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不可到处公开)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如果容器的真空计读数为10千帕,而当地大气压力为100千帕,则容器的绝对压力和表压(单位为千帕)分别为:
(90kpa)和(-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如果容器的真空计读数为10千帕,而当地大气压力为100千帕,则容器的绝对压力和表压(单位为千帕)分别为:
(90千帕)和(:(90千帕)。

7.对于相同的流体,自然对流的对流传热系数小于自然对流。

(填写大的或小的)8。

一个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它的辐射能力就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就比灰体大。

(填写大的或小的)9。

用于蒸发操作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根据是否使用二次蒸汽,蒸发可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道题,每道题2分,共10分)1道。

吸收操作的有利条件是:
工作温度和压力高;
B.高工作温度和低压力;
C.低工作温度和压力;
D.低工作温度和高压2。

精馏塔中上部塔板液相中轻组分的浓度低于下部塔板(a ),液相温度高于和低于下部塔板(a );
B.高低;
C.高,高;
D.低,低3。

(四)塔内气液两相流一般为逆流,各塔板均有均匀的错流。

A.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板式塔的恒定摩尔流量要求:
D.板式塔4的设计意图。

恒定的干燥条件意味着干燥器中湿空气的(c)和与材料的接触模式不变。

a .温度、焓和湿度;
B.流速、压力和湿度;
C.流速、温度和湿度;
D.温度、湿度、压力5。

对于湿材料的含水量,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平衡水必须是自由水;
B.平衡水必须是结合水;
C.自由水必须是结合水;
D.自由水必须是自由水。

当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性为(c)时,它不能通过普通精馏分离。

当相对波动率为(A)时,可采用3.0修正方法;
B.2.0。

C.1.0
D.4.07以下陈述是错误的(b)。

a .板式塔中的气体和液体逐步接触,填料塔中的气体和液体不断接触;
B.精馏用板式塔和吸收用填料塔;
精馏可以同时使用板式塔和填料塔;
D.填料塔可以避免淹没8。

材料的平衡水分必须是未结合的水分;
B.游离水分;
C.结合水分;
D.临界湿度9。

对于湿材料的含水量,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平衡水必须是自由水;
B.平衡水必须是结合水;
C.自由水必须是结合水;
D.自由水必须是自由水。

3.计算问题1。

在一排管式换热器中将15000千克/小时的油从20℃加热到90℃。

油从管子中流出,加热介质是130℃的水蒸气。

换热器由100根直径为1.5 * 15毫米、长度为2米的钢管组成。

管内油的比热容为1.9千焦/千克*℃,管外为12,000瓦/平方米。

操作条件下的汽化潜热为2205千焦/千克。

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5- 2,选择题(共5道题,每道题2分,共10分)为1。

成对吸收
工作温度和压力高;
B.高工作温度和低压力;
C.低工作温度和压力;
D.低工作温度和高压2。

精馏塔中上部塔板液相中轻组分的浓度低于下部塔板(a ),液相温度高于和低于下部塔板(a );
B.高低;
C.高,高;
D.低,低3。

(四)塔内气液两相流一般为逆流,各塔板均有均匀的错流。

A.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设计
D.板式塔4的设计意图。

恒定的干燥条件意味着干燥器中湿空气的(c)和与材料的接触模式不变。

a .温度、焓和湿度;
B.流速、压力和湿度;
C.流速、温度和湿度;
D.温度、湿度、压力5。

对于湿材料的含水量,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平衡水必须是自由水;
B.平衡水必须是结合水;
C.自由水必须是结合水;
D.自由水必须是自由水。

当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性为(c)时,它不能通过普通精馏分离。

当相对波动率为(A)时,可采用3.0修正方法;
B.2.0。

C.1.0
D.4.07以下陈述是错误的(b)。

a .板式塔中的气体和液体逐步接触,填料塔中的气体和液体不断接触;
B.精馏用板式塔和吸收用填料塔;
精馏可以同时使用板式塔和填料塔;
D.填料塔可以避免淹没8。

