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试题及答案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试题及答案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试题一
一、选择题(5×2=10分)
1. 决策支持系统的缩写是()。

A、MIS
B、ESS
C、OAS
D、DSS
2. 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研制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中,程序的编写是属于()的任务。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维护
D、系统实施
3. 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计算机辅助方法和()。

A、自顶向下法
B、由底向上法
C、模块法案
D、面向对象方法
4. 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向()进行转化。

A、网状模型
B、关系数据模型
C、层次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5. 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包括()。

A、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结构
B、外部实体、处理、存储和数据流
C、数据结构、数据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储
D、外部实体、处理过程、数据存储和数据结构
二、判断题(5×2=10分)
1.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硬件和软件支持系统、用户。

()
2.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
3.Visual Foxpro适用于大规模企业单位的MIS系统开发。

()
4.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中,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关键是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
5.代码设计具有唯一性。

()
三、名词解释(7×5=35分)
1. 工程管理
2. 系统设计
3. 外模式
4. 索引文件
5. 数据库
6. 总线型网络
7. 元组
四、问答题(5×9=45分)
1. 简述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层级结构是怎样的?请绘图示意。

3. 什么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其生命周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4. 试述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

5. 代码设计的步骤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D
4 B
5 B
二、判断题
1√ 2 √ 3 × 4 √5√
二、名词解释
1.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对象是狭义的工程领域,即比较传统的“工程”的范畴,包括土木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军事工程领域。

工程管理不仅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还包括工程的决策、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分析、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的投融资、工程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对新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设计,即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新系统应该“如何做”的问题。

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3. 外模式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为用户模式或子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特定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4. 索引文件
具有索引表(简称索引)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由索引表和主文件两部分构成。

其中,索引表是一张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对应关系的表。

5. 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格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易维护性与扩展性。

更主要的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使用,一经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若不进行删除或修改等操作,则不会被损耗。

6. 总线型网络
总线型网络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

使用一定长度的电缆将设备连接在一起,设备可以在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从总线中取下。

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着介质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站点接收。

在总线型网络中,任何瞬间仅只有一台机器是主站,可以发送信息。

如果有两台机器同时需要发送信息,则需要有某种仲裁机制来解决可能引起的冲突。

7. 元组
关系数据模型的二维表格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Tuple),可以用来标识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表中任意两行(元组)不能相同。

四、问答题
1. 简述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数据(Data)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Information)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与数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信息与数据的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它。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2)信息与数据的区别:①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逻辑性的,
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② 数据本身不能确切地给出具体含义,而信息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并对其决策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

2.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层级结构是怎样的?请绘图示意。

从横向来看,工程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等。

纵向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职能进行划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四个层次,对应于项目组织的战略决策层、战略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和实施层四个层次。

从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来看,信息处理所需资源的数量随管理任务的层次而变化。

一般来说,下层系统处理量大,上层处理量小,所以就组成了纵横交织的金字塔结构,如图所示。

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
业务处理成本质量合同安全进度...战略决
策层
战略管
理层
项目管
理层
实施层
3. 什么是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其生命周期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命周期的结合,结构化的核心是按MIS 的生命周期进行开发,出发点是使开发工作标准化。

概括起来说就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阶段实现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先整体后局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其生命周期可细分为五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

4.试述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作用包括:1)有利于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能够找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正确
地识别出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任务;3)能够找出组织未来发展的方向;4)指明组织中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向和目标;5)合理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物、资金、时间,节省管理信息系统的投资;6)
能够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5.代码设计的步骤包括哪些?
代码设计的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1)明确代码目的;2)确定编码对象;3)对编码对象进行分类:分析代码对象的特征,包括代码使用频率、变更周期、追加及删除情况等,进行分类;4)编码:根据编码对象的分类,考虑选择不同的代码类型。

编码时要考虑代码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决定采用何种代码,确定代码结构及内容;5)设计校验码:为了通过程序检查输入代码的正确性,可以利
用在原代码基础上附加校验位的方法。

校验位的值是通过数学计算得到的,程序检查时,通过对代码有关位的计算来核对校验位的值,如果不一致则查出代码有误;6)编制代码表;7)代码维护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