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考试

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考试

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考试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39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课桌的桌面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重是50N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2.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小明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小明百米赛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无法计算小明的平均速度
4.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5.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
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C.雨过天晴天空出现彩虹
D.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6.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
B.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近视”,这时需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其实就是鱼的实像
D.电视机上各种彩色图案是由三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它们是红、绿、蓝
7.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中折射入水中的是
8.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12cm,屏幕上得到放大的像,若幻灯片距镜头为5cm,屏幕上将
A.得到正立、放大的像B.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D.不能承接到像
9.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1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一原理的是
A.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11.用力推桌子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1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
B.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把套上做有凹凸花纹只是为了美观
D.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力的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1.填写下列数据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110m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约为8.52______。

(2)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______。

2.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______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s才听到雷声,雷声是由空气的______产生的,闪电发生处离你约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

4.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

但是超声波却不能用于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5.将鼓轻敲一下,然后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是______发生改变;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较高。

6.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由于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作用。

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8.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钢轨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而极大地提高行驶速度,矿泉水的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方便打开。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第1、2小题各4分,其他每空2分,共34分)
1.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质量为10kg的小球挂在墙上,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在水平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_____关系;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你将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_____机上。

5.某物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3)由此可知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_。

(4)而小明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则认为“物体重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形状有关”,他们以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这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_____(填“有关”或“无关”)。

你认为他们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你对此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做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_______运动。

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7分)
1.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
分:秒”。

求:
(1)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cm/s?
(2)小车做什么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