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高考政治题说题大赛

高三高考政治题说题大赛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 ,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 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 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 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 、“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 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 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
命题立意----考查内容(考了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 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 分)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 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 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 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 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2
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 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
1
命题立意----命题意图(为何考)
本题以《中国 诗词大会》为 背景。 突出高校人才 选拔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教育、 增强学生社会 责任感的使命。
化----校园中华优秀文化教育。
(2)电视观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主体----中
华优秀文化传承者和建设者的学生。
4
试题升华
通过对上题分析知道了2017年高考命 题的新动向和新境界,要求开展有效 教学和备考。教研要坚持以“一体四层 四翼”评价体系为依据。 首先,要研究“四层”,知道高考考什 么。 其次,要研究“四翼”,弄清高考怎样 考。 最后,要密切关注关注国情世情和生 活现实。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 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 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 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 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 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嘉宾 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 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 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 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 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 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 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明确设问所要分析的对象、知识依据。明确分析设问所 明确设问信息 依据的逻辑思维,是强调意义、原因、措施,还是从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分析。 解读信息材料 明确材料中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依据设问指向对信息材 料进行分类。 明确知识依据 依据设问和材料信息,找出相关理论依据。 链接组织答案 尽量采用理论+材料组织答案。也可以将理论融会贯通 于给定的材料中,这对学生的能力、素养要求高。
2
解题思路----生成答案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4分) (2)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要立足人民群众的实 践活动。(4分) (3)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以人民群众的实际 需要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 明其成功的原因。(10分)
2
解题思路----生成答案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或表述正确的
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2.精选诗词内容,选择艺术价值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以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或表述立足社会 实践,进行了文化创新,突出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主体作用。) 4.深入挖掘诗词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或表述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优秀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了正 能量。) 5.采用丰富形式,运用大众传媒增强诗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或表述利用现代科 技和大众传媒手段,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一体四层四翼
5
备考建议
第一, 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构建自己的“知识库”。
第二, 注重信息获取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
第三, 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政策的变化,特别关注十九 大报告内容的新提法、新思想。
以上是我从命题立意、解题思路、解题策略、 试题升华以及备考建议这五个角度对这道高考真题 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学生们的答题带来一些启发, 学会总结规律和技巧,并附 :
答卷展示
阅读点评: 层次分明 逻辑性强
+9
3
解题策略---规范指导
答案各个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等逻辑关系。 具体要求:
(1)注重构思。
(2)编制提纲。
4
试题升华
1.本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文
化认同)和公众参与两大素养。
2.本题包含两条主线:
(1)《中国诗词大会》诗词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
弘扬传统文化 树立文化自信
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高考复习中心 李雷
目录
2 3
1
命题立意
解题思路 解题策略 试题升华
4 5
备考建议
1
命题立意----真题展示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 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
存量知识
回应试题
生成答案
2
解题思路----存量知识(思维主线)
2
解题思路----回应试题并解题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继承传统,推陈出 26分)
精选诗词内容,选择艺 新,为传统文化注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 术价值大、代表性强的 入新的时代精神。 《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诗词,以展示优秀传统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 文化的魅力。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 紧 紧 作用,成为自觉的文 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 深入挖掘诗词文 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采用丰富形式,运用 化内涵和道德价 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 大众传媒增强诗词的 值,引导人们树 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 吸引力和感染力。 立正确的“三观” 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 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 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 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 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解题思路----回应试题并解题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 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 、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 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 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 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 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 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12分)
附 :
答卷展示
阅读点评: 条理清晰 卷面整洁 要点全面
+9
2
人民 群众 是历 史的 创造 者
解题思路----存量知识(思维主线)
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决定 力量 坚持 群众 观点 和群 众路 线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必须发 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