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标准疗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
随着科技的发展,标准疗法的疗效在不断地提高,副作用则不断地降低,但还远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
患者在承受癌痛的同时,也要承受治疗带来的痛苦。
部分晚期患者,到了无药可医、无法可治的地步。
带着无比焦虑的心情,他们到处抓“救命稻草”,“病急乱投医”,这种心理就会被一些医疗骗子利用,结果最后“人财两空”。
而”癌症免疫疗法“就不幸成为骗子们的行骗工具之一。
目前的现实就是,癌症免疫疗法国外研究较多,但临床应用十分谨慎,仅有少数几种药物应用于临床;而国内的癌症免疫疗法则如雨后春笋,各种国外还处于临床试验当中、甚至闻所未闻的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超范围应用,还涉嫌违法,需要彻底叫停。
什么是“癌症免疫疗法”?癌症免疫疗法,也可称为“生物疗法”、“细胞疗法”或“自体血活化疗法”等等,本质上来说就是试图增强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以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1]。
疗法种类很多,“琳琅满目”,不过在网络上或者街头广告里,可看到共同流程:抽取患者的血液或者提取患者的肿瘤细胞,在体外做一些处理,然后回输患者体内(打到血管里或者直接注入肿瘤里),往往声称有很高的“治愈率”(说50%都算谦虚了)。
这些疗法与癌症的那些标准疗法有很大不同:∙首先创伤小,只要抽点血或提取点组织,不用像手术要开膛剖腹;∙其次,没有给人体打入外来的药物,没有化疗药物的毒性,而且是利用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给人带来“天然”、“低毒”的感觉。
可真有那么神奇吗?先说说什么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就是人体内一群器官、细胞和分子物质组成的“国防军”,保卫人体不受到外部或内部“敌人”的侵害。
外部的“敌人”,主要就是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有名的禽流感就是其中一员;内部的“敌人”,则主要指癌细胞。
“国防军”工作的流程:先有少量“侦察部队”发现入侵的“敌人”,然后把“敌人”的信息传递到“国防军”的“军营”(骨髓),“军营”产生大量“战斗部队”,赶过去消灭“敌人”。
能不能消灭“敌人”,主要看两方面:“侦察部队”能不能识别“敌人”,“战斗部队”能不能消灭“敌人”。
免疫系统对消灭外部的“敌人”(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比较有经验,大多能产生足够的战斗部队去消灭之。
而对于内部的“敌人”——癌细胞,免疫系统的表现要差多了,正所谓“家贼难防”。
原因有很多,比如:∙癌细胞会产生一些伪装(如糖蛋白或黏多糖)把自己包起来,让免疫系统的“侦察部队”识别不出来。
∙癌细胞来源于体内正常细胞,跟正常细胞很相似,免疫系统难以识别。
∙癌细胞被识别出来的难易程度不同。
容易被识别出来的癌细胞很快就被消灭了,而不容易被识别的则存活下来,造成“免疫选择”的效果,就跟自然选择一样,癌细胞也会发生“进化”,越来越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
∙癌细胞繁殖迅速,即使能被识别,免疫系统消灭癌细胞的速度赶不上癌细胞增多的速度。
人体免疫系统(来自默克家庭医疗手册)介绍完免疫系统,现在来说说“癌症免疫疗法”癌症免疫疗法是一种新疗法吗?癌症免疫疗法给人感觉是一种新式的疗法,其实它的历史要早于癌症的化疗与放疗,甚至早于科学家对免疫系统科学认识的形成。
19世纪90年代,美国医生威廉姆科莱(William B. Coley)发现某些癌症患者虽然在手术之后出现意外的病菌感染,但治疗效果看起来似乎要好于其他患者[2]。
于是科莱认为是病菌感染激发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去消灭癌细胞。
刚开始,他把活的病菌注入患者体内,结果造成致命的感染。
于是他就改用灭活的病菌。
科莱发表大量的病例报告,宣称他的疗法非常“有效”,很多患者的肿瘤都“奇迹般”消失了。
但一直到1936年科莱去世,他的疗法都被广泛地质疑。
科学家质疑的理由有:∙大多数有效的病例来自科莱自己的病人,其他医院的医生没有重复出这种疗法的“神奇”疗效,重复性很差;∙仅仅有个案报道,没有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而后者是证明临床疗效的金标准;∙一些回顾性研究发现科莱的疗法与同时期的其他疗法在患者生存率上没有差异。
癌症免疫疗法之父:威廉姆科莱(William B. Coley)很快,手术、化疗、放疗异军突起,免疫疗法就渐渐湮没无闻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免疫疗法又开始成为肿瘤学家的宠儿,这得益于人们对免疫系统不断深入的认识。
可惜直到今天,免疫疗法还未取得什么重大突破,在疗效上完全不能与其他标准疗法相比。
癌症免疫疗法的研究现状是什么?癌症免疫疗法主要有四大类:过继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与癌症疫苗。
[3]过继细胞疗法,其实就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免疫疗法,正像本文开头介绍的那副景象:抽取患者的血液或者提取患者的肿瘤细胞,在体外做一些处理,然后回输患者体内(打到血管里或者直接注入肿瘤里)。
所谓“处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肿瘤中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充满IL-2的培养基里扩增,最后回输患者体内;另一种是从血液中提取普通的T细胞,利用逆转录病毒转入肿瘤特异性T 细胞受体(TCR)基因,然后进行培养扩增,最后同样是回输患者体内。
后一种方法就好比给炸弹(T 细胞)装上制导装置(TCR),能精确攻击癌细胞。
这两种方式听起来非常诱人,而且国内最常用到,早就用于收费性治疗。
可惜在国外,还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治疗效果不理想。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是目前最热的免疫疗法研究领域。
人体内存在免疫抑制机制,防止激活的免疫反应消灭“敌人”的同时,损伤到正常的细胞。
癌细胞可能会利用这种免疫抑制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杀伤。
如果能够设计出药物阻断这种免疫抑制机制,不就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了?目前科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TLA4、PD1两个受体上,只要能阻断这两个受体,就能阻断免疫抑制机制。
CTLA4阻断剂Ipilimumab已经于2011年被FDA批准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肿瘤的应用还在临床试验中。
PD1阻断剂的批准则稍晚。
直到2014年9月初,FDA开始加速批准PD1阻断剂Keytruda,10月底可能会被正式批准通过[4]。
