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专项突破原创系列资料2015~2017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分析【试题研究】2015~2017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分析阅读理解是英语高考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广大师生对“七选五”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对近三年英语高考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本解析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纲解读,全面解析阅读理解考查要求;第二部分是近三年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命题分析,通过对近三年高考阅读理解试题统计分析揭示其命题规律,对未来考查趋势做以预测;第三部分是说明文体和记叙文体在近三年“七选五”阅读理解中的考查情况分析;第四部分是各类文体的文本特征和阅读解题技巧,对各类文体的结构特点做以分析,针对不同文体提出相应的阅读与解题技巧,并指出答题误区。
一、考纲解读(一)《考试大纲》解读在2015~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英语语言运用部分对阅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未发生变化和调整,均描述为:“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考生应能:1. 理解主旨要义;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 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每年与《考试大纲》同时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是对当年《考试大纲》最权威、最准确地解读。
2017年《考试说明》(全国卷)与前两年相比,做了部分微调,对阅读理解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说明如下:阅读是我国考生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比重较大。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1. 理解主旨和要义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
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是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
有时,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信息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
具体信息有时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时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或判断后才能得到。
3. 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阅读文章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过去未见过的单词和短语,但许多这类词语的含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来。
这种不使用词典而通过阅读上下文来推断词语含义的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也是阅读理解部分经常考查的一种能力。
4. 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常常需要根据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推测作者未提到的事实或事件发展的趋势等。
这种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因而也是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查的能力之一。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意识。
文章作者常常会使用各种衔接手段使行文连贯。
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必须把握住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
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
因此,读者需要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共同对全国卷阅读理解材料和阅读理解考查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阅读理解材料的规定:从题材的规定来看,所选材料的题材是一般性话题,是考生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的话题,即阅读材料不会选考生完全陌生或专业性特别强的话题,而是考生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的和一般性的话题;从体裁的规定来看,所选的材料包括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这就意味着阅读材料的体裁包括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并且说明文所占的比重最大;从材料词数和难度上来看,是简短文字材料和简短文章,即所选的材料可能是一个完整的篇章或节选的文字材料,文章的篇幅不长,材料简短。
对阅读理解考查点的规定。
《考试大纲》对考生六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与阅读理解试题考查的六个题型相对应,在阅读理解第一节中重点考查其中五个方面的能力和题型,即:理解主旨要义——主旨大意题(包括文章和段落的主旨大意以及标题的归纳);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细节理解题;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单词或短语意义猜测题;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推理判断题;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写作意图和态度、观点题。
在第二节“七选五”阅读理解中综合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能力。
另外《考试说明》对阅读理解考查的深度也做出了说明。
如:理解主旨和要义中提到“有时,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在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中提到“具体信息有时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或判断后才能得到”;在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中提到“读者需要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这都说明了阅读理解不仅仅要考查从阅读材料中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考查对文章深层理解的能力,即要考查字里行间潜在的信息和暗含的意思。
(二)《考试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重视《考试大纲》语言运用部分在描述阅读考核目标与要求时用到了两个“能”字,即: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根据所读内容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概括地说,考生要能读懂一般性话题的各类文章,要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解答试题,凸显了对阅读能力的重视。
(三)《考试大纲》中的话题项目表《考试大纲》中提到“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那么什么是“一般性话题”呢,其实在《考试大纲》附录4中对高考的话题项目有明确的规定,共有24个话题,与《英语课程标准》话题项目表中的24个话题完全一致,也是各类教材编写时需要参考的话题。
这24个话题是: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语言学习;自然;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历史与地理;社会;文学与艺术。
二、三年高考“七选五”阅读理解命题解析(一)“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命题特征统计为了让广大考生对近三年阅读理解试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部分对第第二节的“七选五”阅读理解从主题语境、语篇类型、阅读总量、选项设置等几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做以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其基本命题规律和命题变化趋势。
表1 2015~2017年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命题特征统计表(二)命题基本规律“七选五”阅读理解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基本结构的理解。
“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求考生能够从篇章和段落上去把握文章的结构与层次,只有在理解文章基本结构和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完成试题,尤其注重对语篇和段落结构的考查。
由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近三年所选的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语境比较广泛,仍给人以“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感觉,但都突出了话题生活化的特点;语篇类型方面,除了2017全国卷I采用了一篇记叙文外,其余均为说明文,用来说明如何做事或介绍某事;所选文章长度在250词以内,试题阅读总量(包括文章、文章中的试题序号、选项及序号)在240词到310词之间,文本总量(不包括设空和选项)在250词以内;文本结构比较清楚,有时提供标题和小标题,有些阅读材料甚至有编号或项目符号,所提供的语篇段落数在2到5或6之间,基本均为“总分(总)”的文本结构形式,即在第一段(或第一、二段)引入所要说明的主题后,其余的段落从某一维度对这一主题展开说明,有时还会有一个总结性的段落;从题目设定和选项设置的角度来看,5个设空中有1至2个设在小标题、主旨句或首句的位置,用于考查考生段落主旨概括的能力,其余3至4个设在段落之中,用于考查细节性过渡衔接句与注释句,需要填入的内容大多与上下文之间通过语意和词汇为纽带联系起来。
所提供的7个选项大多是完整的句子,祈使句和陈述句居多,错误选项与主题语境有一定的相关性,会形成一定的干扰,另外,正确选项之间也会相互干扰。
(三)命题趋势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分析对比,可以看出试题语篇类型仍以说明文为主,文本结构仍用“总分(总)”结构,阅读总量相对稳定,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1. 除了说明文外,也会选用记叙文。
如2017年全国卷I就采用了一篇记叙文,这就意味着以后“七选五”阅读理解命题材料可能会选记叙文,但说明文还会是命题的首选。
2. 不再提供标题和小标题。
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语篇均没有提供标题和小标题,没有显性的文章结构提示,这样会增加试题的难度。
考生需要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理清文章与各个段落的主旨和结构,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
但有的语篇仍有明显的段落主旨句,如2017年全国卷III的后四段段首就出现了段落主旨句。
三、说明文和记叙文在近三年“七选五”阅读理解中的考查情况(一)说明文在近三年全国卷“七选五”阅读理解中的考查情况在近三年的八套全国卷中,“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除2017年全国卷I选了记叙文以外,其它卷的语篇类型均为说明文,由此可见,说明文仍然是“七选五”阅读理解试题命题的首选。
所选语篇的主题语境丰富多样,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命题重点:在“七选五”阅读理解中,说明文以前后句连贯、段落主旨和文章主旨考查为主,也会涉及到段落间的过渡和段尾的总结,需要考生理清语篇的文本结构,明确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首段总体说明部分中通常会考查引入文章主题的过渡句、点明文章主题的主旨句或段末与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其它分说段落中通常会考查段落主旨句、对主旨句展开解释说明的句子、段落内的过渡衔接句、段落间的过渡衔接句和段尾的总结句。
考查角度: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说明文的考查情况来看,第二节“七选五”阅读理解命题充分体现了对阅读能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