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2.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课件 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4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课件 鲁科版选修4
二、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 增大 N2或H2的浓度,减小NH3的浓度,都有利于提高
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 升高 温度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速率。 3.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 降低 合成氨反应的活化能,加快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三、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1.合成氨反应条件的选择原则
(1)尽量增大反应物的 转化率 ,充分利用原料; (2)选择较快的 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3)考虑设备的要求和技术条件。
3.(填一填)在容积相同的四个容器中,按下列要求充入各气 体,并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在673 K时分别建立平衡,四 种情况下H2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①1 mol N2+3 mol H2 ②2 mol N2+3 mol H2 ③1 mol N2+4 mol H2 ④1 mol N2+4 mol H2+ 0.5 mol NH3
答案 B 解析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合成氨采用500 ℃是综合考 虑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活性温度;采用循环操作与 平衡移动无关。
2.(填一填) 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高催温化、剂高压2NH3(g), ΔH=-92.2 kJ·mol-1。K=6.6×105( mol·L-1)-2 (1) 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应的限度已经很大了,还需要使用 催化剂的原因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的产 量。
(4)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平衡正向移动和提高反应速率, 而实际采用的最高压强为8.5×107~1×108Pa,不采用更高 的压强,其原因是: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反应设备可使用的 钢材质量及综合指标来选择压强。采用更高的压强,对设备 和材料的要求越高,需要的动力越大,会增加投资和能量消 耗,不经济。
变化、焓变三个角度分析。 2.根据反应特点具体分析外界条件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3.从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再充分考虑实际情
况,选出适宜的外界条件。
外界 有利于加快反 有利于平衡移动 条件 应速率的控制 条件的控制
综合分析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 增大反应物浓度、不断补充反应物、及
浓度
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时分离出生成物
(2)温度越低越利于合成氨平衡正向移动,工业合成氨采用 700 K,不采用低温操作的理由是温度低时反应速率小,单 位时间内NH3的产量低。 (3)试分析实际生产中采取700 K左右的温度的原因是温度升 高,不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小, 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低。并且在此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 最大。
答案 B 解析 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NH3的产率越 低,温度太高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例 2】 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 SO2 氧化成 SO3: 2SO2(g)+O2(g)催△化剂2SO3 (g) ΔH=-198 kJ·mol-1。 下表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 SO2 的转化率(%)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g),ΔH < 0, ΔS < 0。
2.合成氨反应的特点
(1)能自发进行。 (2)正反应是 放 热反应。 (3)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 减小 的反应。
(4)可逆反应。 3. 降低 温度、 增大 压强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NH3的
方向移动;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反应物N2、H2的体积 比为 1∶2.8 时,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
高压(有气体参 压强
加)
ΔV<0 ΔV>0
设备条件允许的前提 高压
下,尽量采取高压 兼顾速率和平衡、选 低压 取适宜的压强
温度
高温
兼顾速率和平衡、考虑催化 ΔH<0 低温
剂的适宜温度 在设备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ΔH>0 高温 尽量采取高温并选取催化剂
加合适的 催化剂
催化剂
无影响
加合适的催化剂,考虑催化 剂活性与温度关系
2.合成氨反应的适宜条件
(1)压强
①适宜条件 中低压压 高压
1×107Pa 2×107Pa~3×107Pa 8.5×107Pa~1×108Pa
②理论依据:压强越大,要求动力 越大 ,对材料和设备
的制造要求就越高。
(2)温度 ①适宜条件: 700 K 左右。 ②理论依据:该温度下催化剂的活性 最强 ,反应速率比较 快,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 (3)催化剂 适宜条件:以 铁 为主的多成分催化剂。
答案 ②>①>③>④
解析 ②是在①中增加N2,故H2的转化率增大,即②>①。 ③是在①中增加H2,故H2的转化率减小,即①>③。而④是 在③基础上增加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变 小,有③>④。由此可知H2的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 ①>③>④。
工业生产中选择适宜生产条件的思路 1.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从可逆性、反应前后气体系数的
(4)浓度 ①适宜条件: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2.8时混合,适时分 离出 氨气 。
②理论依据:适当提高 N2 的浓度,来提高H2的转化率。 (5)其他 为了提高原料的 利用率 ,未反应的N2和H2循环使用并及时Fra bibliotek补充N2和H2。
1.(选一选)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可用勒·夏特列原 理来解释的是 () A.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关键提醒] 对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择时, 要运用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时考虑生产中的设 备材料、动力要求、催化剂等因素。
【例1】 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动力、设备、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反应尽可能在 高压下进行 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合成氨 C.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提高其利用率, 降低成本 D.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4·鲁科版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工业合成氨
[目标导航] 1.认识合成氨的化学原理。2.应用化学平衡和化 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选择合成氨的条件。3.了解合成氨生 产的主要流程。4.了解工业条件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一、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1.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
+
3H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