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认真聆听了我校文法学院的唐帼丽教授的报告“如何写好文献综述”,我受益匪浅。
报告总共分为四部分展开:文献综述的概述;文献的来源;文献综述的写作;对文献的引用。
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选题与综述内容不符;分类线索不清晰;对原文献直接引用,而不是自己复述;不能认识到前人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即空白点,更不能进而提出自己的假设;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文献综述是就某一方面的选题搜集大量资料后经过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搜集资料的过程要求我们选择文献,阅读文献,比较和分类文献,最后分析综合文献,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叙述。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撰写文献综述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建立框架。
我们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我们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历史继承性,需要我们进行相关大量文献的查阅。
撰写文献的步骤:确定选题与研究重点;对文献资料搜集和积累;阅读分析文献,进而进行筛选;写读书笔记;整理资料,确定分类线索;撰写论文。
其中确定选题很重要,所以要有针对性,要求有社会和现实意义;预见性,就是对前人理论填补空白点;可行性和独创性。
文献综述写作的结构包括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各部分缺一不可,其中正文要求有明确的分类线索,然后按照分类线索展开,总结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
通过听报告,我已经非常明确文献综述的概念,而且更加懂得了我们身为一个研究生其实就是要撰写文献综述的,将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历程用文献综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