注意的是,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是非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可以增强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也有可能损伤到自己正常的细胞与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副作用。
比如CTLA4阻断剂可能诱发小肠结肠炎,肝炎,皮炎(包括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神经病变和内分泌疾病等等,有些是致命的[5]。
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这种免疫疗法最古老,也相对简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用于临床。
主要就是利用白细胞介素2(IL-2)或干扰素等细胞因子,输入人体,以增强免疫反应,杀伤癌细胞。
目前主要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患者身上。
该疗法的应用范围狭窄,而且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一样,都是非特异性的,能杀癌细胞,也会损伤自身正常细胞与组织,产生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
而最吸引人的是癌症疫苗,承载着人类通过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美好愿望,可以精准地杀灭癌细胞,却不会像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非特异性免疫激活剂那样会伤害到正常细胞。
可惜真正批准应用于临床的产品寥若晨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的癌症疫苗仅有4种[6]。
其中3种是预防性疫苗(预防宫颈癌的Gardasil与Cervarix,以及预防肝癌的乙肝疫苗),这3种疫苗与其说是癌症疫苗,不如说是病毒疫苗更准确。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乙肝病毒(HBV)分别是宫颈癌与肝癌的明确病因,所以疫苗预防了病毒,也就等于预防了相对应的癌症。
真正针对癌细胞本身的疫苗仅有Provenge,这种疫苗是用来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由于前列腺癌细胞大多会带有一种特殊的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疫苗充当侦察兵的角色,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以PAP为靶点去消灭癌细胞。
虽然Provenge被证明有效,但也仅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4个月的生存期。
其他的癌症疫苗,要么还在设想中,要么还在临床实验中,并没有一项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目前看来前景并不明朗。
有人做了统计,全球生物企业在2003年-2011年共研发了41种癌症疫苗,可被FDA批准的只有1种,成功率仅1.6%,居于各类药物研发成功率倒数第一[7]。
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人体免疫系统极其复杂,人类掌握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很多谜团还没有解开,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免疫疗法,也就不可能取得很大的突破。
国内的癌症免疫疗法靠谱吗?国际医学界尚还在研究中的免疫疗法,居然在国内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收费性治疗。
上百度一搜“免疫疗法”“生物治疗”等等,搜出一大片结果,各式各样的医院都在开展这项技术,价格不菲。
在这个小小的领域里,中国医学界反常地“遥遥领先”国际医学界,岂非咄咄怪事?实际上,根据我国法律,目前国内免疫疗法的应用,已经涉嫌违法。
根据《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卫办医政发〔2009〕84号)[8],“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即癌症免疫疗法)就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
卫生部(现为卫计委)2009年5月1日施行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9],将我国的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其中免疫疗法所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为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符合第三类医疗技术的情形如下:(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由此看来,第三类医疗技术为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不明、需稀缺资源或卫生部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同时根据该办法第14条规定:“属于第三类的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伦理审查。
”因此第三类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前,必须有卫生部组织的临床试验研究,而不是医疗机构自己单独搞的临床试验。
直到安全性、有效性明确,伦理审查通过,方能应用于临床。
可以看出第三类医疗技术管理之严格。
因此,在我国,免疫疗法的应用必须遵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严格规定。
试问国内有哪家医疗机构的免疫疗法通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以及伦理审查了?令人惊讶的是,申请卫生部公开的信息显示(见下图),目前所有国内免疫疗法都是非法的,包括该疗法的临床试验也通通非法!临床试验包括I、II、III、IV期,是保证医疗技术安全、有效的有力手段。
如果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早已开展,国内外权威期刊杂志必能看到相关论文。
而且癌症免疫疗法临床试验有效,是一个国际性重大成果,国内期刊根本轮不到刊登,发表到国际顶级期刊才合理。
试问,面对中国现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免疫疗法,有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过任何一篇中国的免疫疗法临床试验论文吗?免疫疗法的违法临床应用,坑骗患者,比各地电视台荒谬绝伦的“养生讲座”有过之而不及,已经突破了法治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