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截瘫评定量表

(推荐)截瘫评定量表

L4
踝背伸肌(胫前肌)
L5
伸趾肌(趾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C6
拇指近节背侧皮肤
T12
腹股沟韧带中点
C7
中指近节背侧皮肤
L1
T12与L2之间上1/2处
C8
小指近节背侧皮肤
L2
大腿前中部
T1
肘前窝的内侧面
L3
股骨内髁
T2
腋窝顶部
L4
内踝
T3
第三肋间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T4
第四肋间(乳线)
S1
外踝
T5
第五肋间(T4与T6中点)
S2
腘窝中点
T6
第六肋间(剑突水平)
S3
坐骨结节
T7
第七肋间(T6与T8中点)
S4.5
肛门周围
感觉检查的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触压觉,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运动关键肌
平面
关键肌
C5
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C6
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
伸肘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
小指展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
伸膝肌(股四头肌)
D 不完全性损害
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群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 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感觉关键点
平面
部位
平面
部位
C2
枕骨粗隆
T8
第八肋间(T6与T10中点)
C3
锁骨上窝
T9
第九肋间(T8与T10中点)
C4
肩锁关节的顶部
T10
第十肋间(脐水平)
C5
肘前窝的外侧面
T11
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中点)
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损伤平面
最低位有功能肌群
活动能力
生活能力
C1—4
颈肌
必须依赖膈肌维持呼吸,可用声控方式操 纵某些活动
完全依赖
C4
膈肌、斜方肌
需使用电动高靠背轮椅,有时需要辅平坦路面上驱动电动高靠背轮椅,需要上肢辅助具 及特殊推轮
大部依赖
C6
胸大肌、桡侧腕伸肌
可用手驱动轮椅,独 立穿上衣,可基本独 立完成转移,可自己 独立开改装汽车
中度依赖
C7—8
肱三头肌、桡侧腕屈肌、指深屈肌、手肌
轮椅实用,独立完成 床-轮椅、厕所、浴室 间转移
大部自理
T1—6
上部肋间肌、上部背肌群
轮椅独立可连腰带的支具扶拐短距离步行
大部自理
T12
腹肌、胸肌、背肌
用长腿支具扶拐步行,长距离步行需轮 椅
基本自理
L4
股四头肌
带短腿支具扶杖步行
基本自理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椎功能损害的分级
功能损害分级
临床表现(体征)
A 完全性损害
在骶节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性损害
在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节段(S4-5)还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性损害
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大部分关键肌群的肌力小于3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