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郭小楚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8期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郭小楚
摘要: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操作的现象,使得毕业生
动手能力差,这种传统的会计教学难以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学生对会计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就业形势,使中职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合适
的工作,是每个会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初、中级实用型
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改变会计教学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实
现中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操作能力水平较低
现实中会计毕业生往往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上岗证,但在填写现金
支票时用圆珠笔填写,日记账不会登记,错了乱涂乱改,很不严肃,也许这只是个例,但是也
反映了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是
从事会计或者相关工作,如,出纳、总账、报表、审核以及仓管等,这些职业岗位要求学生能
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
(二)教师理论内容丰富,但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近年来,教师出现了年轻化态势。
高学历教师增多,但他们缺少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验,大多数教师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为这些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他们很难在教学中清晰、准确地讲授会计的实际应用问题。
教师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
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业务操作,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往往有一定的差距。
教师在讲授会计理
论和指导实训时往往缺乏实践性,不能有效地组织会计实践教学。
(三)实验实训教材不完善
实训教材的质量也是制约和影响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实
训教材,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
大多数内容跟不上相关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
的变化,往往不是过于简单就是过于复杂,针对性不强,不能反映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遇到的
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
(四)学校和企业合作深度不够
目前形成的校企合作还处在浅层次阶段,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难度
更大,主要是因为学校一头热,企业兴趣不大。
企业认为学生动手能力差,会计岗位又是核心
部门,不愿意让学生走进企业。
二、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各项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市场对基础会计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
各类学校都纷
纷开设会计专业,校方也加大了师资力量的投入,教学质量较以前有所提高。
但中职学校要看
到这样一个事实,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竞争力不如其他院校,为了加强中职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中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紧密联系
以市场需要、学生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按照技术实际应用能力、职业素质
培养和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校每学年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与学生就业情况调整教学方向,进行
相应课程的修改和替换。
每当出现会计新理论、新政策、新法规时,教师及时把它融入到授课
内容里面,避免学生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
(二)更新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内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开设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环境,除工业外,还
可以提供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的会计工作环境,提供相应的模拟资料,各行业会计模拟实验资料都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相关财经法规、准则并及时更新。
(三)加强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教师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必须接受企业会计实践教育。
选择部分从事
会计理论教学的教师到企事业财务部门锻炼,掌握不同会计岗位的技能,熟练掌握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实务知识或者请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专
业人员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
教师应精通财务核算流程及实践操作,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
的好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能手。
(四)加强会计实验室的建设
要使学生能通过会计模拟实验真正掌握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应加强会计模拟实验,
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事项以及与产生和形成这些经济事项有关的内部、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岗位的传递程序等为模拟实验对象,按照会
计制度的要求,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以使学生对企事业的会计工作获得直观、系统、全面的认识。
(五)利用技能大赛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会计专业不但在学校要定期举行会计技能大赛,更要积极参加各类中职学校举办的会计技
能大赛,在会计知识和技能竞赛过程中,相关教师就要组织参赛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解决学生
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也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
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会让老师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强老师指导的针对性。
通过
竞赛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环节,并加以不断的改进,定期举办和参
加会计知识与技能大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还丰富了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有利于老师发现中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大力促进教学工作。
(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包括职业思想、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
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及单位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有正确的、稳定的职业道德思想。
只有热爱会计工作,在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增强职业责任心,才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只有严格遵守职业纪律,不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才能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从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必须牢固地树立起职业化教育的理念,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成为精通业务、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行家能手,就必须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将会计实践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为社会输出合格的会计人才,才能让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就业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寒民.加强会计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2]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2005(12).
[3]王嘉军.如何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J].科技博览,2009(9).
(责任编辑吕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