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的基本原则

保险的基本原则


二、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
(一)告知时及在合 同有效期内,投保方对已知或应知的危险和标 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向保险方作口头或书 面的申报;保险方也应将对投保方利害相关的 实质性重要事实据实通告投保方。
具体来讲,主要有: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申请投保、订立保险合
(一)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
1.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告知的法律后果 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告知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不告知,是指由于无意或疏忽,或者对重要事实误以 为是不重要事项而遗漏,或不进行告知。
(2)误告,是指对重要事实告知不准确,但并非故意欺骗。 (3)隐瞒,是指对重要事实故意不作申报,或只申报次要
同时,应把有关投保标的的风险情况、上述当 事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及其自身的一些事实情 况主动如实地向保险人申报;同时,保险人应 就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费率以及其他可能影 响投保人作出投保选择的事实情况作如实告知。
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如果保险标的的风险 发生变化,或保险人承担的责任范围有所扩大时, 被保险人必须履行告知的义务,以便保险人决定 是否继续承担保险责任,或以什么条件继续承保。
承租人的保险利益 4. 经营者对合法的预期利益有保险利益
(二)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
• 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是投保人(被保险 人)对其所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 根据责任保险险种划分,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主要 包括:
1.各种公共场的负责人对其顾客、观众具有保险利益
2.制造商、销售商、修理商对其产品的损害赔偿责任 具有保险利益
(4)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受益人采用欺诈形式 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如果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人有权解 除合同,不承担保险赔付责任,并可依法向对 方索赔;
如果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编造虚假证明、 资料、事故原因、夸大损失,保险人对弄虚作 假部分不承担赔偿义务。
(5)对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非故意不告知, 并且违反告知的事项属非重要事实的情况,保 险人不得使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
第六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本章知识点
1.保险利益的性质和意义 2.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如何确定 3.保险利益的存在和转移对保险合同效力的影响 4.告知、保证、弃权与禁止反言的含义与运用 5.如何运用近因原则确定保险责任 6.补偿原则的限制条件和补偿方式 7.代位追偿、物上代位和委付的含义 8.在重复保险条件下的分摊原则如何实施
我国《保险法》第31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人 员具有保险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 女、父母;(三)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关系、 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除 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
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四、保险利益的存在、转移、消灭
(一)保险利益的存在
• 2006年10月,王涛在医院体检时被医院确诊罹患 “慢性肾功能衰竭”。2007年8月30日,他成功接 受了换肾手术。2007年4月,他向云南公司提出理 赔申请,要求该公司为自己的疾病“埋单”。
• 2007年8月9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明 分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公司)出具《理赔处理意见通 知书》,“我公司决定对此次给付申请做拒赔处 理”,理由是“被保险人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15 年,肾性高血压,2002年9月、10月两次投保康宁 终身保险时,未如实告知”。
(二)保险利益成立的条件
1.保险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 2.保险利益应为经济上有价的利益 3.保险利益应为确定的利益 4.保险利益应为具有利害关系的利益
(三)什么是保险利益原则
• 保险利益原则就是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 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 具有保险利益。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 有保险利益,签订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合 同生效后,除人身保险合同外,投保人和被 保险人失去了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保险 合同随之失效。
在财产保险中,在订立合同时,一般不要求投 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只是要求在保险 标遭受保险事故而受损时具有保险利益。(《保 险法》第48条)
在人身保险中,不要求保险利在合同存 续期间益始终存在。人身保险的保险利 益必须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存在,而不要 求保险事故发生时具有保险利益。
(二)保险利益的转移
• 保险利益转移是指在保险合同有效期间, 投保人将保险利益转移给受让人,而保险 合同仍然有效(《保险法》第48条)。
(三)保险利益的消灭
• 在财产保险中,保险标的灭失,保险利益即消灭; 或者虽然保险标的仍存在,但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被保险人已丧失保险利益,如标的物被售出等, 保险合同从保险标的灭失之日起失效。
