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合作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精品2020-12-12【关键字】方案、建议、情况、方法、环节、动力、效益、质量、增长、传统、认识、问题、大力、充分、整体、现代、合理、良好、优良、健康、快速、持续、合作、保持、提升、发展、建设、建立、提出、了解、研究、特点、突出、局面、稳定、格局、意识、地位、根本、基础、竞争力、项目、资源、重点、能力、需求、方式、渠道、作用、标准、规模、结构、水平、速度、分析、搞好、培育、倡导、形成、拓宽、制约、丰富、保护、确保、服务、指导、带一、项目名称:食用菌合作养殖示范基地二、合作单位简介项目合作单位:ⅩⅩ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ⅩⅩ。
公司是集食用菌菌种培育、菌棒生产、鲜品养殖、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2006年,公司被ⅩⅩ省企业联合会、ⅩⅩ省中小企业联合会评为“ⅩⅩ省诚信企业重点建设单位”,被ⅩⅩ省企业文化联合会评为“ⅩⅩ省知名企业”,产品被ⅩⅩ省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ⅩⅩ名优食品”,公司法人被ⅩⅩ省企业文化联合会授予“知名企业家”称号。
公司以科技为先导,科学发展观为动力。
公司先后加入了中国食用菌协会、ⅩⅩ省食用菌协会、ⅩⅩ市食用菌协会,参入协会的各项活动,进行广泛的食用菌技术交流。
三、项目合作内容由农户向公司购买成品菌棒。
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出菇后全部由公司收回。
四、项目合作规模1、第一季可按要求选出3到10个大棚试合作。
合作成功后,可逐渐扩大合作规模。
试合作期菌棒在公司原基地加工。
当新基地达到一定规模后,可直接进原料、设备到新基地,进行生产加工。
2、试合作成功后,建立基地,形成年加工菌棒50万棒,年产菇1000吨的生产基地,可以带动100个农户。
3、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年加工菌棒200万棒,年产鲜菇4000吨的生产基地,可以带动400个农户。
4、最终达到年加工菌棒500万棒,年产鲜菇1万吨的大型生产基地,可带动1000个农户。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建立稳定的产品供应基地,以出口为先决。
小小食用菌,优势在哪里?食用菌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不断上升,年产值都在250亿-280亿元之间。
专家介绍,食用菌的实质就是把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资源,通过栽培各种菇菌转化成为人类能直接利用的优质健康食品。
如普通的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以及珍稀菇类的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等。
可见食用菌生产,能充分利用丰富的工农业下脚料资源,既生态又环保,符合人类食品发展的优势。
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的产量有数百万吨,占全世界总量的六成以上。
作为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年出口金额超过8亿美元,在众多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中也并不多见。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对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食用菌的养殖与家禽家畜的养殖相比较,投入少,风险低。
与其它蔬菜水果比,收入高,市场有保障,劳动强度低。
3、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户致富。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一直存在着“四低”问题。
即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整体效益低,加之千家万户共同生产,互相模仿,一哄而上,大起大落现象十分突出,且结构明显不合理。
2003年2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双孢菇生产基地时,对该县以食用菌生产为突破口,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做法,给于了充分肯定。
总书记强调指出:“食用菌在我国既是一个传统产业,又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应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食用菌的子实体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概括为“二高”、“四低”、“六富有”。
二高——高含量的蛋白质、高含量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四低——低糖、低脂、低盐、低热;六富有——富有药用物质、富有维生素、富有矿物质、富有纤维素、富有美味物质、富有香味物质。
由于其营养构成,人们称它为“素中之荤”,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朝向“营养、保健、绿色”的方向发展,它倍受人们的青睐。
市场潜力大。
六、项目背景食用菌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南亚国家的栽培技法都是从我国广东传入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食用菌业结束了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但是,通过我们对国内考察,食用菌生产仍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
以大连市周边地区和北三市为例,虽有众多的养殖户,但都是一家一户散在型养殖,养殖棚是在蔬菜棚的基础上改造的,缺少必备的设施,冬季根本无法生产。
他们的养殖技术相当原始,养殖的品种及其单一,根本养殖不了珍稀品种,更谈不上对蘑菇进行加工了。
他们的产量上不去,附加值也低。
就是说,他们做不到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养殖。
就国外的食用菌生产而言,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国外的食用菌生产有了比较确切的了解。
