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性中涂烘干室设计的工艺性研究

水性中涂烘干室设计的工艺性研究

24 26 24 24 24 3l 25 5
短波值 左前叶 左前门 左后门 左C柱 左侧嗣 后盖水平面 车顶(左)
25
右前叶 右前门 右后门 右C柱 右侧围 前盖 车顶(右)
(2)对于要采用水性中涂的车厂来讲,从项目规划阶段 就要把这一因素考虑进去,这样烘干室的长度也会相应地延 长。但对于使用水性中涂并且要获得高质量外观的车厂来 讲,这个因素是要考虑的。 (3)对于某些采用水性中涂但烘干室升温段时间无法达到 min的车厂,只能通过降低一些中涂膜厚的办法来提高一点短
section;design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国内新建的大规模汽车 涂装线采用水性漆已大势所趋,其中以水性中涂和水性底色 漆的使用尤为突出。水性漆中以水为主要溶剂其含量约占 60%左右,由于其溶剂的特殊性,使得水性漆不可能像溶剂型 涂料一样在闪干段自然挥发、流平。对于水性色漆需要一个 专门的强制闪干烘干室来挥发水分,水性中涂没有专门的强 制闪干室来脱去水分,而是在中涂烘房的前端设置一段升温 段先脱水,然后在高温段进行固化。为了满足车身质量对高 耐候性、高外观质量的要求,中涂层的膜厚一般要施工到一定 的厚度,以满足要求。经研究发现,中涂烘房前端的升温段的 工艺时间对整车油漆外观特别是短波值有较大的影响,进而 影响中涂层的膜厚的施工。 1 施工参数 施工黏度 施工条件 闪干 预烘烤 烘烤条件 涂44杯38~60
25 min,160 oC
2烘干室的设计参数
A型烘干室,总长168.6 m,生产能力46JPH。分为8个加 热区,1~4区为辐射加热;5—8区为热风对流加热,其中前5
第2家涂料公司的预烘烤条件为5—8 min,80℃。 作者简介:武向军(1971一),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涂料与涂装。
万方数据

p 制 嘎
舯印帅加∞∞∞∞加O
时间/min
图1
Fig.1
水性中涂烘烤曲线
Cure of baking
表1施工参数
Table 1 Application properties
指标
水性中涂烘干的工艺要求(施工要求)
现代化的大型汽车涂装线中,中涂喷涂线的工艺流程为:
通过一次喷涂达到25—35斗m厚的中涂。 喷完中涂后闪干3—5
25
25 24 23
26
26
波值,由于其他因素的限制,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整车短波值还是比较高的,不同颜 色之间相差不大。由于前盖较车身其他部位先进入升温段,所 收稿日期2010—04—08(修改稿)
气C^啦!也^啦^心噶C气心^c弋世^墨^≈噶c气心,雠^心,啦^心^心水水水水础尔硝^肆^啦^心^e1吧!cle乍c气C1e气C代e气e气e气C气C气电噶e乍c仪常,啦, (上接第54页)
武向军:水性中涂烘干室设计的工艺性研究 ~6区为喷流区,7~8区为对流区。l~4区为低温区,l台新 风加热箱将低温新风送至低温区的入I=l和出I:1;5—8区为高 温区,l台新风加热箱将高温新风送至高温区的入口和出口。 实际所测炉温曲线见图2。 以前盖的短波值比其他部位要高5—7个单位。 (3)试验:A.在现场整车试验方法:延长车身升温段时 间,然后测定全涂层后的短波值。分别延长l
Table 4 Date oftest
时间/(mm:%.tt) 图2炉温曲线
Fig.2 Oven
CUl'Ve
从图2的炉温曲线町以看出,3—4 min就升到80℃,而且 没有保温。
3试验及分析
在当前炉温状态下,发现现场车身测得的短波值数据较 高,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项研究。 (1)从实际所测的炉温曲线来看是无法满足现用两家涂 料公司对预烘干及烘干的要求。 (2)现场测得车身全涂层短波值数据:膜厚的短波值为
5—8
min。
人工擦净一驼鸟毛自动擦净一人工喷涂水性同色中涂漆一机
喷车身外用水性中涂一烘干。 某涂料公司水性中涂推荐烘烤曲线见图1。 另外1家涂料公司水性中涂参数见表l。 从表1可以看出,第1家公司的设定的升温段为5 rain,然 后80℃保温5
min。
rain,80℃,预烘烤后固体分应高 于8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tlgy201006014.aspx
第40卷第6期 2010年6月
涂料工业
PAINT&COATINGS
V01.40 INDUSTRY
No.6
Jun.2010
水性中涂烘干室设计的工艺性研究
武向军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上海201206)
摘要:根据水性中涂的材料特点,经过大量的试验、分析,发现了水性中涂烘干室升温段时间与外观短波值之间 的关系,对采用水性中涂车厂烘干室的规划、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烘干室;升温段;设计 中图分类号:TQ
[2】
姜英涛.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溶液聚合及分子量影响因素[J].
涂料工业,1989,19(2):39—41.
收稿日期2009—12—02
万方数据
水性中涂烘干室设计的工艺性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武向军, Wu Xiangjun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上海,201206 涂料工业 PAINT & COATINGS INDUSTRY 2010,40(6)
(3)配制固体分为10%、pH约8.5的电泳漆,获得较好 的涂膜外观和性能,其最佳电泳涂装工艺参数:电泳电压
30
[3]
陈春成.钢铁的磷化工艺技术(I)[J].电镀与精饰,玉实.电泳涂装(I)[J].电镀与环保。2001。21
(2):34—37.
V,电泳温度25℃,电泳时间90 s,极间距为4
25—35 Ixm。
从上述2个试验可以看出,升温段的升温时间对短波值 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5—10 min区域。10 min以后变 化不大。
4结语
表2短波值数据
Table 2 Date of shart wave
(1)升温时间对整车外观的短波值有较大影响。8— 短波值
10 min升温是比较理想的。
cm。
[5]昌福全.影响车身电泳涂装因素的探讨[J].上海涂料。2005.43
参考文献
[1]
(11):15—17.
文秀芳,扬卓如.丙烯酸阳极电泳涂料的研制[J].材料保护,
2000,33(7):24—26.
[6]
柯跃虎.高硬度丙烯酸阳极电泳涂料舍成及固化特性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27—79.
Abstract:According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bome surfacer primer,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ime in temperature high——up section waterborne surfacer primer baking face performance was discovered.For tabling
6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4312(2010)06-0055—02
Study
on
the Design of
Waterborne Surfacer Primer
Wu Xiangjun
Baking Oven
(SAIC Motor
Passenger Vehicle
Co.shanghai 201206)
3 min。 min、2 rain、
表3实验数据
Table 3 Date oftest
oo:oo.oo
10:oo.oo
20:oo.oo
30:oo.oo
40:oo.I×)50:00.00
B.试验室喷试板试验方法:在电泳板上喷中涂,膜厚30 一40¥zm,按不同的升温时间升到80℃,烘干10 min;然后 140 oC,烤30 min,再按正常工艺喷涂色漆、清漆,测试板的短 波值。 表4实验数据
oven a oven
and short
wave
of the
sur-
valuabe proposal when the same waterborne surfacer primer
design is plann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oven;temperature
hiigh—u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