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第三章钢结构吊装及安装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六章雨期、冬期施工措施第七章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1、钢结构设计图纸。
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1.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1.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央储备粮包头直属库土右分库新建项目,简易仓 A2-1 ;A2-2 ; A2-3 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础,钢结构主体,建筑面积 6185 ㎡,建筑层数为 1 层,抗震烈度为 7 度。
第二节施工进度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总控计划,分别安排各钢结构加工时间、进场时间。
分别对各个钢构件进行编号,将每个编号的进场时间告知钢结构加工厂,钢构件按时进场,及时卸载,按计划吊装施工。
二、工期保证措施1、工程准备工作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短任务重,所以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极为重要。
为使现场吊装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将在施工前制定周密的的施工计划。
针对总控目标工期,编制阶段目标工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严格项目目标管理,以计划组织生产,以科学合理的生产安排保证计划的实现。
2、现场施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合理编排钢构件进场计划、吊装计划与吊装顺序,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钢构件堆放场地。
对进场钢构件进行计划编排,明确构件使用的部位和吊装时间。
按吊装顺序将构件堆放整齐。
避免不必要的现场二次倒运。
第三节施工人员、机械配置一、劳动力投入计划根据施工进度的需要,钢结构施工操作人员的工种以及数量见下表所示。
主要工种投入人数情况表类别安装工普工电焊电工人数201031二、安装施工设备配置序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用于施工部位备注号(台)1吊车125t卸载、安装2经纬仪1J2测量钢结构3钢盘尺150m测量安装4钢盘尺130m测量2【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5水准仪1测量6手动磨光机2Ф 100打磨7高强螺栓板手 2 套/高强螺栓施工8对讲机 2 部/现场联络9钢丝绳若干ф12- ф 28卸车、安装10活动扳手若干/紧固临时螺栓11卡环若干与钢丝绳匹配安装第四节构件运输、卸货、和验收一、构件运输依据构件进场计划单安排钢构件的运输,并按不同类别,如柱、梁、连接板等分别装车。
装车时应捆扎好,以避免构件变形,确保运输安全。
二、构件进场和卸货钢结构构件为便于现场安装必须按要求进行编号,编号工作在加工厂内完成。
构件进场严格按现场安装分区要求分批进场,现场钢构件的堆放仅考虑一天的钢结构施工工程量。
钢构件卸车时,必须对构件进行临时支撑,确保构件稳定。
同时要求塔吊准备两副卸货用吊索、挂钩、卡环等辅助用具周转使用,以节省卸货时间。
运送构件时,轻抬轻放,不可拖拉,以避免将表面划伤。
三、进场构件验收要点1、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材料试验报告、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板材质量证明等随车资料。
2、检查进场构件外观,主要内容有构件挠曲变形、摩擦面表面破损与变形、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坡口几何尺寸及构件表面锈蚀等。
若有问题,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返修工艺,进行修理。
3、外观检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柱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mm)柱高度±3.0柱底刨平面到牛腿支承面距离±2.0间距离偏差±3.0柱身挠曲矢高H/1500 且不大于 5.0b≤400 3.0翼缘板倾斜度b>400 5.0接合部位 1.5腹板中心线偏移其他部分 3.0柱截面偏差连接处± 3.0非连接± 4.0每节柱的柱身扭曲h/250 且不大于 5.0柱脚底板挠曲和弯折 3.03【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mm)柱脚螺栓孔对底板中心线的偏移 1.5梁的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mm)梁长度的偏差L/2500 且不大于 5.0h≤ 2000 ±2.0焊接梁端部高度偏差h>2000 ±3.0两端最外侧孔间距离偏差± 3.0梁的弯曲矢高L/1000 且不大于 10梁的扭曲h/200, ≤8T≤14 时 5.0腹板局部不平直度T>14时 4.0梁翼缘板弯曲偏差 2.0第三章钢结构吊装及安装第一节总体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一、钢结构安装工艺流程说明钢结构的安装作业顺序如下图所示。
钢结构安装前准备工作钢构件进场验收检查设备、工具数量和完好情况验线维修构件安装爬梯、防坠器附属件配套供应地面组拼初校(标高、位移、垂直度)二次复校钢梁钢柱三次复校钢梁钢柱紧固就位焊接超声波探伤钢结构验收4【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第二节钢柱安装一、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预埋允许偏差mmL/20000L±2.0二、钢柱安装1、钢柱吊装之前,在每个钢柱地脚螺栓的每一个螺栓上拧进一个螺母和一个盖板,用于调节钢柱的安装标高。
在钢柱吊装之前,调节好调节螺母的标高,每组内标高误差控制在 1.0mm以内。
2、钢柱吊装就位以后,先对准钢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确定钢柱的平面位置。
由于地脚螺栓孔与地脚螺栓之间有 7mm的调整余量。