以日本为例,虽然他们在食用菌的养殖技术和品种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栽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为保护森林资源,日本政府于2000年立法,严禁国民采伐林木进行食用菌养殖,对其国内的食用菌生产不能不说是致命的打击。
同时,上扬的养殖成本同低廉的进口价比,迫使生产商放弃了自己养殖的做法,采取了从国外进口的方式。
故此,日本的食用菌生产日趋萎缩。
作为食品,食用菌给与人们的营养价值是其它食品无可替代的;大力发展食用菌业又是政府倡导的朝阳产业,综合国内外食用菌生产的现状和市场的需求,经公司研究决定建设该项目。
七、市场分析及预测1、全国市场分析国内市场的四个层面:南方市场、大都市(沿海开放城市)市场、中等城市市场、中小城镇市场。
南方市场:包括华南大部分地区,华东部分地区。
南方人对食用菌的全面认识早于、高于其他地区。
那里改革开放的早,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已普及小康水平。
他们的消费层次较高,有常年消费食用菌的习惯,选择珍稀品种和高档品种,如百灵菇、杏孢菇、杨树菇、茶新菇、姬松茸等。
消费量是很大的。
他们要求菇品的质量要好、包装要上档次。
上述品种的销售价格较高,一般价位在每千克20元左右,甚至达到50元左右;大型中心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市场:如北京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那里常住人口稠密,加之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形成了庞大的消费群体,食用菌消费居全国之首。
那里有全国最大的食用菌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性的食用菌产品的集散地。
再如天津市,居民讲营养、注重保健的观念可与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相媲美,日常消费食用菌是不可缺的。
他们既需高档品种,又需普通品种,如平菇、香菇等;中等城市市场:中等城市本身的人口就较多,参与城市建设的农民工大军到来,消费人口大大地增加了。
那里发展速度较快,消费意识转变也快,食用菌的消费量也是很大的。
他们消费的格局是高档品种同普通品种对半,普通品种的金针菇很受他们的欢迎;中小城镇市场:该类市场受经济、文化及消费意识的制约,大多限于消费普通品种,如小平菇、草菇等,鸡腿菇和杏孢菇等高档品种偶尔消费,作为品种的补充。
此外,各大中城市近年兴起的“蘑菇宴”系列食谱,更加丰富了饮食文化的内容,也为食用菌拓宽了销售渠道。
2、市场分析根据ⅩⅩ食用菌市场统计,每年的消费量在10万吨左右,每年还要奉调10万吨供应京津市场。
但是,ⅩⅩ地区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每年的生产量尚不足一半,外地的产品占据着ⅩⅩ的多半市场。
3、国内市场预测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世界最大的食用菌消费市场。
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食用菌消费约占总消费的3%,将近150亿元;2005年全国食用菌消费占总消费的5%,约为440亿元;2007年全国食用菌消费占总消费的7%,达500多个亿。
这组数字说明,食用菌的消费量在逐年增长,份额在逐年提高。
八、国外食用菌市场现状及预测1、国外市场分析国外市场:主要指美国市场、西欧市场、日韩市场及东南亚各国市场。
这些国家的人工栽培品种主要有双孢菇、姬松茸、平菇、香菇、滑子菇,半人工栽培品种如块菌、羊肚菌等。
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出自于保护本国资源考虑,进行干预,不准用木材为原料养殖食用菌,使它们国内食用菌养殖业的产量日趋下滑;由于这些国家的劳务费用高,养殖成本远远高于进口价格,迫使经销商改变了营销方式,由在其国内养殖改为从中国进口食用菌产品。
根据统计,仅从大连口岸他们每年进口的食用菌产品多达五十多万吨。
最近几年,经销商除了从我国进口干、鲜品外,采取从中国进口成品菌棒,在其国内培养出菇的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国外市场需求预测《食用菌市场〉资料显示,东南亚各国,尤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是传统的香菇消费地区。
他们消费的香菇干品历史上均从日本进口。
统计资料显示,以新加坡为例,从1987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从日本进口干香菇为600吨;从我国木屑香菇于1987年大量输出开始,经香港转销香菇大量增加,销售渠道稳定,基本上保持每年在1000吨左右,最多时达1500吨。
美国1987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从我国进口干香菇680 吨,最高年份达到1631吨。
2003年美国从我国进口干菇780吨,2004年增至1478吨;鲜菇,2003年进口1652吨,2004年增至2550吨,数量增幅达54.35%。
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共出口鲜香菇10675.2 吨,其中出口日本4926吨。
近年,由于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东南亚各国香菇消费快速增长,货源大都由中国进口,见后表。
九、目标市场情况1、项目产品定位食用菌养殖的过程比较简单,将培育好的菌种植入做好的菌棒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出菇了,见附图。
菌种、成品菌棒属于再产品,鲜菇是最终产品。
但是,它们又是以产品独立存在着,可以直接投放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将出口成品菌棒作为市场定位产品之一。
一方面因为它的生产过程比较简捷,省去了后续繁杂的培养、采摘鲜菇过程;另一反面,加快了培养棚茬次的周转,提高了它的利用率产品的定位要同市场的需求紧密地接合在一起,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食用菌产品有珍稀品种和普通品种之分,要追求珍稀品种的经济效益和普通品种的数量,该兼顾时要兼顾,不能偏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选择也越来越高,必须不失时机地调整产品结构。
2、目标市场定位根据目前的市场结构,规模较大的食用菌养殖基地和农村散养户将同时并存,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要求各自做好自己的市场定位。
我们的目标市场定位在国际市场,争取大部分产品出口,同时扩大内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