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4

人教版重点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4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451234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6.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指侍从。

今义:①方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②表示概数。

7.明年..复攻赵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8.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介词,趁此来……。

今义:连词,表结果。

9.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10.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扬言。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1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负错误!2.使?让?,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 3.引错误!4.因?,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5.徒错误!6.幸错误!7.以错误!8.乃?副词,竟然?,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副词,于是,就?,③臣乃.敢上璧?副词,才?))9.且?连词,况且?,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③且.庸人尚羞之?连词,即使?)) 四、重要实词1.窃.计欲亡走燕私下2.使人遗.赵王书送给3.曲.在赵理亏4.均.之二策权衡,比较5.臣请.完璧归赵请允许我6.相如奉.璧奏秦王捧着7.礼节甚倨.傲慢8.不如因而厚遇.之招待,款待9.左右..欲刃相如身边的侍从10.秦王不怿.高兴,喜悦11.位在廉颇之右.上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誓同生死的朋友13.伐.齐,大破之讨伐14.拜.1516171819202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2.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3.乃使其从者衣.褐名词作动词,穿4.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5.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6.而相如廷.叱之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7.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8.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9.而绝秦赵之欢.形容词作名词,友好关系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1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容词作动词,宽待12.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保全13.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逼迫译文:秦国的十五座城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5.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译文:您凭什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呢?6.拜送书于庭。

(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

7.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语后置句)译文:愿意同赵王和好,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会面。

8.以勇气闻于诸侯。

(状语后置语)译文:凭勇敢而在诸侯各国间出了名。

9.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句)译文:想找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

10.相如闻,不肯与会。

(省略句)译文:相如听到(这些话),不肯跟(他)见面。

11.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略句)译文:现在您却要(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

1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句式)131212(即:(宰相)34567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朋友叫“竹马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8.列观:一般的宫殿,文中指章台。

9.传:招待宾客的馆舍。

10.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

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荆,灌木,古代常用它的枝条做成刑杖。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1.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2.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3.刎颈之交:生死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苏武传一、通假字123456789“衿”通“决”通1011.请毕今日之“”1古义:相抵押。

今义:副词,表程度。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

今义:连词,所以。

4.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筹划。

5.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

今义: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

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事业上的成绩。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三、一词多义1.会错误!2.益错误!3.当错误!4.坐错误!5.发错误!6.让?责备,责问?,②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推让,拒绝?,③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7.因错误!8.以错误!四、重要实词1.武帝嘉.其义赞许2.因厚赂.单于赠送礼物3.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暗中4.武复穷厄..陷于困境5.自分.已死久矣料想6.置币.遗单于财物7.私候.胜曰拜访8.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审理9.扶辇下除.台阶1011121314151617181920.蹈.123.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名词作动词,执,拄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动词,结网5.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名词作动词,祭祀6.因厚赂.单于名词作动词,赠送礼物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8.得夜.见汉使名词作状语,在夜间9.欲因此时降.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10.反欲斗.两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1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12.屈节辱.命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13.何久自苦.如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14.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六、文言句式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句)译文: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23456789译文:等到被凌辱后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被动句)译文:大臣无罪而被诛灭全家的有几十家。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被动句)译文: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

七、名句填空1.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八、课内文化常识1.班固与《汉书》班固:字孟坚,东汉人,着名史学家、文学家,着有《汉书》。

与其父班彪、其弟班超并称“三班”。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2.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

3或泰水。

45678始置驸(副)(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简称驸马,非实官。

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

121.形似酒尊“尊”通“樽”,盛酒器2.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旁边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4.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古义:与……交往。

今义:移交,接替。

2.举孝廉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义:方向。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而细密。

6.衡下车..古义:官吏初到任。

71.征错误!2.善错误!3.雅?素常?,②察纳雅.言?正确,合乎规范?,③都督阎公之雅.望?崇高的?)) 4.属错误!5.乃错误!四、重要实词1.游.于三辅游学2.遂通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3.公车..特征拜郎中汉代官署名4.再迁.为太史令升官5.又多豪右..豪族大户6.视事..三年官员到职工作7.上书乞骸骨...大臣年老请求辞职8.连辟公府不就征召9101112131415.阴.12.时.345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译文: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这种事。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省略句)译文:(张衡)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去就任。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句)译文: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装饰起来。

5.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状语后置句)译文: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在三辅一带游学。

6.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状语后置句)译文: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用尽心思。

7.验之以事。

(状语后置句)译文:用事实来检验它。

8.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910121《汉书》建安252“辅”3.太学:是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汉代始设于京师。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

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4.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5.阴阳: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个概念。

6.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着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789.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0.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11家乡去。

用来表示官员退休的词语还有,“致政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