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合抖动测试方法

结合抖动测试方法

ANT-20E结合抖动测试方法(仅供内部使用)拟制:日期:审核:日期:yyyy/mm/dd 审核:日期:yyyy/mm/dd 批准:日期:yyyy/mm/dd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不得复制目录1 结合抖动的定义和指标描述 (3)1 E1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 (4)2 E3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 (11)3 E4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 (16)结合抖动的定义和指标描述SDH设备的结合抖动是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结合作用,在设备解复用侧的PDH支路输出口所产生的抖动。

在ITU-T规范的四种特定指针调整序列下的结合抖动指标见下表。

测试用指针序列a、b、c、d分别定义如下:a-极性相反的单指针;b-规则指针加一个双指针;c-漏掉一个指针的规则单指针;d-极性相反的双指针。

下面以2M信号为例,解释各个指针序列的定义:a指针序列:比如说目前的指针值为522相隔T1时间后将指针值减一即为521,再相隔T1时间后将指针值在加一即为522,就这样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指针序列a。

b指针序列:比如说目前的指针值为522相隔T2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3,再相隔T2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4,如此循环4次后再隔T3的时间将指针值加一。

就这样按照四个T2加一个T3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指针序列b。

c指针序列:比如说目前的指针值为522相隔T2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3,再相隔T2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4,如此循环4次后再隔T2的时间指针值不变。

就这样按照五个T2为一个循环周期,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指针序列c。

d指针序列:比如说目前的指针值为522相隔T3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3,再相隔T1时间后将指针值减一即为522,再相隔一个T3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1,再相隔一个T1时间后将指针值加一即为522。

就这样以两个T1加T3为周期,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指针序列d。

1E1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1、按下图接好电路和仪表。

图12、选择“Instruments”下拉式菜单,在此菜单中选择“Add&Remove...”选项,见图2。

图2点击此项会进入“Add&Remove Instruments”窗口,在“Instruments available”框中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Signal Structure”,“O.172 Jitter Generator/Analyzer”,“PDH Generator/Analyzer”,“Point Generator”几项,逐一按“Add”键添加到“Instruments used”框中。

见图3。

图33、利用网管将被测试系统进行配置,把业务配在被测试的端口。

将SDH分析仪设置为相应的接口速率(以测试E1的结合抖动为例);在桌面上打开“Signal Structure”窗口,选择“Edit”菜单,选择“Signal Structure...”选项,会进入“Edit Signal Structure - TX”窗口,选择合适的信号结构。

见图4。

图4再点击此窗口中的“RX”按钮,进入“Edit Signal Structure - RX”窗口,选择合适的信号结构。

见图5。

图5仪表时钟设置为自由振荡,设备跟踪仪表时钟,观察SDH分析仪告警和误码情况〔应无任何误码和告警〕,待系统稳定几分钟后开始测试。

4、选择3种指针调整测试序列之一,同时按PDH支路输出口速率等级,并依照指标定义的规定设置指针序列参数T1,T2,T3;〔这里ANT20E并没有直接给出这3种指针,所以只能自己将各种指针结合起来组成这3种指针。

具体方法如下:(1)a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DE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1”,“T1/s”中设置为“10.00”,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s”为“2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6。

图6(2)b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4”,“T2/ms”中设置为“750.00”。

在“Add〔INC,DEC〕”中打“√”设置“T3/ms”为“2.0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375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7。

图7:(3)c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4”,“T2/ms”中设置为“750.00”。

在“Cancel〔INC,DEC〕”中打“√”设置“T5/ms”为4倍T2的值为“3000.0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6000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8。

图85、SDH分析仪在PDH支路输出口连续进行不少于120秒的测试,读出抖动峰峰值的最大值;打开“O.172 Jitter Generator/Analyzer”窗口即可读出抖动的峰峰值。

6、在SDH分析仪发送侧加一定的频偏,通常选取±5ppm,±10ppm,±15ppm……重复上一步骤,将得到不同频偏的一组抖动数据;在这组数据中在某个特定的频偏下,抖动会较大,进一步在特定频偏附近以较小的频偏步阶例如1ppm,重复上一步骤,留意找到最大的结合抖动。

记录数据;打开“PDH Generator/Analyzer”窗口,在“TX”选项中的“Offset”选项可以调整发送的频偏值。

2E3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1、测试系统连接图见图1。

2、仪表业务配置参见图9和图10。

仪表时钟设置为自由振荡,设备跟踪仪表时钟,观察SDH分析仪告警和误码情况〔应无任何误码和告警〕,待系统稳定几分钟后开始测试。

图9图103、选择4种指针调整测试序列之一,同时按PDH支路输出口速率等级,并依照指标定义的规定设置指针序列参数T1,T2,T3;具体方法如下:(1)a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DE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1”,“T1/s”中设置为“10.00”,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s”为“2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11。

图11(2)b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4”,“T2/ms”中设置为“34.00”。

在“Add〔INC,DEC〕”中打“√”设置“T3/ms”为“0.5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17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12。

图12:(3)c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4”,“T2/ms”中设置为“34.00”。

在“Cancel〔INC,DEC〕”中打“√”设置“T5/ms”为4倍T2的值为“136.0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2720.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13。

图13(4)d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T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DE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2”,“T1/ms”中选择“10000.00”,“T2/ms”中设置为“0.5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20001.00”。

按下“T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14。

图144、SDH分析仪在PDH支路输出口连续进行不少于120秒的测试,读出抖动峰峰值的最大值;打开“O.172 Jitter Generator/Analyzer”窗口即可读出抖动的峰峰值。

5、在SDH分析仪发送侧加一定的频偏,通常选取±5ppm,±10ppm,±15ppm……重复上一步骤,将得到不同频偏的一组抖动数据;在这组数据中在某个特定的频偏下,抖动会较大,进一步在特定频偏附近以较小的频偏步阶例如1ppm,重复上一步骤,留意找到最大的结合抖动。

记录数据;打开“PDH Generator/Analyzer”窗口,在“TX”选项中的“Offset”选项可以调整发送的频偏值。

3E4信号结合抖动测试方法和步骤1、测试系统连接图见图1。

2、仪表业务配置参见图15和图16。

仪表时钟设置为自由振荡,设备跟踪仪表时钟,观察SDH分析仪告警和误码情况〔应无任何误码和告警〕,待系统稳定几分钟后开始测试。

图15图163、选择4种指针调整测试序列之一,同时按PDH支路输出口速率等级,并依照指标定义的规定设置指针序列参数T1,T2,T3;具体方法如下:(1)a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Second”,在此窗口下的“A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DE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1”,“T1/s”中设置为“10.00”,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s”为“20.00”。

按下“AU on”按钮即把指针加入到信号中;见图17。

图17(2)b指针序列:先打开“Point Generator”设置窗口,在“Unit”下拉菜单中选择“Millisecond”在此窗口下的“AU Pointer”选项中选择“INC”选项,在“n”的选项中选择“4”,“T2/ms”中设置为“34.00”。

在“Add〔INC,DEC〕”中打“√”设置“T3/ms”为“0.50”。

在“Mode”的选项中选择“Cont”,设置“T4/ms”为“17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