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白》教学设计走近李白一、 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在诗歌王国的灿烂星空中,出 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灿烂的星星。
作为 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 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一一古诗欣赏:走近李白)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
课题是(抬手示意)一一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
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 0 1年出生。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仅 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 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 (板书:李白是仙)王老 师简称 (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二、 故事引题: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饮 中八仙》)师:杜甫在他《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畔去赏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 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 家。
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
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 天朕高兴!李龟年(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 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
”李龟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 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
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 去了。
”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
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
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上去 摇摇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请! ”李白醉眼朦胧睁开一看,是李龟 年,把手一挥:“你走!你走!皇上请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这皇上叫李龟 年请李白,就一定要请到李白。
李龟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马上, 把李白驮到了 宫中,带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李白还没有醒来,李隆基亲自过来,给李白灌了醒 酒汤。
李白醒过来一看,李隆基对他说:“爱卿,李学士,今天朕高兴,给我爱 妃作几首新词。
”李白醒过来第一句就是:“拿酒来! ”李隆基说:“你不刚喝 酒吗? ”李白说:“我是斗酒诗百篇! ”李隆基没办法,又叫人给李白喝了三杯 酒。
李白喝了酒,提笔写了《清平调》,是赞美杨贵妃的诗篇。
根据这个故事, 杜甫就写了这首诗。
我们一起把它朗读一遍。
看, 看,生:“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三、欣赏《望庐山瀑布》师:诗仙写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走进李白的诗篇。
生:好!师:先看第一首。
(出示:《望庐山瀑布》)师:听王老师朗诵一下:《望庐山瀑布》一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谁想吟诵吟诵?你来。
(生诵《望庐 山瀑布》)师: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
请坐,谁还想吟诵吟诵?(生齐诵《望庐山瀑布》)师:这首诗我们学过了,谁能来说说它的意思?师: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什么特点?(雄伟、壮观、长)师: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把瀑布的特点写得这么突出的?生:夸张师: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生:我认为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流直下”写得好。
因为那个“飞流” 既能写出瀑布来势汹涌,“直下”写出了山特别的险峻。
师:你欣赏“飞流直下”,还有人欣赏它后面的吗?生:我欣赏那个“三千尺”。
师:欣赏它什么?生:这句中,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夸张)师: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呢? “飞流直下三千尺”(举手示意) ,这叫什么 夸张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生:极度的夸张。
师: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生:极度的夸张。
师:这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的夸张一一“飞流直下三千尺”, 什么叫诗仙! (板书:极度)师:极度的夸张,这就是诗仙的风格。
看看下面的诗句,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李 白的诗篇写得与众不同呢?生师生师生师 想不到的,只有谁想得到? 生:李白。
师:诗仙!请在“想象”之前添两个字。
李白的诗中,是怎样的想象呢? 生:丰富的想象。
师:丰富的想象,一般人还能够做到,不能成仙。
好不好? “疑是银河落九天。
” 什么地方不同? 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来写,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的。
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你想得到吗? 我想不到。
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
(笑声)这样的想象一一(板书:想象)是一般人生:夸张的想象。
师:夸张就是夸张,不能说是夸张的想象。
你说。
生:超凡的想象。
超凡的想象,哎,超越凡人。
你认为是什么想象?出人意料的想象。
两个字,出人意料是几个字?四个字。
也可以。
但没有达到我要求的两个字。
你来说。
大胆的想象。
大胆的想象。
