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中病句修改习题及答案范文

(完整版)初中病句修改习题及答案范文

病句修改一、指出下列各句的病因,填写在句后的括号中。

A主语残缺B谓语残缺C宾语残缺D主谓搭配不当E动宾搭配不当F语序不当G不合书理①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 ) ②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 ) ③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我就起床,准备出发了。

( ) ④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 ) ⑤听了姜素椿的报告,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 ) ⑥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 ) ⑦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 ) ⑧黑黑的乌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 )二、修改病句。

1.我记得我们演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

2.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3.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5.难道你能否认地球不是圆的吗?6.新来的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7.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8.能否努力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9.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严重事故,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

10.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11.五月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2.由于看了这本书,使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13.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

14.当务之急,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5.《红楼梦》塑造了林黛玉这个多愁善感、美丽聪慧,体弱多病而又孤高傲世。

16.我们将来希望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17.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及时发现我们自身的缺点。

18.即使你一再托辞掩饰,但是不能掩盖事件真相。

19.通过老师的教诲,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20.中小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21.校长经常深入群众,征求大家有何意见。

22.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23.下列语段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将改正。

“六一”儿童节这天,组织了“亲近大自然”活动。

同学们甭提多高兴了,一路上,在青山绿水之间唱着、跳着、笑着、闹着,玩得特别开心……这次活动既开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又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可谓是极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24.联系上下文,将不当的句子找出来并改正。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美好、快乐的事情会改变,痛苦、烦恼的事情也会改变,曾经以为不可改变的事,许多年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改变了。

而最多的改变,竟是自己。

不变的,只是小孩子美好天真的愿望罢了。

25.一段时间的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强了。

26.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27.在优裕的家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因而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课内名著知识【《童年》练习】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

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是。

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2.选段表现出了阿廖沙的性格特征。

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的人(联系整部作品回答)。

3.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谈一谈外祖母和外祖父的性格特点。

外祖父:外祖母: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童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昆虫记》练习】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课外名著知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练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

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书中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主人公是在_________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精神,_____________ 的意志,________________ 的高贵品质。

2、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4、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保尔是一个保尔是一个5、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骆驼祥子》练习】1.《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 ,_______ 族,_______ (籍贯)人,有_______的称号。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

2、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3、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4、请从怒辞杨宅和孙侦探的敲诈这两个情节中选择其一进行概括。

5、祥子的三起三落第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修改病句练习答案详细解说:一.①B②E③G④C⑤A⑥G⑦F⑧D二.1.属于定语“许多”的位置安放不对,应该把“许多”和“莎士比亚的”调换位置。

2.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成分残缺,应该在句子末尾加上“的人”。

3.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的主语使用错误,应该将“语文”和“他”换位置。

4.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生活逻辑,所以可以将“制成相册”删去,也可以把“相册”改为“录像”。

5.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关于双重否定的使用问题,可以将后面的“不”删去。

6.这道习题的语病是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不当,应该把“深厚”改为“深刻”。

7.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谓语动词和后面的宾语并搭配。

删去“笑容和”。

8.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前后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能呼应,也可以叫做一面和两面不呼应,可以将第一个分句中的“否”去掉,或去掉“能否”也可,还可以在第二个分句“是”的后面加上“能否”。

9.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中的词语意思重复了,去掉“防止”或者“不”。

10.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词语的使用重复,删去“具体”即可,但不能删去“详”,如果这样做,句子意思不通顺了。

11.这道习题的语病是主语中心词和宾语中心词不搭配,可以将“季节”改为“地方”或“城市”等,也可以将“五月”和“北京”换位置。

12.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缺少主语,去掉“使”即可。

13.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不搭配,将“广阔”改为“广泛”即可。

14.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不搭配,可以在“提高”的前面加“增加和”,但不能删去“数量和”,这样改违背了修改病句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的原则,所以删去“数量和”不可以。

15.这道习题的语病是缺少宾语中心词,可以在句子末尾加上“的形象”。

16.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误,应该将“将来”和“希望”换位置。

17.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违反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顺序,“及时发现”和“认真克服”换位置。

18.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关联词语使用错误。

可将“但是”该为“也”。

将“即使”改为“虽然”也勉强可以,但不是最佳改法。

19.这道习题的语病是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都可以。

20.这道习题的语病是词语使用不当,应该将“困难”改为“困扰”。

21.这道习题的语病是意思重复,应该去掉“有何”。

22.这道习题的语病是两个分句的内容不对应,将后一分句的“侵略”和“反侵略”换位置。

23.第一个毛病是缺少主语,应该在“组织”前面加上“学校”这个词,第二个语病是“开展”这个词不能和“视野”搭配,应该将“开展”改为“开阔”,“开展”一般是“活动”搭配。

24.第一处毛病是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句子中“可以”前面加上一个“不”字;第二处语病是句子的语序问题,将“而最多的改变”这句话改为“而改变最多的”。

25.这道习题的语病是缺少主语,将“使”去掉即可。

26.这道习题的语病是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不一致,应该去掉“国家”。

27.这道习题的语病是关联词语的重复使用,去掉“因而”或者“所以”。

参考答案:《童年》1.《童年》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2.①懂事能干;②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3.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4.《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