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鸟》

专题《鸟》

专题《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参阅专题提供的资料,自己进行课外补充阅读,了解鸟类的起源和一些你感兴趣的鸟的外形、鸣叫、习性等方面的问题
2、在各国文化中,人们赋予鸟儿哪些文化内涵?不妨试着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3、鸟儿现在的命运如何?人类和它们该如何相处?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教学重点
1、鸟儿的文化内涵
2、人和鸟类的相处
教学方法:欣赏、阅读、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通过“观鸟”环节,在观察中亲近鸟,获得美的启示。

2、通过“咏鸟”环节,鉴赏三首诗,理解诗的内容及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你的家乡,有哪些常见的鸟儿?
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鸟类?
(出示一组图片)
欣赏屏幕上各种各样的鸟类,我们将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鸟的世界。

开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综合实践专题课:《鸟》。

二、阅读“观鸟”部分,思考:本段文字包含了哪些内容?
1、观察下列一组图片,欣赏鸟儿的美(出示课件)
2、看了这么多的鸟类,你能说出鸟儿的美在哪里?
交流、讨论后归纳:
色彩美
体形美
观鸟美姿态美
鸣声美
人性美
3、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为什么?
三、学习“咏鸟”部分,(温故知新)
1、你知道哪些关于鸟类的谜语、成语、诗词、谚语、歇后语、歌曲吗?
①猜谜语
②积累成语、诗词
③了解谚语、歇后语
④欣赏歌曲
2、朗读《闻雁》,思考:作者从雁叫声中产生了什么情思呢?
明确: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

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

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3、朗读《池鹤》,说说你最欣赏《池鹤》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
首联写出鹤的生活环境、风度、品格,突出形象美
颔联采用拟人、比喻写出鹤的外形特征,突出色彩美
颈联采用对比、反衬写出鹤的风姿超凡,突出不事权贵的心灵美
尾联运用设问写出鹤的鸣声,突出声音美
全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朗读《迎燕》,思考:诗中突出诗人自由自在生活乐趣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百姓对燕子的喜爱的诗句是哪一句?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

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屋檐下幸福的生活。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

诗歌生动的描写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四、拓展延伸:说说鸟类的作用
✪鸟类除了形体美、色彩美、鸣声美、姿态美以外,它们对自然、对人类是大有裨益的,同学说重点哪些呢?大家讨论一下。

✪对自然:捕捉害虫、维护生态平衡……
✪对人类: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过去有飞鸽传书、启发人类飞上天空、推动航空技术的发展、在仿生学方面给人类的诸多启示……
五、知识小结
这堂课我们对鸟类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探讨鸟类的文化内涵以及人和鸟类的相处,请同学们课后对“读鸟”“护鸟”部分仔细阅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些课外资料补充,让我们期待下节课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
为保护鸟类拟写几句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形体美
色彩美
鸟类姿态美
鸣声美
人性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类、不同状态下的鸟,让同学们获得美感,引起遐思。

积累、欣赏、品味各种描绘鸟类的诗词佳句,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情趣,从而引起学生对鸟儿的兴趣,为保护鸟类尽一份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