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管理专业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学制:五年
教学时数: 96学时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课程类别:必修
考试类型:考试
适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
先修课程: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机械安全、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后续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文书写作、职业安全卫生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安全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建筑工程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都必须涉及到的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有基本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知识,为学生毕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2.设计思路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企业安全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围绕着安全管理知识理论教学和安全资料应用训练实践教学两条主线,采用行动导向,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施工现场秩序、事故案例讲解、项目跟踪与现场管理、现场安全资料填写、整理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工程现场结合,知识与岗位资格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
以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尽快适应施工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岗位的环境,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来胜任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有能力根据已学有的施工安全技术知识,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2、熟悉并运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进行日常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并能正确处理违规违章;
3、能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能对企业工人进行日常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能参与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会写事故报告。
(二)能力目标
1.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贯彻“安全第一”的安全防护意识;
2.具备环境保护意识,针对不同工况,选择具备环境保护的方案;
3.具有准确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准确编制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4、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与参加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甲方单位的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工程中的相关事宜。
(三)情感目标
1.具有讲诚信、重承诺、肯吃苦、肯奉献、勇于负责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5.具有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及方针原则,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含义、特点,懂得如何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方针、原则、法规与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3)安全生产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安全管理
知识点:安全生产方针、原则、法规与标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管理的特点与程序
能力要求:能够掌握安全管理的概念,能够掌握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能够掌握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并了解它的程序。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现行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管理模式,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知识,能独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知识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类别划分
能力要求:能够掌握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能找出各类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第三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1.主要内容
(1)施工安全环境管理的特点
(2)施工安全控制
(3)文明设施和环境保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施工安全环境管理、文明设施
知识点:施工安全环境管理的特点,文明设施和环境保护
能力要求:能够掌握施工安全环境管理的特点,了解文明设施。
第四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1.主要内容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理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施工安全环境管理、基本程序
知识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理
能力要求:能够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重点工作内容。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案例分析
1.主要内容
(1)重大安全事故的分类
(2)高出坠落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3)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4)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
(5)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6)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7)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8)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重大安全事故的分类
能力要求:能够分析各类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案例。
第六章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土方开挖的安全要求,了解支护结构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掌握模板的设计,熟悉钢筋加工、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技术,了解脚手架的构造及安全要求,熟悉脚手架的计算要求,了解各类机械构造与特点,熟悉各类机械的一般安全规定,掌握各类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使用要点。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土方工程安全技术
(2)混凝土结构工程安全技术
(3)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
(4)建筑施工机械安全技术
(5)高处作业安全技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土方、支护结构、脚手架、钢管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吊篮脚手架、震动沉拔、冷拉、冷拔、高处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
能力要求:能够熟悉土方开挖、脚手架工程等的安全要求,了解支护结构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大纲进行讲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和日后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如讲练结合型教学、问题探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型教学等方法,其目的就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等。
为此学校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3.为便于组织教学,对各学习情境进一步分析细化,可以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二)教学评价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
过程考评占40分。
(三)教学基本条件
1.专任专业教师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从严治教,具备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开展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3)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进修;专任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2. 兼职教师
(1)是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2)需经学校组织的教学方法培训。
3.与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四)教材选用与编写
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作者:钟汉华,斯庆等,出版日期:2008-07,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校内教师,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社会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聘请安全专家和一线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或课外辅导员。
2.内容资源的开发
本课程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平台课之一,只有掌握了相关理论和检测方法,才能使后续的技能训练课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3.实践资源的开发
本课程对实践教学设备场地要求较高,除了校内资源外,要与多个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五、其它说明
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五年制安全技术管理专业。
2.本课程所列的学时为建议课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