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_

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_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22
(三)提高货物装卸搬运活性及运输活性 装卸搬运活性的含义是指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 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容易转变为下一步装 卸搬运而不需要过多做装卸搬运前的准备工作,则活性 就高;反之,则活性就低。货物的运输活性是指装卸搬 运操作时直接为运输服务,是货物在下一步直接转入运 输状态。运输活性越高,货物越容易进入运输状态,能 带来缩短运输时间的效果。 (四)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节省体力消耗 在装卸搬运过程中,必须根据货物的种类、性质、 形状、重量来确定装卸搬运方式,节省人工体力劳动消 耗,提高装卸效益。
案例分析七
17
2.3.1
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对于保管物资和运输两端物 资的处理活动。具体来说,包括物资的装载、卸货、 移动、货物堆码上架、取货、备货、分拣等作业以及 附属于这些活动的作业。 习惯上,“装卸”是指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实物运动 形式;而“搬运”是指物资在区域范围内所发生的以 水平方向为主的短距离的位移运动形式。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21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5
装卸搬运合理化
装卸搬运合理化的途径有: (一)防止无效装卸 无效装卸的含义是指有用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 多余装卸劳动。例如,过多的装卸次数,过大的装卸 包装,无效物质的装卸,这些无效装卸会阻缓物流速 度,耗费劳动,增加物流费用。 (二)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量消耗 在装卸时,考虑重力因素,利用货物本身的重量, 进行一定落差的装卸,以减轻劳动力和其他能量消耗。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26
2.4.2
包装在物流中的作用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 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过程的终点,又是物流 的起点。作为生产的终点,是最后一道工序,标志着 生产的完成,包装必须根据产品的性质、形状和生产 工具进行,必须满足生产的需要。作为物流的起点, 包装完成后便具有物流的能力,在整个物流过程中, 包装便发挥对产品的保护作用。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3
2.2.3 保管在物流中的任务
保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物品本身的特性及其变化 规律,合理规划并有效利用现有仓储设施,采取各种 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确保库存物品的质量与 安全,并为物流的其他活动提供服务与支持。 具体地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规划与配备仓储设施 (二)制定商品储存规划 (三)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 (四)进行科学的保养与维护 (五)掌握库存商品信息 (六)合理储存,降低费用。 (七)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八)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3
2.1.2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运输是物流过程的两大支柱之一,物流过程的其他 各项活动如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情报等,都 是围绕着运输而进行的。因此,运输已成为物流过程 中各项业务活动的中心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运输已构成物流的动脉系统。 2、运输能创造物流的空间效用。 3、合理的运输能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速度。 4、合理的运输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时 间,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包装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T4122.1-1996《包装流通术语》 中,对包装的定义为: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 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 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 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 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简言之,包装是包 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
2.1.3
2.1.4 2.1.5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运输在物流中的方式
运输的合理化 案例分析五
2
2.1.1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物品借助于运力在空间上所发生 的位置移动。具体地讲,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 围内(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或两个物流结点 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实 现物流的空间效应。 运输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在较大范围 内(如不同城市)的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 之内(如同一城市)的活动。 运输和配送的区别在于:运输一般指长途运 输,而配送则是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距离、 小批量的运输。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5
2.2.5 案例分析六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6
2.3 物流的接口-装卸搬运
2.3.1 2.3.2 2.3.3 2.3.4 装卸搬运的概念 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作用 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 装卸搬运设施和设备
2.3.5
2.3.6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装卸搬运合理化
第二章 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