材料的平衡水分必须是未结合的水分;
B.游离水分;
C.结合水分;
D.临界湿度9。

对于湿材料的含水量,下列哪一项陈述是正确的?平衡水必须是自由水;
B.平衡水必须是结合水;
C.自由水必须是结合水;
D.自由水必须是自由水。

3.计算问题1。

在一排管式换热器中将15000千克/小时的油从20℃加热到90℃。

油从管子中流出,加热介质是130℃的水蒸气。

热交换器由100根直径为1.5 * 15毫米、长度为2米的钢管组成。

油的比热容为1.9千焦/千克*℃,管内=360,管外=12000瓦/平方米。

在操作条件下,汽化潜热为2205KJ/Kg,钢管的导热系数为45:=1000-938.8=61.2Kg/h=0.017Kg/s。

第二种解决方法:代入数据,得出W=61.2kg/h(2)新鲜空气消耗量。

新鲜空气消耗量:
4.在连续精馏塔中每小时分离15000千克含40%苯(质量分数相同)和60%甲苯的溶液,要求釜残夜苯含量不高于2%,塔顶馏出物中苯的回收率为97.1%。

(p17 1-替换数据,获得W=61.2kg/h(2)新鲜空气消耗量。

新鲜空气消耗量:
4.在连续精馏塔中每小时分离15000千克含40%苯(质量分数相同)和60%甲苯的溶液,要求釜残夜苯含量不高于2%,塔顶馏出物中苯的回收率为97.1%。

(p17 1:苯的摩尔质量为78。

甲苯的摩尔质量为92。

根据问题的含义,可以知道进料组合釜残液与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从而可以得到全塔物料平衡或组合立式甲、乙、丙型。

5.在单
壳程和四管程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油用水冷却,冷水在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32℃。

热油流入壳程,入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40℃,热油流量为1.25千克/秒,平均比热容为1.9千焦/(千克*℃)。

如果总传热系数为470瓦/(㎡*℃),试着找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p236 4-热油在壳体内流动,入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40℃,热油流量为1.25千克/秒,平均比热容为1.9千焦/(千克*℃)。

如果总传热系数为470瓦/(㎡*℃),试着找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p236 4: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可根据总传热率方程得到,即热交换器的传热量=1.25 * 1.9 * 10(120-40)=190千瓦时1-4。

管壳式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首先按逆流计算,即温差修正系数为:从图4到图4:s06。

在单效蒸发器中将5400千克/小时、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浓缩至50%。

料液温度为60℃,平均比热容为3.4 KJ/(kg*℃),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的绝对压力分别为400千帕和50千帕,溶液沸点为126℃,总传热系数为Kα=1560瓦/(KJ/(㎡*℃)。

加热蒸汽的冷凝饱和水在饱和温度下被去除。

热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试着找出(1) ①考虑集中热时的加热蒸汽消耗和单位蒸汽消耗(2)传热面积(2)忽略集中热(1)加热蒸汽消耗和单位蒸汽消耗(2)如果原料液温度变为30℃和126℃,分别找出一项。

(p310 5-料液温度为60℃,平均比热容为3.4 KJ/(kg*℃),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的绝对压力分别为400千帕和50千帕,溶液沸点为126℃,总传热系数为Kα=1560瓦/(KJ/(㎡*℃)。

加热蒸汽的冷凝饱和水在饱和温度下被去除。

热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试着找出(1) ①考虑集中热时的加热蒸汽消耗和单位蒸汽消耗(2)传热面积(2)忽略
集中热(1)加热蒸汽消耗和单位蒸汽消耗(2)如果原料液温度变为30℃和126℃,分别找出一项。

(p310 5:加热蒸汽、二次蒸汽和冷凝水的相关参数分别见附录:400kPa:蒸汽焓H=H=2742.1 kJ/kg,蒸发热r=2138.5kJ/kg冷凝水焓kJ/kg,温度T=143.450kPa:蒸汽焓H=2644.3 kJ/kg,蒸发热r=2304.5。

温度T=81.2(1)考虑到加热蒸汽消耗和单位蒸汽消耗蒸发kJ/kg,当考虑到浓缩热时,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60℃和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26℃的焓分别为kJ/kg,如图5-14所示,=620 kJ/kg,加热蒸汽消耗由公式5-11a计算,即=4102 kJ/kg ②传热面积kJ/kg=2437kW然后(2)当浓缩热被忽略时,(1)当浓缩热被忽略时,根据等式5-21计算加热蒸汽消耗。

由于热量损失被忽略,等式5-21被改为kJ/kg,这表明当不考虑集中热量时,消耗的加热蒸汽减少了约1%。

如果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溶液的焓浓度数据,可以根据公式5-21计算,不考虑浓度热,最后用适当的安全系数进行修正。

(2)当原料液的温度变化时,当原料液为30:
当kJ/kg料液为126:
千焦/千克简单文本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