因此,可以将钢柱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的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
然后,将地脚螺栓的螺母微微拧紧。
3、钢柱的垂直度调整通过钢柱底板下的螺母和垫铁组调节。
如下图所示。
通过微微调节螺母的高低可以控制钢柱的垂直度。
要求钢柱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正交方向的垂直度偏差校正到零,然后拧紧地脚螺栓。
钢柱的标高可能会发生微小变化,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 2.0mm。
4、待首节钢柱的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调整完毕,拧紧柱脚底板上下的地脚螺栓和调节螺栓,调整后每个柱脚板各用 4 组垫铁塞实、点焊固定。
钢柱垂直度通过调节螺母控制钢柱下盖板调整螺母调节螺母标高首节钢柱垂直度调整示意图5【钢结构吊装及安装施工方案】三、钢柱校正(标高、垂直度调整)钢柱初校正采用水平尺对钢柱垂直度进行初步调整。
采用经纬仪从三个方向同时测量钢柱的垂直度并进行调整,垂直度测量的基准点应从底面测量控制点传递而来,即钢柱的轴线位移是相对底部控制点的垂直度。
在柱子校正时,依靠临时固定用千斤顶等对柱垂直度进行校正,各项指标应综合调整,直至各项指标调整合格为止。
调整完成后,对称紧固定位螺栓锁紧螺母。
在安装调整过程中如果上下柱接口处发生扭转的现象,可以采用在连接耳板处加垫板的方法进行调整,上下柱连接处的错口Δ≤3。
四、钢柱固定对称进行紧固地脚螺栓锁紧螺母,将垫板与柱脚板按图纸要求进行焊接,螺母与垫板点焊牢。
第三节钢柱整体垂直度的控制一、钢结构整体垂直度的控制1、安装钢结构前确定基准间,安装时先安装基准间,通过基准间控制结构整体垂直度。
2、安装钢柱的垂直度按照定位轴线进行控制,将每节钢柱的单体垂直度控制在距轴线H/1000范围内,整体垂直度控制在( H/2500+10mm=60)且不大于 50mm,取 50mm。
二、钢结构整体平面的控制:安装钢结构前确定基准间,安装时先安装基准间,通过基准间控制结构整体弯曲。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允许偏差为 L/1500, 且不大于 25mm.三、安装允许偏差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序允许偏差值( mm)项目结构长城杯标检查方法号国家规范标准准基础上柱、柱高111定位轴线地脚螺栓(锚栓)移21经纬仪位尺量底层柱对定位轴线32支撑面、地脚螺栓± 3± 2水准仪2标高0.-30.-3座浆垫板顶面尺量基础上柱底± 2± 23垂直度单层结构跨中H/250、且≯ 1510经纬仪H/1000、且≯2520尺量多层、高层整体结构现场焊缝无垫板间隙0.+30.+34尺量组对间隙有垫板间隙-2.+30.+36第四节钢梁安装钢梁采用两点起吊,钢梁吊点设置在钢梁上附加的吊耳位置,吊耳在工厂内制作完成,钢梁安装完成后采用气焊等方法将吊耳割除。
钢梁吊装示意图 :吊梁示意图在钢梁吊装前,必须对已完成施工的预埋螺栓的轴线间距进行认真核查、验收。
对超过规范要求,不合格者,要提请有关方会同解决;对弯曲变形的地脚螺栓,要进行校正;已损伤的丝扣用钣牙进行修理,并对所有的螺栓予以保护。
第五节焊接检验1、焊缝外观检验Q345等低合金钢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均需进行 100%外观检验。
要求焊缝的焊波均匀平整,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和深度咬边等缺陷,并不应有明显焊瘤和未填满的弧坑。
2、焊缝的无损检测焊缝在完成外观检查,确认外观质量符合标准后,按图纸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无损检测,其标准执行“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结果分级”规定的检验等级。
对不合格的焊缝,根据超标缺陷的位置,采用刨、切除、砂磨等方法去除后,以与正式焊缝相同的工艺方法补焊,同样的标准核验。
第六节无损探伤本工程无损探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完成,或由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指定其它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按规定抽样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测。
焊缝无损探伤检测,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采用型号 CTS22-26探伤仪器进行探伤检验。
对于厚度 8~ 30mm的焊缝探伤面为接头上表面的两侧,探头移动区为: P<TK+50mm(P:探头移动区; T:板厚;K:探头 K 值) 。
一、无损探伤检测方法1、探伤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灵敏度。
72、扫描速度不应大于 150mm/s,相临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 10%的重叠。
3、对波幅超过评定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的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判断其是否为缺陷。
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在焊缝表面做标记。
4、对接接头的焊缝,对于磨平的焊缝可将斜探头直接放在焊缝上平行移动,对有加强层的焊缝,可在焊缝两侧边缘使探头与焊缝成一定角度(10~ 45 度)做平行或斜平行移动,但灵敏度要适当提高。
5、 T 型接头,斜探头可在腹板一侧做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伤。
探伤示意图:埋件板2置位2置位1置位1置位二、检查数量全熔透一级焊缝检验为100%超声波探伤。
三、探伤质量控制1、人员:均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Ⅱ级或Ⅱ级以上超声波检测资格证书。
超声波检测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低于 1.0 。
2、仪器及仪器探头的系统性能(1)仪器及仪器应符合标准ZBY230-84《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