误差由三个部分组成: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而其中每一项 误差均由他们的注出公差或未注公差控制。
2.如因功能要求,圆度应小于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的未注公差的综合结果, 应在被测要素上GB/T 1182的规定注出圆柱度的公差值。
3. 采用包容要求。
4) .平行度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尺寸公差值, 或是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应 公差值取较大者。
应取两要素的较长者作为基准。
5) .垂直度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取较长边为基准,较短边为被测要素。
6) .对称度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取较长者为基准,较短者为被测要素。
注:对称度的未其表面的的直径选視1言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左備较长一侧 或圆表面7).同轴 度度的未注注公差值用于至少两个要素中的一个是中心平面,或两个要素的轴线相互垂直。
发J 想稀技祜主公足惬mtn公差值未作规定。
在极限状况下,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可以和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相等。
8).圆跳动圆跳动(径向、端面、斜向)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对于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应以位公差的检测方法可按照 GB1958-1980进行,需要时可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用适当检测方案 进行检测。
十•螺纹的检验11 螺纹量规使用规则.当对旋合长度有要求时,必须适合长度的量规才能确保检验精度。
.应对螺距、牙型角误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或抽查,如用三针法补充检测中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