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射频与宽带通信技术研讨会 (会议全文)10月28日,2004中国国际通信展进入第三天,同日,2004中国射频与宽带通信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进行。
以下为会议实录内容:主持人:大伙儿好!特不感谢有那个机会和大伙儿一起参加2004中国射频与宽带通信技术的研讨会。
大伙儿明白在我们通信行当里面,从接入到传输这一块,宽带作为接入这一行业,现在的射频确实是所谓传输的有效途径。
今天宽带的进展在有线那个方面,从目前家庭中的ADSL,以及FTDS。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3G也是属于我们如此一个范畴。
因此讲,今天如此一个研讨会应该是提供了一个,在国内目前技术和产品,和大伙儿面对面进行高层研究的研讨会。
下面我首先请中电网总裁赵蔚扬博士,作为主办方给大伙儿致辞。
赵蔚扬:各位来宾,朋友们,上午好!首先让我代表主办方对大伙儿参加,今天2004中国射频和宽带通信技术研讨会,表示感谢!无线和宽带,现在是通信技术的进展方向,中国整个无线市场进展的特不迅猛。
射频技术在专门多领域里,其中包括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家庭宽带网、数字电视、同意和传输,还有GPS,专门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另外宽带的市场现在也在大幅度的增长。
依照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目前互联网的宽带用户差不多超过两千万。
因此,目前无线和宽带正在走上融合。
而且射频技术和宽带技术也成为技术和市场的热点。
我们今天开那个会,最要紧的目的是进一步跟踪在无线射频技术和宽带技术方面最新的热点。
同时,也给这次参加展览会的参展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一次高层次的面对面的交流。
今天,我们专门有幸请到出席我们这次活动的嘉宾。
我下面介绍一下。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先生。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总公司杨总良总裁。
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雷震洲先生。
中国移动通讯联合会副会长兼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常务委员谢麟振先生。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总公司国际展览部总经理刘欣。
最后我预祝这次展览活动圆满成功,感谢大伙儿!主持人:下面我们请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会长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谢麟振先生为大伙儿致辞。
大伙儿欢迎!谢麟振: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是中国最大通信展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展之一。
2004中国国际通信设备与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之时,由中电网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在那个地点联合举办,2004中国射频和宽带通信技术研讨会,请同意我代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热烈祝贺,并祝贺此次圆满成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宽带技术和射频差不多成为通信技术产业里面最活跃和进展最为迅速的两大产业。
依照数据显示,全球2003年的宽带用户达到1亿零200万户,比2002年增长60%。
中国由2002年的不到300万宽带用户,进展为2003年的1114万用户。
自今年强劲的进展势头依旧不减。
中国的宽带用户差不多达到2016万户,增长900多万户。
几乎等于2003年的用户。
与此同时,以IF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产业在全球的进展极为迅猛。
截止去年年底全球的移动用户达到3亿零400万户,它的总产值包括移动通信运营业和移动市场差不多突破7000亿美元。
其中移动通信运营业的产值,差不多超过5千6百亿元,比2002年超过11%。
考虑到全球的近年来进展速度不是专门强劲。
那么11%差不多是专门高的一个增长速度了。
到今年以来,其强劲的进展势头依旧不减,就以射频技术为要紧方面,集成体系的手机产业而言,今年全球依旧保持强劲的进展势头。
去年,全球手机产业突破了50亿部,增长20%。
今年仍保持特不强劲的进展势头。
到今年第三季度,也是突破了几十亿。
全球手机产量差不多达到4亿6千8百万。
几乎差不多接近去年前年破记录的5.2亿的销售量。
与此同时中国的手机产业得到的飞速的进展。
截至5月底,中国的手机产业,中国手机的销售量差不多达到1.069亿部。
几乎等于去年的前年的中国产业,1.61亿部。
其增长速度十分强劲,增长了47%。
在与此强劲需求和与强劲的产业进展的态势情况下,使得在射频领域和宽带领域,具有光明前景的技术层出不穷。
比如讲在射频领域,3G 移动通信技术,进入商用以来,应该讲通过了专门多的困难那么现在的进展正在是提速。
截至9月底全球差不多有43商用的UMTS 网。
用户超过了一千万。
那么,进入三代通信,国际ITUT又在它的802.11,又制定了802.11协议为基础的规范体制。
与此同时,802.16,也正在制定和完善,无线城域网的新的体制。
与此同时,ITUT的802.20工作组正在制定和完善MBW。
这新的广域网的体制。
移动速度能够达到250公里/小时。
这些的进展,到下一月ITUT将成立802.22,制定可自动认知频率,能够无线区域网的新技术。
这些任何一个都渴望,都有希望进展为新的产业产品。
我快乐的得知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个精彩的讲演,会涉及到这些重要的技术,包括802.11的规范和802.15的UWB和802.16的VMAS等等,这些技术的研讨,将起到推动的作用;与此同时,我还要想强调的是,这次研讨会上不单单设计IF技术和宽带技术网络层面,转接层面,还涉及专门多元器件的层面。
