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版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版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
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道德的起源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 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 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 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 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 样。”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 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 之间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没有企业家阶层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道德宪章就 没有企业家阶层,没有宗教信念就没有道德宪章。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解决一个“行”的问题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 德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辨护功能
沟通功能
47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1) 2)
社会 功能
3) 4) 5)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 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
道德的起源
2.天赋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新教伦理为资 本主义精神提 供了终极价值
1 道德的社会功能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
大的影响。
汉服
唐装
80年代
21世纪
1 道德的社会功能
◆3)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这些 被称为“诺贝尔们”的大科学家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 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首次研讨。与会期间,有人问一位科 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 呢?”出人意外,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幼儿园”。“在 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 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 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 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 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 展的动力,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
道德从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产生出来,这已经成为基本常识。
“在野蛮社会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 属性开始发展起来。个人的尊严、雄辩、 宗教的情感、正直、勇敢,此时已成为品 格的一般特质。” ——摩尔根《古代社会》 人类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其最基本的形成动因,就 在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秩序:“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 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 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 先变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
★伯尔尼市民与广州市民道德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差异,因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 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正如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既然经济决定道德,为什么延安时期经济落后,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下降了?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 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 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董仲舒
道德的起源
1.神启论
基督教《摩西十诫》: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 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 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没有 什么罪恶和道德,我在那里 既不能表现道德,也不能表 现罪恶”。
爱尔维修
道德的起源
狼孩生活在狼群中, 有没有道德关系 ?
印度狼孩
第三,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书中,在阐述群婚向个体婚
过渡时,曾经谈到过妇女耻辱
43
认知功能
◆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
效与能力。(教我们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 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道德往往借助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 帮助人们认识:
——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塑造自身道德人格。
理解2:道德很“大”又很“小”
• 很“大”: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 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持续发展的基础。 • 很“小”: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 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外:社会道德原则规范
道 德
行为准则、规范
个人认知、表现 内:个人道德品质
理解3: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
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 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 (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但是两者并不是并行一致的。
(二)道德的本质
•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 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
道德 本质
3
2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既是行为规范,也是实现 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马克思称之
——康德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学而》
道德是什么? 道德为什么如此重要? 为什么要做个好人?
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做一个
有道德的人
1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目录
三 道德的变化发展
二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 什么是道德
解决一个“知” 的问题
规范功能
◆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 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 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 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 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道德还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
调节功能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 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 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 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 重要的社会功能。
心与保持贞操这种观念的出现。
恩格斯
(二)道德的本质
材料一: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 府为了方便市民,在大街上投放了 800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没有上 锁,任何人都可以骑,骑到目的地 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府重新 清点自行车,发现八百辆自行车一 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材料二:1997年,广州一家公司进行公 益活动,在全市的交通岗亭投放了3 万 把雨伞,供市民在遭遇大雨时无偿使用。 条件只有一个:市民用完之后将雨伞在 方便的时候交还给市内的任何一个岗亭。 一个月以后,这家公司重新清点雨伞, 发现全市岗亭回收的雨伞仅有6把。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
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
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一 道德的起源
1.神启论
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卡尔·马克思
道德的起源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第一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 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第二
第三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
第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劳动
人
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 利益关系 道德需要
第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 一于人的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 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 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德耀人生
qq:2677520677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璀璨星空在我头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 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 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交往关系、社会关系
劳动
个人直立行走、思维、语言、自我意识
道德
结论:劳动创造了社会和改造了人自身,劳动是人 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第二,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逊除了对他自己和自然界之外, 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他是在 社会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