或重新载明; (3)如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义务,保险人应向被保
险人发出书面通知,方可解除合同。
2. 保证的形式
(1)明示保证是在保险单中有明确记载的保证。
确认保证是投保人对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实 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保证。
承诺保证是指投保人对将来某一特定事项的作 为或不作为。
(2)默示保证则是指一些重要保证在保险单上没有文 字记载,但订约双方在订约时都清楚的保证。
的事实。 (4)欺骗,是指对重要事实故意作不正确申报,或有意捏
造事实,并有欺诈意图。
➢ 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告知的上述情况,
将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保险法》第16条第二款、第四款 (2)投保人过失不履行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保险法》第16条第五款 《保险法》第32条第一款 (3)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 时未告知保险人的法律后果 《保险法》第52条第一款、第二款
法律上认为对一些可能会使保险人遭受比正常情况下 要严重的损失或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均属于重要事实。
(二)最大诚信原则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只有投保方对其保险标的的风险及有 关情况最为清楚,保险人难以掌控。
另一方面,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条款又较为 复杂,专业性强,一般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 易理解与掌握。
• 被告:我们已经于2007年8月向原告送达了“理赔 处理意见通知书”和“理赔计算书”,告知其因其 签订保险合同时未如实履行告知义务而依法拒付保 险金、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费,只是在送达 的过程中存在瑕疵。原告拒绝承认其收到过“理赔 计算书”,此案正因为被告拒付保险金并解除保险 合同才引起本诉讼,而原告拒不承认其已经知道被 告已经解除了保险合同,这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 其次,被告在庭审过程中已经就解除合同问题再次 通知了原告。
返回目录
第一节 保险利益原则
• 案例1:保险标的登记在他人名下,投保 人是否对其具有保险利益?
一、保险利益与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的性质 • 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
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法》 第12条)。
1.保险利益是保险经济关系成立的前提 2.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 3.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生效的依据
默示保证不通过文字来说明,而是根据有关的 法律、惯例及行业、保险界的同业习惯来决定的。
(三)弃权与禁止反言
• 弃权是指保险人放弃他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 张的权利。 禁止反言也称“禁止抗辩”,是保险人既已 放弃他在合同中的某种权利,将来不得再向对方 主张这种权利(《保险法》第16条)。
三、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后果
• 在人身保险中,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丧失 了构成保险利益的各种利害关系,原则上保险利 益也就随之而消失。
返回目录
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
• 案例2:带病投保该理赔吗?
• 王涛,昆明人,今年50岁,2002年9月20日和10 月19日,其先后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 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公司)购买了两份“康 宁终身保险”。《保险合同》约定,王涛每年缴 纳1020元保险费,基本保额1万元,如确诊重大 疾病时,保险公司按二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 自2002年起至2006年,王涛为自己所购买的两份 保险共缴纳保费达10200元。
(6)对于投保方任何违反告知的情况,保险人 均可放弃权利不予以追究,继续使合同有效或 继续履行合同。
(二)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
属违反保证的行为:保证的事实是虚假的;故 意违反保证;无意地破坏了保证;违反的保证未 造成损失,或违反的保证有利于保险人,均属违 反保证。
• 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责任
注:对某个特定事项的作为与不作为,并不 完全解除保险合同
(2)询问回答告知义务又称主观告知义务,是指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人询问的问题必须如 实告知,对询问以外的问题视为非实质性重要 事项,投保人无须告知(《保险法》第16条)。
(二)保证
1. 保证的概念 • 保证是指被保险人根据合同要求,在保险期
限内对某种特定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 投保人(被保险人)履行保证条款要求: (1)保证的事项必须是重要的; (2)投保单中的保证条款应在保险单中加以确认
(四)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 当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具有 某种利害关系时,才能对被保险人具有 保险利益。
• 人身保险投保人的保险利益有以下四种: 1.本人的保险利益 2.家庭成员之间的保险利益 3.由劳动关系产生的保险利益 4.债务关系、合作经济关系产生的保险利益 总之,在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是对投保 人的要求,而不是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要求。
3.雇主对其雇员因职业引起的伤害具有保险利益
4.各种专业人员对其从事的职业引起的民事损害赔偿 责任具有保险利益
(三)信用与保证保险的保险利益
• 在经济合同关系中,义务人的信用涉及到权利人 的利益,信誉好权利人受损失的机会就少,信誉 不好权利人受损失的机会就多,因此,权利人对 义务人的信用、义务人对自己的信用具有保险利 益。
• 今年8月6日,王涛委托震序律师事务所的张宏雷律师对 云南公司和昆明公司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确认其所 购买的两份“康宁终身保险”合同有效,由两被告支付 其保险金4万元,同时承担相应的滞纳金、利息及自己 维权支出的各项费用1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