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

中国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

对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1 您的年净收入是多少?()
A 负收入
B 一万以下
C 五万以下
D 五万以上
2 您每天工作的时间是多少?()
A 8小时以下
B 8到12小时
C 12到16小时
D 16小时以上
3 您对目前的整体生活状况满意吗?()
A 很满意
B 还行
C 不满意
4 主要消费去向有哪些?()
A 衣食住行
B 孩子学费
C 娱乐
D 其他
5 如果生病了您会选择?()
A 大医院就医
B 小门诊就医
C 买点药吃D忽视
6 如果在公司上班,有加班和占用法定假期的情况吗?()
A 没有
B 有,但是有补贴
C 有,但是没补贴
7 工资发放按时吗?()
A 按时
B 偶尔拖欠
C 经常拖欠
8 您的工作稳定吗?()
A 很稳定
B 换过几次工作
C 经常换工作
9 您认为您的娱乐文化生活丰富吗?()
A 很丰富
B 还行
C 基本没有
10 ()
A B C
摘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居住地附近农民工的生活状况进行实践调查,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农民工的现状,同时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此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尝试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1 引言
目前,我国农民工的总数已经达到2.4亿之多,然而尽管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就分散在我们周围,尽管我们每天都会和数以百计的农民工擦肩而过,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更不用说去关心爱护他们。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调查了解浙江省乐清市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为出发点,进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相结合的理解,并运用该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2 实践设计与工作方法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此次社会实践采取多种调查方法,分别为直接进厂进户观察并与农民工交谈、亲身体验农民工生活以及发放调查问卷,同时还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数据。

3 调查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调查结果
农民工是现今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现代化建设成果中都渗透着他们的汗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马不停蹄地生产着各种商品,一片片废墟变为宝地,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民工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尤其是那些又脏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

然而,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功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们过得还好吗?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浙江省乐清市硐桥村,一个打工聚集地,一个地处偏僻山区的小城镇,一个厂区挨着厂区的电气公司与服装公司的生产与加工地。

在这里,由于生产需要,劳动力供不应求,因此无数农民工来到这里打工挣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每天上班下班高峰期,就可以看到穿着蓝色制服的人潮涌动。

据调查,这些工人的月收入大都在在1500在3000之间,例如某电气工厂流水线上的装配工、某服装厂的厨师助手和保安等。

这些不需要太多文化水平的岗位,工资上限就是3000,而一般岗位都在2000左右,要想拿到3000就要比一般工人付出更多,例如某工厂的注塑工,一个月一半白班一半夜班,其中夜班12小时,这就意味着一个月中有15天整夜无法睡觉;此外,工作环境还存在生产排放有毒气体的威胁。

即使是这样一个月最多也只可挣3000。

不过,大多数工人的工资虽只有2000左右,但是上班时间不长,从早7:00到晚5:00,中午还有将近一小时的午休,还是比较合理的。

有趣的是,工作在同一个生产车间的同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其工资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在某一空气开关的装配线上,装配工的工资在2000左右,而校验工的工资却在5000左右。

据亲生观察和体验,装配工的工作就是将零件组装起来,而校验工是利用仪器将组装起来的开关进行合格检验并校正参数。

他们的技术都相当的熟练,但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据了解,校验工需要具有大学文凭,即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装配工则无此要求,一般手脚灵活的农民工就可以胜任。

事实上,大多数农民工干的都是一些体力活或重复一些简单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操作,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很少有读完初中的。

由此看来,农民工主要吃亏在文化程度上,低的文化水平将他们定位在低薪劳累的岗位上。

不过,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农民工们习惯了苦累,唯一令他们不太满意的是和别人相比之下工资不高,而压在身上的担子很重。

农民工们都很节俭,一般会在厂里吃住,这样可以尽可能省钱。

每餐一点青菜,偶尔来点荤菜,加上不限量的白米饭和免费汤,吃饱喝足饿不着。

住的是多人寝室,有电视看还有热水供应,住宿费也低至每月60元,相当划算。

这样一来,每年每个农民工可以净收入20000左右,夫妻两人一共40000。

就开支而言,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占大部分,不过好在几年前国家免除了部分学费和“借读费”,大大减轻了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压力。

记得我在武汉市某小学上学的时候,每学期学费好几百,还要加上400元所谓的“借读费”;而目前一学期仅需要交几十元或一百多,这无疑是一个喜讯。

许多农民工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工厂打工,都有过做私人小生意的经历,那时高昂的房租和摊位费就像两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可以说一个月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在维持生活和这些费用后所剩无几。

而今国家相关政策对农民工照顾有加,工资逐渐提升,待遇也越来越好,许多农民工都投身都收入稳定的打工行列之中。

但是,住房问题仍然是令农民工时刻头疼的问题;房价飙升到了让人望而生畏的高度,仅凭一家人微薄的工资收入,要想在小城市买一套房都需要付出上十年的努力啊!而身边的许多人,都在大城市有好几套房。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是时间的推移慢慢向好的方面发展的,但与其他群体相比之下,差距还是巨大的。

农民工在外打工,最怕的是拖欠工资。

不过调查表明该地区的工厂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基本上在每月特定时间就会按时将工资打入农民工的工资卡中。

而且,公司还与农民工们按规定签署了劳动合同,可以说农民工们的权益基本上得到了保障。

加班是常有的事,不过加
班时间不会太长,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法定假期也会正常放假,对于某些特殊工作不能放假的一般可以获得补贴,但是也有一些公司不给补贴,损害农民工的权益。

工龄达到一定标准以后,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带来的利益,减轻了农民工养老的后顾之忧;不过多数工龄不够的农民工则不然,看病等还是要负担高昂的费用,以至于他们生病了也不愿去医院就医,能挺就挺,再不行就买点药吃,实在不行了就到私人的小诊所里打一针。

由此可见农民工开始逐渐享受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惠利了,但明显可以看出该制度还不太完善,或者说它的执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中还发现,农民工们的娱乐文化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平时可以看看电视,到健身房锻炼身体,在节假日还可以参加公司的联欢活动和旅游活动,在劳累的时候放松一下;不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不多,不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3.2分析探讨
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理想的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不可能使所有人同时都富起来的,因此必定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人后富起来人;既有先后,则难免会产生差距,如果任由贫富差距无限制扩大,将会背离共同富裕的目标,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而引起社会动荡,更不用说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此必须科学地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然,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等富裕。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大小为社会做出贡献,但这种贡献是有大小区别的,因此获得的报酬也需要有大小区别,这样才会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难以承担重大岗位,从而报酬相对较低。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以便适应未来高新技术的产业。

事实上,教育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搞好教育问题,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持久的战斗力。

目前我国减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费用,使得更多孩子受到教育的滋润,为祖国的未来又增添了一份希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农民工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理应享有平等的权利。

另一方面,农民工也是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关心和照顾。

其中,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并将其落到实处很关键,他它可以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减轻负担,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矛盾。

解决农民工保障问题是顺应中国社会转型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要求。

[1]
4 结论
在与农民工的接触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他们挣钱的艰辛;我的父母也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工,不仅在社会实践的这短短几天之中,这种生活我已经感受了十几年。

说实在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的确是在逐渐地改善,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也越来越好。

不过,若要想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有一个质的飞跃,还要几代人甚至跟多人的共同努力。

同时还要坚持以下两点:一.重视教育问题,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二.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