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超凡的,大胆的,诗仙的想象都是……你说,说错了,表扬!(笑声中,师将话筒凑近一个学生的嘴边。
)师:超凡的想象,脱俗的想象。
就用你们的吧!你们说的好就用你们的吧!我本 来想好一个词,你们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神奇的想象。
既然你们说超凡,我就用超凡。
(板书:超凡)师:超凡的想象,才叫诗仙呐!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生: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好在哪儿?生:我觉得那个“挂”用得好。
一般的诗人想不到把瀑布用“挂”来写。
师:把瀑布挂在悬崖峭壁上,这也是一一生:这也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个奇妙的想象。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
(笑声)你是什么眼?慧眼噢!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见 那个“挂”,把瀑布挂起来啦!又是超凡的!师:李白诗歌当“超凡想象”,“极度夸张”,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宛如仙境。
谁来把这首诗诵一诵?让我也来到这样的仙境之中。
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诵。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
(笑声)你来朗诵。
(生齐诵)师:自从李白在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之后,后来的诗人来到庐山,看到了 那壮丽的瀑布,都想吟诗一首,但想到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太妙了,于是只能 摇头作罢,不写了吧,写了出丑了吧。
宋朝一位大诗人一一苏东坡,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也去庐山游玩,也看到了庐山的美景,看到了那壮观的瀑布,于是也 想吟诗一首,但一想到李白的诗,他不敢作了。
于是就写下了赞美李白的诗,其 中有这样两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师:(诵)《戏徐凝瀑布诗》一一“帝遣银河一派垂”,上帝派遣银河从天上垂落 到人间;“古来唯有谪仙词”,自古以来,只有李白从天上……谪仙,就是仙人 被贬到了人间,他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人间,才写出这样绝妙的诗篇。
同学们也 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
四、欣赏《夜宿山寺》师: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
作为诗仙,一首诗是不能看出他的风格的。
我们再 看几首李白的诗歌,看是不是有仙人之风?(播放音乐,出示《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 惊天上人。
”)师:《夜宿山寺》一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 谁来诵师:最后一句?生:“恐惊天上人”。
(生诵)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播放音乐)师:到了宋朝了。
(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 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生诵)师: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
你来。
(生诵)师:这首诗,你特别欣赏哪一句?生“手可摘星辰”,还有“恐惊天上人”,“星辰”应该就是天上的星星,“天 上人”就是天上的神仙。
他在写诗的时候,不是写得很现实,而是有点儿朦朦胧 胧的感觉,耐人寻味。
师:让我看你的眼睛,不仅是慧眼,而且是火眼金睛!像俺老孙的一样。
(笑声)朦朦胧胧,宛如仙境,把你的右手伸出来,告诉我你的手摘过什么?师:树上的假星星!我还以为是李白再世了呢!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想到他的手能 摘到天上的星星啊!诗仙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天上的仙人仿佛 就在他的左边、在他的右边、在他的头顶之上。
李白已经到了一种仙境啊!这就 叫诗仙!这首诗有味道吧!你品品看。
自己诵一诵,我给你们来点儿音乐,好不 好?吟一吟,把这个味道吟出来。
(播放古筝音乐,生自由练习诵读。
)师:诵。
师:声) 恐惊天上人。
”谁来?师: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当年孙老师上六年级的时候, 读得比你们差 多了。
李白的诗就是宛如仙境,就是具有超凡的想象,又极度的夸张。
一伸手就 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我们再来看一首。
五、欣赏《秋浦歌》(师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师:一首诗,有它的诗眼。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呢?你说。
生:愁。
师:愁啊,你怎么能看到李白的愁呢?他内心的愁怎么能让我们看到呢?他是怎 么写的呢?生:我是从那个“白发三千丈”,还有那个后面的“何处得秋霜”中看到的。
他 那个“白发三千丈”是很夸张的一个句子, 这首诗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作的。
我觉 得他那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忧愁,就写到头上的白发特别得花白。
师:头发花白了,“白发三千丈”原来是因为内心的忧愁,像这般长啊!对着镜 子照一照,不知那明亮的镜子里,什么时候我的满头青丝变成了满头白发? (有 生举手)你有话说?师: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实话,说的是幽默的话,你们可不能当真,他是调侃一下, (笑)他是太热了,冷一冷!(笑)即使是诗仙,也有忧愁啊!但是诗仙的愁不 像我们常人的愁,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而且写得那么豪放,那么夸张,那 么洒脱,那么飘逸。
一起来诵一诵:白发三千丈一一起!(生诵)谁来诵一诵?这一次,把奖励的机会送给你吧——我的 “火眼金睛”,你来 恐惊天上人。
”(笑 (诵)“不敢高声最后一句,味道出来了。
(夸张地高叫)“不敢高声语, 能这样诵吗?你夸张了一下,实际上读得已经不错了。
师:你看到过谁的白发有三千丈?生:没有。
师:只有谁能看到?生:李白。
师:因为李白是一一生:诗仙!师:只有仙人的眼中、心中,才能看到那么长的白发啊!同学们,李白作为一位诗仙,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九百多首诗。
在他的身上,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出示)话说有一次李白去浙江的湖州游玩,在一家酒楼上独自饮酒,酒醉之后,又一人高声歌唱,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在一般人的眼里,把李白当做疯子了。
这时,湖州司马经过此地,问道:“酒楼高歌者是谁?”李白听了之后,回答他:“青莲居士谪仙人。