应该讲对中国来讲,这也是特不重要的。
近年以来中国的元器件产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快速增长势头。
今年头9个月中国元器件整个销售额达到4009亿元,增长幅度为40%。
其中利润增长率达到70%。
这是由于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快速进展所拉动引起来的。
这次会上有众多知名的元器件厂家参加这次研讨会,无一会给中国元器件的快速进展提供有利的关心。
最后再次祝福此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感谢大伙儿!主持人:感谢谢会长的精彩讲演。
下面有请电信技科学研究院雷震洲教授为我们做讲演。
他讲演的题目是中国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大伙儿欢迎!雷震洲:各位来宾大伙儿好!首先我们看一下ICT包括哪些。
从用户的角度分成六大类,其中又分成两个,一个是新的,一个是老的,老的包括收音机、电视机、固定电话。
新的包括移动电话,PC机械合乎因特网。
从那个分类我们能够看到三件事。
第一,ICT是I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大的特点确实是网络化的IP技术。
第二,能够看到,ICT实际上是包括了我们常讲三电融合,确实是电话、电脑、电线;包括了电线、广播、互联网。
第三件事,那个地点面还没有忘掉收音机。
什么缘故?因为当今世界上,大伙儿明白数字鸿沟专门大,在一些国家,假如统计ICT的数字的话,只有收音机能够统计。
回想我们改革开放之前,20多年往常中国也是如此的状况。
家里能拿出的也是半导体、收音机,电视机的家庭专门少。
有一个12寸的黑白电视机就差不多了不起了。
因此讲ICT的过程依旧专门长的。
通过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取得的飞速的进展。
下面看看我们现在中国ICT 的使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先进展中间扶持的政策,使得我们信息通信产业能够实现连续20几年的高速增长。
特不是近几年,新增的电话用户每年要超过9千万以上。
有的比一个国家的整个用户都多得多。
这是今年上半年的数字。
刚才谢会长也提到的更新的数字。
差不多讲固定电话也超过了3亿。
互联网的用户差不多超过了一亿,宽带用户差不多超过了两千万。
与此同时,我们的制造业部分也取得的专门大的进展。
产业的规模差不多是国内制造业的首位。
因此,信息产业是当今进展最快的、最具有活力的与世界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产业之一。
给我们公共生活带来许多许多的方便。
给老百姓带来专门多的服务。
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
特不是生活在像北京如此大都市的人,更加有的体会。
这张图是中国电话用户的增长过程,从91年到03年,大伙儿能够看到,近几年这两块的增长量加起来差不多上超过了9千万。
这是通信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到03年,都在逐年的增长。
到2003年所占的比重达到4.18%。
可能在以后三到五年之内,电信对GDP的贡献进一步上升。
伴随着我们中国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的ICT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是要紧的一些体会,中国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差不多达到了先进水平。
而且我们的程控交换机更符合中国电信网络的要求。
在光通信方面我们差不多形成了完整的光通信产业,成为几个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研制生产全线光通信产业的国家之一。
像 2.5G以下的技术我们差不多相当的成熟。
ATM 交换机、路由器、ADSL等宽带接入设备以及GSM和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全套产品,我们都能够自行开发生产。
手机我们也是大幅度的增加,正在不断的创新,力争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在通信应用软件和网络信息软件方面的开发能力,我们差不多取得了比较长的开发能力。
在如此的一个进展历程中,我们除了引进消化汲取以外,我们也积存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那个地点是近两年的要紧成果,这些差不多上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的。
第一个确实是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有现场识不系统,包括GSM和WCDMA、2000的标准,从核心网,一直到用户终端。
也包括基于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与系统。
第二个是X系列国际技术标准。
这是有国家知识产权的一个标准。
在中国能够提出如此一个大的系统标准,也能够讲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那个系统相信在这次展览会上也有展示。
现在正在慢慢进行着商用化。
另外在城域网上,我们也有一个重要的国际标准。
同样被ICT所采纳。
我们中兴公司开发了电信级的高端路由器,那个地点特不提供光纤预制棒全合成制造技术。
往常预制棒是光纤制造的一个瓶颈,现在差不多取得了突破。
这些差不多上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
讲到21世纪,我自己认为,20世纪对信息通信行业来讲是一个电话的时代。
21世纪我们要转向信息时代或者是数据时代。
从一个窄带的时代走向宽带时代,从一个固定的时代,走向移动时代。
在如此转向的历史变化过程中,我自己觉得应该看到有这么几个方向:一个是多媒体化。
一个是普及化、多样化、全球化、个性化。
这“五化”我在99年就提出来。
我觉得现在正在被现实的进展所证实。
因此我在许多的场合都不停讲。
什么缘故讲多媒体化了一个方向,确实是向用户广泛提供声、像、图、文并茂的交互式通信与信息服务。
那么声、像、图、文同步集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