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
销售与收款循环案例分析
——东方电子虚构收入案例
案例分析目的 通过对资本市场上典型案例的讨论,认识会计报表中收入舞弊
这一特殊风险及其表现形式,理解收入审计中某些实质性程序的局 限性,掌握如何运用分析程序查证收入舞弊。 案例资料 一、东方不败的神话
东方电子是由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 于1993年3月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 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 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 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东 方电子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 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 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取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 1997年1月21日,公司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 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 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 家空壳公司,属于东方集团的全资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 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 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 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 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隋元柏、高峰找到担任 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 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
电子神话。
表1
1997-2000 年东方电子的业绩表现
项目
1997年
1998年
.37 入(亿元)
主营业务毛 47.3 利率(%)
每股收益(元) 0.51
4.50 47.3 0.56
8.56 52.9 0.53
13.75 47.1 0.52
h
2
二、对优良业绩的质疑
伴随着东方电子的高速增长,出现了许多质疑声。 1、不现实的收入与利润增长
东方电子对外称公司涉足电力、通信、计算机行业,但真 正能够给东方电子带来丰厚利润的却是其主业——电网调度自 动化。在调度自动化行业中,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端、东方 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东方电子根本不可能占有半 壁江山。1998年以后,中国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利 润率在10%—30%,而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一般利润率 在 8%—10%, 但东方电子1997-2000年电网自动化改造业务的 利润率在48.65%。 2、惊人的存款数额
h
1
根据东方电子公告的数字显示,自1997年1月21日上市以 来,东方电子股本连年高速扩张,1996年度每10股送4股转增6 股,1997年度每10股配1.667股,1998年中期每10股送8股, 1999年中期和年终连续推出每10股送6股转增4股和每10股送 2.5股转增3.5股。而在股本大比例扩张的基础上,公司业绩与 股本扩张保持了同步增长,其业绩表现如表1所示,创造了东方
h
4
1.证券部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公司从1998年开始抛售持有的 内部职工股,一直到 2001年8月份,每年抛售的时间大约都集 中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披露前,每次抛售的数量由公司业绩 的需要而定。证券公司抛售股票,并将所得收入转入公司在银 行的账户。
2.公司经营销售部门负责伪造合同与发票。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 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 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从1997年开始,先后伪造销售合同 1242份,合同金额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金额 17.0823亿元。同时为了应付审计,销售部门还伪造客户的函 证。
经查证,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东方电子先后利用公司 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的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 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 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记入“主营业务收入”,虚 构业绩。
东方电子如何虚构收入的呢?
东方电子上市后,每年初都制定了一个年增长速度在50% 以上的发展计划和利润目标,而按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是不 可能完成的,于是在每年年中和年底,东方电子都会根据实际 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的差异,由抛售股票收入来弥补。
东方电子从1999年配股完成后,存款数额一直很惊人: 1999年为6亿多元,2000年为8亿多元,2001年上半年存款余 额还有5.5亿元。同时,其贷款和融资需求也很旺盛。
h
3
三、查证的事实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展开调查,9月7日, 东方电子披露正在接受证监会检查,11月8日,东方电子发布 因重大会计差错可能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预警公告。
h
5
四、违规的黑幕
•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事会秘书高峰等人商议,由 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减小公司分红压力。于是,隋 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 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
3.公司财务部负责拆分资金和做假账。为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 方跃等通过在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设立的东方电子户头、 账户,在该行工作人员配合下,中转、拆分由证券公司所得的 收入,并根据伪造的客户合同、发票,伪造了1509份银行进账 单,以及相应的对账单,金额共计17.0475亿元。
4.销售部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客户汇 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h
6
• 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 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 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此后,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市场上另行购 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为处理好这部分股票,由高峰回老家 龙口,收集了4个身份证,在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 账户,将44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这些个人名下,此后分散在 44个个人账户中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交由公司证券部掌管, 此事在公司内部只有隋元柏、高峰等极少数人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