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的运动、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有许多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
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其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以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下一节《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
学生也从开学初的状态进入了学习中段的状态。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诚的保持是这一阶段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同时,教师也应因势利导,创设一些情景和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新知识。
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动物、植物的类群及其生活环境的相关知识,初步接触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对于本节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对于运动及其骨骼、肌肉等知识学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感受,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
但是,因为学生处于初一的上学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还是有一些难度,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进行特别的引导,采取更加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
2、认识哺乳动物运动所依赖的结构并描述运动是如何完成的;
3、掌握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体会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使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有所提高,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的形式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基础,理解关节、骨胳肌的结构与功
能。
3.理解运动的实现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
难点:
1、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骨、关节、骨胳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精彩篮球视频
师: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看篮球运动的?
生:有。
师:那你认为篮球作为一项运动,它好看在那里?
生:这项运动讲究合作、有力量、有技巧。
师:对,它有强劲的扣篮,灵活的拉杆上篮,那是什么使运动这样有和灵活呢?通过学生物
我们知道生物结构适于功能相适应的,
是哪些结构使我们完成运动呢?今天我们以人为例来学习
动物的运动。
二、目标展示:
(幻灯片展示)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对于动物的重要意义;
2、认识哺乳动物运动所依赖的结构并描述运动是如何完成的(重难点);
3、掌握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重难点);
4、体会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新课学习:
(一)运动的方式和意义
师:不同的动物的运动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
师:你能举例在不同的地方,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吗?
生根据生活经验作答,老师
出示幻灯片总结:
1、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的运动方式:爬行、奔跑、跳跃、蠕动
3、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师:其实还有些比较奇特的运动——展示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
师:老虎看到小动物会追逐;小动物察觉到老虎会奔跑;雄性孔雀到了繁殖季节会开屏。
那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本身有何好处呢?学生
根据提示作答,(出示幻灯片)
总结动物运动的意义: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在众多运动中最复杂的应该是哺乳动物的运动,那么以人为例,运动需要那些结构呢?——引入运动基础的学习。
(二)运动的基础
幻灯片出示:自主学习一(五分钟)
阅读课本93页文字和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与骨骼区别;
3、关节与骨连接的关系;
4、对照图识记人体主要关节。
请小组选代表展示自学的结果。
生: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构成的运动系统共同完成。
幻灯展示人手臂的骨
骼和肌肉图片。
生:骨和骨连接统称骨骼。
幻灯片展示脊柱和单块的骨。
生:关节是活动的骨连接。
师:(出示幻灯片展示:三种不同骨连接,并举例)在这些骨连接中只有活动的是关节,关
节是骨连接的特殊形式。
幻灯片出示人体主要关节。
让一学生到前面指着自己的主要关节说名称。
师:运动系统是如何完成运动的?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呢?——引入运动实现的学习。
(三)运动的实现
幻灯片出示:自主学习二(三分钟)
阅读课本95页,完成以下问题:
描述运动是如何完成的(试用自己的话);在此过程中骨骼肌、骨、关节各起什么作用?
师:如果把运动的完成分步骤考虑,应该如何描述呢?
生:首先神经系统要给骨骼肌刺激;
生:其次是骨骼肌的收缩,产生拉力;
生:拉力拉动骨绕关节位置发生变化。
师:拉力来自谁?
生:骨骼肌。
师:谁是运动的轴?
生:关节
师:骨起何作用?
生:被拉的对象。
师:对,骨就相当于杠杆。
总结: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引导学生做伸、屈肘运
动,感觉运动时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变化。
出示模拟动画演示屈肘、伸肘运动。
师:在屈肘、伸肘时相应的骨骼肌状态是如何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幻灯片总结: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师:同学们根据屈肘、伸肘的运动考虑,只有一组肌肉能完成整个的运动吗?
出示模拟手臂不断运动的动画。
生:不能。
出示幻灯片总结: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我们的运动能灵活、有力主要取决于那些结构?
生:关节和骨骼肌。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我们的关节和骨骼肌有何特点使我们的运动灵活、有力。
——引入关节和骨骼肌特点的学习。
(四)关节和骨骼肌
视频播放:解剖猪的前腿膝关节,并介绍关节结构的视频。
通过展示关节动画详细介绍关节的结构特点。
幻灯展示:关节结构层次图。
强调关节结构。
关节的那些结构使它既牢固又灵活。
生:关节囊韧带使挂接牢固;
生:关节腔内的滑液和关节软骨使关节灵活。
师:(出示动画骨骼肌示意图)认识骨骼肌的机构。
骨骼肌除了有肌肉还有什么?
生:神经
生:血液
生:肌腱
生:骨骼肌不是组织,是由组织组成的器官。
师:(幻灯片出示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图)哪种附着方式对?为什么?
生:第二种,因为不跨过关节是没法拉动骨。
(五)提高训练:
幻灯片展示
1.为何说骨骼肌不是组织而是器官?
2.运动的完成只靠运动系统就可以了吗?
3.根据生活常识,如何使我们的运动系统更健康?
四、小结:
幻灯片展示
1.运动的方式和意义;
2.运动系统的组成;
3.运动的完成和各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