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教案1-19会计班
教学过程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二、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1、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
2、会计工作的主管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三、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制定部门及制定依据:财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
四、会计人员的管理
(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会计法》第38条规定
2、《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2条、第3条规定
3、《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
(二)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和专业资格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业务管理,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五、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1、《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事实性、完整性负责
2、单位负责人的概念
3、哪些人员是单位负责人(分为两类)
(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
基本职责: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五、课堂练习
六、教师总结、讲评
(第2课时)
讲授
课外作业
见习题集练习题部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授课时间
第3周第1次学时:2
授课班级
19会计1、2教具:黑板、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
3.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
4.掌握会计监督体系的构成
5.掌握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规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实案例分析的能力。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以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内容、相应的制定机构和制定过程)
(一)会计法律
1、我国的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我国会计法制定的机构、制定的时间及制定过程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一)会计法律
(二)会计行政法规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二、会计工作的主管门三、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四、会计人员的管理
五、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
教学过程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导入新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会计专业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习者掌握会计岗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相关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
3、我国会计法制定的依据
4、我国会计法制定的内容
(二)会计行政法规
1、会计行政法规制度的机构
2、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
3、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时间
4、会计行政法规的构成内容(概括为:两条例)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制定时间及相应的构成内容)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规章+规范性文件
评价手段
注重课堂练习环节的作用。课堂练习环节,分组进行,让学生自主参与,消除学生的惰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
3、教师归纳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为会计法律制度,在讲解时可结合法律层次来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此外在加入最新法律补充学生的知识量,可以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优生学的充实,差生基本掌握必须知识点。
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在今后的会计岗位工作中要严格遵守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做合格守法的会计人员。
教学重点
1、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内容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会计法律制度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实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
1.全程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练习法
板书设计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会计规章的制定时间及涵盖的规章内容
3、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时间及涵盖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1、地方性会计法规的概念
2、地方性会计法规的地位
三、课堂练习
四、教师讲解、小结
讲授法5分钟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图示演示35分钟
(第1课时)
拓展提升
习题集练习题部分
练习效果
通过多次强化的作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国会计法制度体制的构成是重点内容,学生往往对其构成的内容混淆不清,教师通过图示法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内容,多次重复播放图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通过课堂习题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