2.1 2.2 2.3 2.4 2.5 2.6 物流的动脉—运输 物流的中心-保管 物流的接口-装卸搬运 物流的起点-包装 物流的中枢神经-物流信息 物流的价值新途径-流通加工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
2.1 物流的动脉—运输
2.1.1 2.1.2 运输的概念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物流中的保管是对货物的保管:指对货物进行合理 的保存和经济管理。合理的保存就是将货物存放在适 宜的场所和位置;经济地管理包括对货物实体和货物 仓储信息两方面的科学管理。对货物实体的管理主要 是技术管理,是对货物进行科学地保养和维护,为货 物提供良好的保管环境和条件。对货物仓储信息的管 理,主要是对与库存货物有关的各种技术证件、单据、 凭证、账卡等的管理。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保管发挥着调节生产和消费 在时间上偏离的功能。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9
2.3.3
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
(一)减少装卸搬运环节,降低装卸搬运次数原则 (二)移动距离(时间)最小化原则 (三)人身、设备、物品三安全原则 (四)单元化原则 (五)机械化原则 (六)标准化原则 (七)系列化原则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20
2.3.4
装卸搬运设施和设备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7
(三)合理运输的有效途径 1、组织双程运输,杜绝空车行驶;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开展直达运输 ; 6、组织“四就直拨”运输; 7、提高技术装载量 。 具体做法有: ⑴ 组织轻重配载 ⑵ 实行解体运输 ⑶ 堆码技术的运用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4
2.2.4 保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物品保管的合理化为目标,充分考虑保管费用 与保管作业效率,在此基础上做好保管各项工作。 在实际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面向通道进行保管原则 (二)高层堆码原则 (三)先出原则 (四)以周转率为基础原则 (五)同一性原则 (六)类似性原则 (七)重量特性原则 (八)产品特性原则 (九)储位标识原则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27
2.4.3
包装的基本功能
(一)保护商品的功能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它是指保护被包装的商 品在制造、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中不破损、不变 质,防止风险,避免出现渗漏、浪费、偷盗、损耗、 散落、掺杂、收缩和变色等现象。产品从生产来到使 用之间这段时间,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包装如不能保 护好里面的物品,这种包装则是一种失败。 (二)提供方便的功能 经过包装的商品,特别是推行包装标准化,可以给 生产者、销售者及消费者在运输或携带物品时带来极 大的方便。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8
2.1.5
案例分析五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9
2.2 物流的中心-保管
2.2.1 保管的概念 2.2.2 保管在物流中的作用
2.2.3 保管在物流中的任务
2.2.4 保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2.5 案例分析六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0
2.2.1 保管的概念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4
2.1.3
运输在物流中的方式
运输有五种基本方式: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及 管道运输。 (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指在铁路上以车辆编组成列车载运货物的一种方式,是现代 物流中最重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一般指汽车运输。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指使用船舶及其它航运工具,在江河湖海上载运货物的一种 运输方式。 (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指在有航空线路和航空港(飞机场)的条件下,利用飞机运 载工具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 (五)管道运输 指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1
2.2.2 保管在物流中的作用
(一)保管是物流系统中处在中心位置的重要环节 在物流过程中,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重任, 创造了物流的空间效用,而保管则承担了改变时间状态 的重任,创造物流的时间效用。因此,在物流系统中, 运输与保管是并列的两大功能要素,被称作物流的两根 支柱。 (二)保管对货物进入下一道环节前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作用 在物流中,通过保管环节,对货物在进入下一环节 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验,可防止伪劣货物混入市场。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18
2.3.2
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作用
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流通领域里,装卸搬运都是影响 物流速度和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其在物流中的作用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装卸搬运活动是衔接物流活动各环节的桥梁与纽 带。 通过装卸搬运活动将物流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 使之成为连续的流动过程。 (二)合理进行装卸搬运,是提高物流速度的关键。 (三)合理进行装卸搬运,能降低物流费用支出。 (四)合理进行装卸搬运,可减少货物的损失。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6
(二)合理运输的影响因素 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的合理化在很 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的合理化。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运输距离: 运距长段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 因素。 2、运输环节: 减少运输环节,能促进运输合理化。 3、运输工具: 根据运输工具的特点对其进行选择、使 用,最大限度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 4、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物流时间的缩短 有着决定性作用。 5、运输费用: 运费降低,是运输合理化一个重要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