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辞海】之《晚年的别名》编著:田家双田家双辽宁营口人微信名田家博客名田家崴子晚年指年老之时。
唐王维《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唐王建《冬夜感怀》:“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
”唐包佶《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宋陈著《兄弟醵饮访雪航次弟观韵地》:“天女多年为散花,晚年来此寄年华。
”晚年的别名老年的别名艾年晚年,老年。
五十岁叫艾。
《尚书中候》:“齐桓公欲封禅,谓管仲曰:‘寡人日莫,仲父年艾。
’”明徐渭《寿吴宣府》:“艾年佩鹊宁非早,薇省垂鱼不待推。
”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老父艾年,尚勤于役;渺予小子,敢惮前驱。
”残年晚年。
《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唐韩愈《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宋周密《高阳台》:“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宋辛弃疾《八声甘州》:“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另,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看残年将尽,纪老三果然来买年货。
” 迟暮亦作迟莫,喻晚年。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王逸注:“迟,晚也……而君不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
”《北齐书·李元忠传》:“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
”宋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稚子犹读书,一笑慰迟暮。
”明徐渭《菊赋》:“彼苍厚尔以迟莫,又何辞于末年。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
”另,傍晚。
南朝张率《对酒》:“谁能共迟暮,对酒及芳晨。
”又,犹徐缓。
南朝鲍照《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
”李周翰注:“迁延迟暮谓徐缓。
” 迟阳夕阳,喻晚年。
宋毛滂《清平乐》:“旧是天津花下客,老对山青水碧。
而今转惜年华,迟阳为缓西斜。
”宋郭印《次韵蒲大受瀛游富仁院二首》:“衲子幽栖地,青山绕四旁。
林昏知暝霭,溪暖觉迟阳。
” 齿耋亦作齿耋,喻晚年。
《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耋,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颜师古注:“耋,老也。
读与耋同。
”三国吴质《答魏太子笺》:“时迈齿耋,犹欲触匈奋首,展其割裂之用也。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其王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功绩已成,齿耋云暮,未有胤嗣,恐绝宗绪。
”宋刘克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齿耋自应陪九老,诗低不足列三豪。
”齿耄老年,年老。
宋刘克庄《小暑日寄山甫二首》:“比鹿门翁吾齿耄,作鱼梁吏汝官卑。
”宋陆游《祭朱元晦侍讲文》:“路修齿耄,神往形留。
”宋陆游《养疾》:“齿耄婴新疾,才衰减旧名。
” 齿暮年老,老年。
宋陆游《秋夜读书》:“读书喜夜长,著书悲齿暮。
”宋邵雍《首尾吟》:“齿暮乍逢新岁月,眼明初见旧亲知。
”明张居正《答蓟镇抚院刘北川言分将当虏书》:“惜其齿暮,无以自见,得公为之表章,亦足以偿其平生矣。
”清钮琇《觚剩·圆圆》:“延陵潜蓄异谋,邢窥其微,以齿暮请为女道士。
” 齿宿老年,年老。
《新唐书·李百药传》:“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宋刘克庄《次韵林太渊二首》:“齿宿何妨意尚新,向来误认假为真。
”宋郑刚中《答喻郎中书》:“某再拜,骈缄烂然,与来帖俱玩,不能去手,齿宿意新,字字有来处,非后生浅学所能读也。
”宋魏了翁《临江仙》:“争如齿宿彩衣新,亲年开百岁,又见子生孙。
” 徂生余生,晚年。
南朝颜延之《赠王太常诗》:“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
静惟浃群化,徂生入穷节。
”刘良注:“伤我既往之年入此穷固之节,喻年已老也。
”宋何梦桂《次山房韵古意四首》:“往事化蜩翼,徂生遗鼠肝。
” 10垂暮傍晚,喻老年。
宋张元干《醉落魄》:“天涯万里情怀恶,年华垂暮犹离索。
”清周亮工《送汪舟次游庐山序》:“岁行暮矣,尚携幞被访垂暮之人于江干。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尔知吾今已垂暮,生平亲属咸老,势必疎远,安能如盛年时,往来无绝?” 垂年晚年,生命将尽之年。
汉刘向《列女传·梁夫人嫕》:“父既湮没,不可复生,母垂年七十,弟棠等远在绝域,不知死生。
”前蜀韦庄《秦妇吟》:“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六年》:“万一致一方不宁,岂惟上负朝廷,使垂年之母衔羞入地,何以见汝之先人乎!”胡三省注:“垂,末垂也。
垂年,犹言末垂之年。
” 风烛残年衰老之晚年。
清俞万春《荡寇志》七六回:“见著你日后出头,为国家出身大汗,老夫风烛残年,倘不能见,九泉之下,也兀自欢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二十一回:“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往肚子里流,胳膊折了望袖子里褪。
’”常杰淼《雍正剑侠图》十九回:“自己六十多岁,已是风烛残年,此番能平安回家,还乡告老,一定保举李士钧为八班总役。
”《雍正剑侠图》六十四回:“哥我九十六啦,风烛残年,有今天没明天,桑榆晚景。
” 风烛之年衰老之晚年。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季年晚年,末年。
《左传·文公元年》:“晋文公之季年,诸侯朝晋。
”《汉书·鲁恭王刘余传》:“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
”唐刘兼《蜀都道中》:“季年必不延昏主,薄赏那堪激懦兵。
