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1.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观察C.实验D.阅读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3000NB.奥运会男子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C.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12小时D.两层报纸平铺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恒星,能发光;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都不能发光B.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D.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地球自转形成的4.一九八三年,一位三十岁的澳洲内科医师马歇尔,偶然发现胃黏膜存有一种类似螺旋状的杆茵——胃幽门螺旋杆菌,它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

与人体细胞相比,它的细胞结构最大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没有细胞壁C.没有细胞膜D.没有细胞质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B. C. D.6.湖州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选出错误的说法是(▲)A.鱼类一生离不开水,水中受精,水中发育B.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它在成虫时期吐丝作茧D.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7.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8.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情况中压力的产生与重力完全无关的是(▲)A. B. C. D.9. 如图所示为我们经常见到的植物株形,图甲为树木自然生长的形状,但植物经人工处理后会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

这主要是因为(▲)A.浇大量的水B.施大量的化肥C.摘去了顶芽D.摘去了侧芽10.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对知识的梳理、归纳错误的是(▲)A. B. C. D.11.关于图中A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地位于南半球B.这一天A点昼长夜短C.A点正是白天D.A点位于热带12.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为无性生殖的是(▲)①细菌分裂②青霉产生孢子③马铃薯发芽④嫁接⑤蝗虫交尾⑥试管婴儿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13.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

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滑动14.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科学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A.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C.探究种子的萌发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D.研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15.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

在图中,能正确解释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 B. C. D.16.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从起跳到腾跃到最高点过程中,他所受重力大小不变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7.女性的伟大在于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养育生命。

(1)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和分泌雌性激素。

(2)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

胎儿通过▲从母体获取营养。

(3)孕妇分娩时,子宫收缩会引起剧烈阵痛。

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18.今年6月18日(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的习俗有:包粽子、撞鸡蛋、划龙舟等。

(1)在粽子中通常加入菜豆,菜豆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填图甲中序号)。

(2)端午节那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填字母)。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过了端午节之后,地球公转将进入如图丙中C位置,正值北半球的▲(填节气名称)。

19.声音是我们每天都在感觉的。

(1)如图1,手拨动压在桌边的尺子,发现尺子出现振动,同时可以听到有声音发出,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

(2)如图2,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入密闭的瓶中,不断抽气,可以感觉到声音越来越轻,甚至将要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0.(1)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可用▲图(填“甲”或“乙”)解释。

(2)一只鸟从空中俯冲到水面捕鱼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这是光的▲现象。

2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可以利用气球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科学知识。

(1)如图甲:轻推气球,气球从静止变为运动。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如图乙: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

说明力的作用是▲。

(3)如图丙:用手掌和手指同时挤压气球的两端,出现了不一样的形变效果。

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有关。

22.(1)画出SO的反射光线。

(2)重5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2分)23.江南的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

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分析实验回答:(1)A 与B 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 组实验与B 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 和 ▲ 。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

2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扭转过一个角度,设计此实验步骤小华想探究的问题是: ▲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案 ,同样也完成了实验探究目的,这两个实验方案都有其优缺点,请你说出乙方案相比甲方案的一个优点: ▲ ;一个不足: ▲ 。

(3)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匹配”时,可取的做法是( ▲ )组别 A B C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干燥、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温暖环境里 将 ① 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 ② 环境里实验结果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沦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2)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发现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3)小明在进行如图乙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接着他又把此时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结果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26.为了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小组成员用钩码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结果记录如表。

钩码数/个物体质量m(Kg)重力G(N)2 0.1 14 0.2 26 0.3 38 0.4 4(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你是如何处理数据得出该结论的(写出两种方法)▲、▲。

(2)除质量外,请你再说出一个影响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27.小欣对液体压强的变化很感兴趣,课后在家继续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1)家中没有压强计,聪明的小欣这样做: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

(2)实验中,小欣观察到▲,从而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小欣觉得以上实验并未完全验证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在不变动实验装置的前提下,她又进行了怎样的操作?▲。

四、解答题(共5题,共38分)28.如图1,“金星凌日”是地球上观察到金星从太阳上移过的现象,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图2中金星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2)“金星凌日”现象发生的原理与▲(填“日食”或“月食”)相似。

(3)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现象?请简单说说理由:▲。

29.有些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有些植物的子房内有两个或多个胚珠。

下图为两种不同植物的子房削面图,其柱头上各落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

请分析回答:(1)无论是单胚珠植物还是多胚珠植物,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开始的。

(2)如果 A、B 柱头上的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则出现瘪粒的可能性较大是哪幅图所示的子房,并说明为什么?▲。

(3)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0.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小车甲的速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3)请在图2中画出甲、乙两车相应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

31.啄木鸟与大象比“力”。

森林里一只啄木鸟和一头大象在比力气大小,啄木鸟说“我可以轻易的将最坚硬的树干啄穿,而你却不能”。

大象说“我可以轻易的将最坚硬的树干折断,而你却不能”。

试根据以上对话分析:(1)根据啄木鸟所说的“力”,实际指的是科学量中的▲。

(2)若该大象的质量为5×103千克,每只脚掌的面积为500厘米2。

请计算:①当它正常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多少?(g取10牛/千克)②当它站立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2.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