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1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1

第 十三 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
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边际主义学派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 机不会发生,失业可以自行的消失。
凯恩斯主义模型 J.M.Keynes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 1936) 1929-1933大萧条时期 “有效需求不足”-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实际上只是总 需求(或总支出)理论,即收入只由需求一方决定。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 国际市场
如果:2009年年底,产成品剩余2万件,则 供给量:20万件服装 需求量:19万件服装
问2010年该企业如何进行生产?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
A、总需求恰好等于该时 期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
维持既定生产规模
B、总需求小于该时期已 经生产出来的产品
则一部分产品就不能卖掉,生 产规模将缩小,产量将降低
如何决定?取决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例如:生产服装企业
假设某服装生产企业2009年生产了20万件服装,期初 在产品为0,产成品数量为1万,期末在产品为0。
如果:2009年年底,产成品剩余1万件,则 供给量:20万件服装 需求量:20万件服装
如果:2009年年底,产成品剩余0万件,则 供给量:20万件服装 需求量:21万件服装
意愿消费 ≡实现消费 ≡ C 意愿政府购买≡实现政府购买≡ G 意愿净出口 ≡实现净出口 ≡ X-M
企业部门
意愿投资 ? 实现投资
➢ 能够“愿意买就可以买” ➢ 但不能“不愿意买就可以不买”
企业卖不出去的产品,不得不自己“买”进来,成为
非计划的存货增加部分。因此,企业部门的意愿支出不一
定等于其实现支出。
最终产品和劳务
Y
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货币流
要素市场
家庭
要素报酬Y: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I
S
金融市场
存在投资,意味企业会变动生产规模,如果其没有利润,必须从资本市场贷款。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 政府的经济职能:
税收(TX) 政府购买支出(G) 转移支付(TR)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民经济循环图 第二节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和乘数 第五节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第六节 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基本假定
需求不足-经济低于充分就业 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数量的调整(真实) 利率不变:货币市场不影响产品市场 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
第一节 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两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三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四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一) 两部门国民经济循环流程图
两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和家庭 在两部门经济中,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
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向家庭提 供要素报酬。
消费支出C
C 产品市场
货币流
企业
最终产品和劳务
净税收(TXN):TXN= TX- TR
三部门国民经济循环图
企业
G C
政府 G 商品市场
要素市场
TX TR C
家庭
Y
金融市场
I
S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
四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家庭、政府和国 际部门
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形式:进口 (import)和出口(export)
四部门经济循环流程图
国民收入恒等式既衡量了国民收入的总量 水平,又揭示了它的内部结构。但是,恒等式
本身没有也不能解释决定国民收入的过程和原 因。
国民收入恒等式 =>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国民收入恒等式
GDP≡C+I+G+(X-M) ≡C+S+T
GDP≡C+I+G+(X-M) GDP≡C+S+T C+I+G+(X-M) ≡C+S+T
家庭
生产要素:
Y
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报酬Y: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无储蓄和投资)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有储蓄和投资)
C 企业 I
C 产品市场
货币流
要素市场
Y 家庭
S
金融市场
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有储蓄和投资)
C
企业1(消费品) 企业2(投资品)
C 产品市场
C、总需求大于该时期已 经生产出来的产品
则一部分需求不能满足,生产 规模将扩大,产量将提高;如 果产量不能增加,价格上升。
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总需求= 总供给(国民收入)
总需求:意愿支出(或意愿购买),反映了支
出者的“计划”或“打算”。
国民收入恒等式中支出为“实际支出”,即已 经实现了的支出。
实现支出
既定数量
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是估算某一时期生产的既 定国民收入总量(产品总量)。
那么“下一期”或“下几个时期”的这 个国家将如何进行生产?
在什么条件下将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 在什么条件下将生产更多数量的产品? 在什么条件下将生产更少数量的产品?
国民收入决定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产量
例如:一服装企业,生产2万件服装,计划全部卖出, 但到年底还剩余1万件,则企业非计划存货增加1万件,这 1万件是企业“不愿意购买”但是“不得不买”的部分。
意愿投资≡实现投资-非计划存货增量 ≡ I -非计划存货增量
意愿支出
意愿消费 ≡实现消费
≡C
意愿政府购买≡实现政府购买
≡G
意愿净出口 ≡实现净出口
≡ X-M
意愿投资 ≡实现投资-非计划存货增量≡ I-非计划存货增量
政府
G
G
C
C
商品市场
企业
X
国外
M
I
Y
要素市场
Y
金融市场
TR TX 家庭
S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资本市场
宏观经济分析的简化模型(货币流程) 家庭 部门
世界市场
居民进口
资本往来 进出口
进口
关税
政府部门
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支付 直接税
货币发行
政府购买 间接税
公债发行
储蓄
投资
消费支出
销售收入
厂商 部门
要素收入
要素支出
第二节 国民收入均衡公式
意愿支出
如:企业的实现投资中:计划存 货的增加。
非意愿支出
如:非计划存货的增加-由于卖 不掉而企业不得不自己购买。
意愿支出=国民收入
意愿的消费
意愿支出
意愿的投资 意愿政府购买 意愿净出口
实现的消费
实现的投资 实现政府购买
实现支出
实现净出口
对个人、政府和国际部门
在买的方面:
愿意买就可以买,不愿意买就可以不买。从而 其意愿购买即意愿支出都等于其各自相应的实 现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