”另,指第三年。
唐白居易《胡旋女》:“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咸丰季年,中西重立和约。
”陈垣《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我出生在清朝季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唐六典》户部尚书职,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凡定户以仲年,造籍以季年。
” 老年晚年。
《晋书·何曾传》:“曾以老年屡乞逊位。
”唐钱起《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唐刘长卿《青溪口送人归岳州》:“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宋曾巩《和邵资政》:“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
”宋韩维《请微之饮》:“禁阁不忧连夜直,好山应许老年看。
”宋李新《龙游寺南屏轩和宋宠父韵》:“老年知涉世,临事却衔枚。
” 落晖夕阳,夕照,喻晚年。
谓晚年如落日的余晖。
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唐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唐许浑《赠河东虞押衙二首》:“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唐薛奇童《云中行》:“河边不语伤流水,川上含情叹落晖。
”明戴笠《有感》:“凭阑尽日思佳句,西北遥瞻是落晖。
” 埋暮犹迟暮,喻年岁大。
南朝江淹《娼妇自悲赋》序:“泣蕙草之飘落,怜佳人之埋暮。
”埋年方言,谓老年。
《晋书·志》第十九章:“惠帝世,杜锡家葬而婢误不得出,后十年开冢祔葬而婢尚生。
始如瞑,有顷渐觉,问之,自谓再宿耳。
初,婢之埋年十五六,及开冢更生,犹十五六也,嫁之有子。
”《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埋年女人似癫婆,新年女人似姣婆。
” 耄荒年老,老年。
《书·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孔传:“耄,乱;荒,忽。
言百年大期,虽老而能用贤。
”孔颖达疏:“意在美王年老能用贤而言其长寿。
”按,《礼记·乐记》:“武王之志荒矣。
”郑玄注:“荒,老耄也。
”是“耄”、“荒”义同。
孔传与经义不洽。
另,年老昏愦。
《宋史·宁宗纪赞》:“既而弥远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
” 20耄年老年。
《后汉书·杨彪传》:“(彪)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宋陆游《北窗》:“半世蝉嘶坐北窗,耄年依旧守残缸。
”宋陆游《舟中作》:“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称翁。
”宋陆游《野兴》:“早见高皇宇宙新,耄年犹作太平民。
”明汪广洋《奉旨讲宾之初筵》:“耄年儆畏深,罔敢贻怠荒。
” 耄皤老而头白。
泛指高龄。
清梅曾亮《杨忠武公赞》:“元臣来朝,天子叹嗟。
念其勤功,与其耄皤。
稽首归里,帝锡繁祉。
” 耄期老年,高年。
《书·大禹谟》:“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
”孔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言己年老,厌倦万机。
”《孔子家语·观乡射》:“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期称道不乱者,在此位也。
”宋陆游《纵笔》:“冉冉残年迫耄期,肱虽三折未成医。
”宋陆游《初春书怀》:“耄期自许诗情在,雪里犹能跨蹇驴。
”宋方回《全州吕农簿挽诗三首》:“晚节遭多难,耆年对耄期。
”清姚鼐《张贞女传》:“行必久而后信,女子固然;非耄期不乱者,曷以为士乎哉?” 冥暮比喻晚年。
南朝颜延之《自陈表》:“禀恩明世,负报冥暮,仰企端闱,上恋罔极。
” 末暮老年。
南朝颜延之《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李周翰注:“末暮,谓衰老时也。
”唐韩愈《与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
”明戴良《至杭宿钱塘驿》:“平生昧陈力,末暮忝为郎。
”宋舒岳祥《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盖杜子美鄜州月之意也予作十章乃篆畦月也》:“平生大敌勇,末暮小诗行。
”末年老年;晚年。
《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成玄英疏:“皆少年盛壮,故能运载形智至于衰末之年。
”《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阮孝绪)末年蔬食断酒。
”明李贽《又与周友山书》:“秉忠自幼为僧,世祖至大都见之,乃以释服相从军旅间,末年始就冠服。
”另,指一个君主在位或一个年号的最后一段时期。
《汉书·孔光传》:“霸亦治《尚书》,事太傅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
”又,指一个朝代最后的一段时期。
如:明朝末年。
暮齿指晚年。
南朝谢灵运《石壁立招提精舍》:“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唐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唐白居易《把酒》:“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
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唐钱起《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二首》:“渴日候河清,沉忧催暮齿。
”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清唐孙华《戊寅除夕》:“冬温几日气如春,暮齿惊逢改岁频。
” 暮景喻晚年。
唐张泌《秋晚过洞庭》:“征帆初挂酒初酣,暮景离情两不堪。
”宋胡宿《乞杨安国改官奏》:“安国授经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阴几何?”宋刘克庄《乙丑元日口号十首》:“俗情讳老难藏老,暮景添年是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