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爱国教育十个必去地点

小学生爱国教育十个必去地点

十个必去地点:中共“一大”中共“一大”坐落于上海市卢湾区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此地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有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他们齐聚一堂共商大事。

中共“一大”会址由革命历史文物展和一大原址两部分组成,陈列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总计高达2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它真实地记录了共产党创建时的历史面貌。

会址不仅藏有重要的文献资料,它的本身就是一件历史瑰宝,纪念馆是两栋具有20年代典型上海民居风貌的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它真实地展现了当时上海的建筑风貌。

在一大会址会议室中13位代表的蜡像栩栩如生,真实的展现了大会的原貌,给人肃然起敬之感。

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二大”中共“二大”坐落于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在此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这里举行召开,陈独秀、李达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党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共“二大”曾进行过多次修缮,新馆分为中共二大展厅、平民女校展厅、党章历程展厅、临时展厅及二大会址、平民女校旧址,共展出文献、实物、资料等300余件珍贵史料。

“二大”会址是石库门楼房,外貌十分古朴,然而内在拥有许多现代化设施,十分具有现代感,它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

在中共“二大”的会议上,《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发表,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章,《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也第一次正式被通过。

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一直居住于此直至抗战爆发,而孙中山先生也在此逝世。

孙中山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它由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

纪念馆中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三百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展出。

这些珍贵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所做出的不朽功绩。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故居不仅是一个历史的展现同样是中华民族前进留下的足迹,它既见证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样见证了中国的历史的转变和进步。

xx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准海中路1843号,是伟人宋庆龄长期居住和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宋庆龄故居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在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4000余册。

在这里,宋庆龄度过了人生重要的时间,这里也是她居住最长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她处理了许多国务活动并留下了许多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

当然也是在这里她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由此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职务。

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宋庆龄的历史足迹,见证了她对新中国发展的不懈努力。

中共代表团xx办事处纪念馆(xx公馆)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位于上海思南路上,沿马路东侧的73号,是一幢西式小楼房,为三层花园别墅,也被称之为“周公馆”。

纪念馆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代表团在上海设立的一个公开的办事机构。

周恩来来曾四次来上海,每次都住在这里,并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会见爱国民主人士,他曾在此处指导国统区共产党的地下斗争。

周恩来主席在此处为中国人民的统一解放而努力奋斗过,可以说它在我国的统一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

xx毛泽东故居位于上海市威海路583弄,它是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一代伟人毛泽东第九次来上海工作期间就是居住于此。

它是上海唯一对外开放的毛泽东纪念馆。

上海毛泽东旧居建筑面积520平方米,总共有两层,分别为一楼主题陈列室,介绍了1924年2月至年底毛泽东在上海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楼《毛泽东在上海》专题展览及蔡和森、向警予专题陈列室。

大量的历史资料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在上海的所行和所为,真实而全面的展示了毛主席的在上海生活的点点滴滴。

毛泽东故居是毛主席在上海的真实生活的映射。

xx故居蔡元培故居坐落于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蔡元培故居,也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

蔡元培故居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展览分为三大部分: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

那些曾经风雨激荡的岁月跟现在故居里的安静恬淡也是个强烈对比,里面基本都保留了原来的布置和摆设,走进里面能强烈的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作为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可以说是他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外滩历史纪念馆外滩历史纪念馆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作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其中一员,纪念馆见证了外滩的历史变迁。

纪念馆围绕解放前老外滩历史、解放后新外滩的发展两大板块,把“外滩——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外滩——当今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这两个主题作为线索,真实记录了外滩自开埠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了上海近现代历史,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

它是上海历史变迁的象征,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体现。

外滩历史纪念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xx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它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它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博物馆曾经历4次重大的修缮,展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博物馆的理念从未改变。

上海博物馆不仅拥有海量的收藏品,还通过他们获得了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并编著了许多的图册,为中外的游客了解上海博物馆提供了渠道。

上海博物馆开办了许多展览,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多样的方法。

xx龙华烈士陵园位于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

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

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

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

二十个可选地点:xx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200号,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

1951年1月正式开放,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xx韬奋纪念馆上海韬奋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重庆南路205弄53、54号,被指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为青少年举行18岁成人、入队、入团仪式等活动免费提供场地。

韬奋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而建立的故居性人物纪念馆,为介绍韬奋生平事迹。

纪念馆设有故居和辅助陈列两部分,故居中大多数为真实的实务,按照原状布置,真实的反映了邹韬奋在工作时的情况;辅助陈列部分以图片、实物和文字说明,反映了邹韬奋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并且在陈列馆中摆放了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xxxx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多伦路145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此地成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

纪念馆是两幢西式三层清水墙砖木结构的花园别墅,馆藏中有大量的文物、资料、图书,总计2000多件。

基本陈列分为筹备与成立;组织建设;正义斗争;文学成果和解散与影响五个部分,共展出实物、文献和照片400多件。

左联纪念馆还撰写和出版了大量的图书,还设立了书店。

纪念馆充分反映了当时左翼联盟致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提倡革命文学创作,进行文艺大众化的探讨,培养了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促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

xx烈士故居李白烈士故居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107弄15号,李白长期从事中共地下电台工作,被抓后英勇就义。

李白烈士故居是一幢坐南朝北的三层砖木结构的老式洋房,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

故居分为三个部分:投身革命洪流;战斗在敌人心脏;永不消逝的电波,展示了李白生前所用的生活工作实物和照片。

故居还设录像室,放映烈士夫人裘慧英回忆烈士战斗事迹的报告,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地。

李白烈士故居展现的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的生平事迹,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学习。

xx公园和xx墓光启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17号,而徐光启墓则坐落于光启公园内,原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光启公园园北为墓区,东部为游憩区、西部为青少年活动区,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绿草如茵,园容整洁,环境清静,是休闲游乐的好去处。

徐光启墓位于公园北部,墓为椭圆形,高2.2米。

在墓中有徐光启像,在廊长中有徐光启著《几何原本序》、《葩经嫡证序》等5篇手迹碑石。

墓园中亭台楼阁,还有一个荷花池,风景十分优美。

xx点春堂xx起义指挥所旧址xx起义指挥所即是现在的xx点春堂,小刀会起义一度摧毁了清王朝在上海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反抗精神。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历史文物古迹,投资过豫园进行整修,并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把内园(原城隍庙的“灵苑”)和豫园合并连成一片,于1956年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

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

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

民国10年,是弄改名铭德里。

1957年,旧址按原貌修复,弄名恢复旧称。

1987年,进一步修缮。

楼上东西两亭子间分别为俞秀松、杨明斋卧室。

杨的卧室又为华俄通讯社办公室,客堂楼为团中央办公室,楼下客堂为外国语学社教室。

教室后为厨房和餐室。

xx会馆三山会馆位于上海市南浦大桥桥堍中山南路1551号三山会馆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还是本市唯一保存完好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遗址。

1927年3月21三山会馆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封建军阀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

xx故居陈云同志故居位于临江市南国街45号,临江林业局院内。

原系清光绪6年防军统领左宝贵建的防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